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作家茨威格説過:“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應付生活中無邊的苦難的。所以,自己需要別人幫助,自己也要幫助別人。”誠然,每個人的人生所遇困境眾多,僅憑自己一人或許無法應對,別人的幫助尤為重要。金錢能夠解決大多數人的許多困境,正如孟子所言“達則兼濟天下”,有很多人都在自己富足的時候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了援手,也是我們所説的做公益。
在我國,有許多慈善企業家,他們大力支持者公益事業,其中有一人,他被評為“中國首善”,捐贈高達110億人民幣,他便是“玻璃大王”曹德旺。可令人不解的是,這位捐款百億的“首善”卻只給老家捐50萬,這其中又有着怎樣的故事呢?
一、家庭貧困,少年自強不息
回顧曹德旺的成長道路,更能體會他對慈善的熱心。
曹德旺是福建省福州福清市人,他的父親是一個商人,曾是當年上海著名的永安百貨最大的股東之一,出生於這樣的家庭,曹德旺本應該可以過上富足的生活,不想上天跟曹家開了一個玩笑。
20世紀的四五十年代,國內時局動盪,上海也成了一個不太安逸的地方。為此,曹德旺的父母決定帶着年幼的曹德旺回福建福州的老家。離開上海時曹家一家人乘坐了遊輪,因為行李太多,所以便將所有的行李和財產都放在了另外一艘船上。
卻不想,在曹家一家安全到達福州後,才得知了另外一艘船意外沉海的消息。這意味着,曹家變得一貧如洗了,年幼的曹德旺也因此過上了貧困的生活。也因為家庭條件的限制,曹德9歲時才得以上學,14歲時還是因為父母無力繳納學費而不得不輟了學。
少年曹德旺開始了他的勞動生涯,沒有接受過多少教育又年少的孩子只能從事辛苦的體力勞動。這段時期的曹德旺曾賣過水果、拉過板車、維修過自行車、甚至於他還曾倒賣過煙絲……
少年曹德旺拼盡了全力,即便再困難,他依舊在和命運鬥爭,於是有了中國“玻璃大王”的誕生。
二、“玻璃大王”的成長史
1976年起,曹德旺成為福清市高山鎮的一家異形玻璃廠中的一名採購員,也是在這家玻璃廠中,他了解了玻璃的許多知識。可惜的是,這家工廠的盈利並不好,後面幾年更是連年虧損,在工廠快要倒閉的時候,曹德旺便用自己多年打工積攢下來的錢承包了這家鄉鎮小廠,這一年是1983年。
兩年後,即是1985年時,曹德旺將玻璃廠的生產方向轉移到了汽車玻璃生產。在當時,中國的汽車玻璃幾乎沒有國內生產,完全依賴進口。一塊成本不到兩百塊的玻璃在中國的售價卻高達幾千塊,外國玻璃企業的利潤極其驚人。曹德旺深知只有自己研發生產,才能夠打破外國企業的壟斷。
事實證明了,曹德旺這一經營策略的變動是正確的,不僅讓玻璃廠擺脱了困境,也改變了中國汽車玻璃依靠進口的現狀。
1987年時,曹德旺成立福耀玻璃有限公司,福耀的建立標誌着中國汽車玻璃市場由國外品牌壟斷歷史的徹底結束。這一年,曹德旺將工廠搬到了福清縣,也是這一年,福耀盈利500萬元。
時至今日,福耀集團成為了中國第一、世界第二大的汽車玻璃製造生產供應商。
事實上,這樣簡單的一個頭銜卻是福耀和曹德旺經歷了許多挫折才得來的。尤其是在進入國際市場時,福耀所面臨的困境頗大。
2001年時,美國起訴福耀傾銷玻璃。無獨有偶,當時有很多國內企業都被美國起訴傾銷,面對一個政府的控訴,大多數的企業都選擇了退出海外市場,唯獨福耀,唯獨曹德旺,他決定與美國商務部這場官司。
當時的曹德旺這樣説道:“如果我們此次不應訴,對我們企業來説影響是不大。不能賣到這個國家,我可以賣給別的國家,還可以轉內銷......賣不賣玻璃是小事,但絕對不能黑白顛倒、事實不分、被人弱肉強食。必須要主動地出來積極應訴。同時在這件事情上我們是否應訴不僅代表自己、代表企業、代表一個行業,更代表了國家......如果我們的案子不訴而敗形成判例,吃虧的就有可能是整個中國玻璃行業。”
最終,這場官司歷經3年,在耗費了大量人財物力之後,福耀公司贏得了勝利,也為中國企業贏得了一個公平。
福耀的成功亦是曹德旺的成功,在福耀一步步的成功背後,曹德旺也逐漸成為了國內首屈一指的企業家。在2009年,曹德旺還獲得了企業界的奧斯卡獎——“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這是一個用來表彰成功而富有創新精神的傑出企業家的獎項,曹德旺是該獎項設立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華人企業家。而頒獎詞這樣寫道:“他的成就遠遠超過汽車玻璃領域。福耀集團真正推動了,中國汽車工業在海外的發展。”
至此,曹德旺功成名就了,而他也從沒有忘記那些受苦的人們。
三、昔日的窮少年到如今的中國“首善”
2008年的汶川地震發生時,曹德旺親赴災區