大商所:生豬期貨有利於養殖企業優化資源配置

大商所:生豬期貨有利於養殖企業優化資源配置

原標題:大商所相關負責人就生豬期貨上市答記者問

1月8日,我國首個活體交割期貨品種——生豬期貨合約將在大商所上市交易。生豬期貨上市將對相關產業帶來哪些影響?合約和規則設計的基本原則和亮點有哪些?交易所將怎樣有效防範生豬期貨市場風險?未來發展思路是什麼?值生豬期貨上市之際,記者就市場關心的上述問題採訪了大商所相關負責人。

記者:大商所為何要上市生豬期貨?生豬期貨上市對產業發展有何意義?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生豬是我國價值最大的農副產品,市場規模已達到2萬億元左右,產業鏈涉及飼料加工、獸藥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飲等諸多行業。生豬產業又是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與“三農”密切相關,其穩定發展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和鞏固脱貧攻堅成果的重要抓手。2020年末舉行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要繼續抓好生豬生產恢復,促進產業穩定發展。”長期以來,我國生豬價格波動劇烈且頻繁,給養殖户和產業企業生產經營帶來極大的不確定性,利潤難以穩定,市場對推出相關風險管理工具的呼聲逐步增加。

在此背景下,上市生豬期貨對於生豬產業長遠穩健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將推動生豬產業發展步入新的階段。生豬期貨上市後,同玉米、豆粕等期貨期權一起,形成了從主要飼料原料的種植、加工到養殖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條風險管理體系,生豬養殖企業、屠宰加工企業、豬肉貿易商等生豬產業各類主體可以利用期貨工具規避現貨價格波動的風險,從而增加產業鏈上各環節企業經營的穩定性和增長的可持續性。同時,生豬期貨將為市場提供公開、透明和連續的價格參考,這有利於養殖企業優化資源配置、合理控制養殖規模,促進整個行業健康發展。政府部門也可以依據期貨市場價格信號把握生豬市場供求關係的變化趨勢,從而更加有針對性地制定宏觀調控政策,科學引導生豬產業調整生產經營的規模和方向,助力實現國家宏觀經濟調控目標。

此外,生豬期貨上市有助於在生豬產業推廣“保險+期貨”等業務創新,併為相關業務提供價格基準,增強金融機構服務“三農”的廣度、深度和力度。

記者:大商所為何選擇上市以生豬活體為標的的期貨合約?為此做了哪些調研和論證工作?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大商所自2001年便開始豬類品種的儲備研究,期間,研究的品種標的物不斷調整,豬胴體、活豬、仔豬、分割豬肉、凍豬肉、生豬等持續地輪換研發、交錯並進,交割方式的選擇也是在實物交割和現金交割的可行性上反覆論證。綜合考慮產業發展現狀與格局、產業規模、標準化水平以及服務實體經濟需要,交易所選擇了以生豬活體為交易標的。

近年,生豬養殖產業規模化、規範化及標準化水平不斷提升,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化養殖場生豬出欄量佔比從2007年的26%提升至現在的50%以上,統一仔豬供應、統一飼料、統一獸藥、統一技術服務、統一銷售出欄的“五統一”決定了出欄生豬標準化程度較高。同時,我國生豬貿易模式成熟,流通方式以活體為主,現貨市場貿易順暢、市場化程度較高,供求雙方不存在壟斷,生豬價格完全由市場供求決定。上述特點為上市生豬期貨奠定了基礎。

可以説,以活體為交割標的、採取實物交割的生豬期貨品種,是期現市場相向而行、經過二十年共同努力、最終達成共識的成果。

記者:作為我國首個活體交割期貨品種,生豬期貨合約和相關規則設計上有哪些特別的安排以適應現貨市場習慣和規律?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生豬期貨是我國首個活體交割品種,大商所在制度設計上形成了“前置管理、簡單交割、多元模式、嚴控風險”為主的制度體系。主要包括:

一是實行前置管理模式,將絕大部分質量指標要求前置,通過養殖過程標準化確保出欄生豬標準化,簡化交割過程;二是實行養豬場每日選擇交割和車板交割制度,滿足生豬活體交割時效性強和交割效率要求高等特點,同時增加交割頻次,便利賣方參與交割,提高生豬期貨服務產業的能力;三是實行生豬交割企業日常檢查制度,委託第三方專業機構,對參與交割的養殖企業進行定期或不定期核查,督促養殖企業嚴格按要求進行養殖過程管理;四是拓展生豬實物交收模式,通過市場化方式引導大多數實物交割以期轉現、協議交收、便捷提貨等多元化交割解決;五是嚴格控制風險,通過設置較高的保證金水平、適度放寬漲跌停板幅度和實行嚴格的持倉限額和交易限額制度,確保生豬期貨上市穩起步,抑制成交過熱。

記者:疫情一直是養殖領域比較常見的問題,請問生豬期貨在設計和交割方面針對疫情有哪些特殊考慮?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疫情疫病是畜牧品種的潛在風險,隨着近些年生豬產業發展,規模化養殖企業疫情疫病爆發概率大幅度降低。以2018年8月以來連續發生的非洲豬瘟疫情來看,豬源均來自散户或中小規模養殖場,截至目前,大型規模養殖企業均未發生相關疫情疫病,大規模爆發疫情概率較低。此外,農業農村部在疫區認定方面精確定位,及時實行隔離措施,可以保障疫情疫病及時得到控制和消除。

為避免偶發性疫病疫情影響生豬期貨平穩運行,大商所在生豬期貨合約及交割制度設計中做好充分應對和安排。一是採用車板交割和廠庫交割並行的模式,只有經篩選的大型規模化養豬企業的出欄生豬才能進行交割,從源頭嚴把疫病防控關。二是為防止疫情疫病暴發對生豬期貨交易及交割帶來衝擊,大商所建立疫情疫病應對機制,疫情發生時對疫區範圍內交割倉庫暫停辦理交割業務,正在發生的交割全部終止並清退貨款和倉單。若交割區域內疫情大面積爆發,大商所還將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暫停交易、中止期貨交易並按照前一交易日結算價平倉等風險管理措施。三是對於已完成交割的生豬,一旦買方從期貨市場接貨後在屠宰過程中發現食品安全問題,並能提供相應證據,交易所可通過在出欄環節嚴格執行耳標、出欄檢疫等國家規定的防疫措施,保證期貨交割的生豬來源可以追溯,為畜牧獸醫部門的疫情管理、責任認定和相關索賠提供可溯源證據,並督促豬場加強檢驗檢疫,切實保障用於期貨交割的生豬質量。

記者:生豬期貨上市後,交易所將怎樣保障市場安全平穩運行,促進市場功能發揮,怎樣看未來市場展望?

大商所相關負責人:豬糧安天下,生豬品種各方關注度極高,因此不論是在品種設計環節還是未來市場運行中,防控風險都是大商所高度重視的核心問題,將其作為市場發展的基礎。為確保生豬期貨市場安全穩健運行、促進市場逐步發揮功能有效服務產業,大商所借鑑其他成熟品種的風險防控制度,從嚴設計包括漲跌停板、保證金、限倉、交易限額等參數,根據制度制訂了單邊提高保證金水平等價格出現過度波動時的預案,以有效防控市場風險。

在以上舉措基礎上,生豬期貨上市後,交易所還將持續強化市場監控,對市場風險做好預研預判,切實履行好交易、結算、交割、監察等重要環節的監管和服務職責,並有效發揮“五位一體”協同監管作用,查處和打擊市場違規違法行為。大商所有信心也有能力防控好市場風險,保障市場安全穩健運行和功能發揮。

同時,交易所將做好投資者教育與市場培育工作,引導各類主體理性參與,讓社會各界充分了解生豬期貨的運行機理。但任何新品種的功能發揮都需要一個培育的過程,希望市場各方規範、理性參與生豬期貨交易,科學認識和評價市場,共同呵護生豬期貨健康成長,推動生豬期貨發展成熟、早日發揮好服務實體經濟功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01 字。

轉載請註明: 大商所:生豬期貨有利於養殖企業優化資源配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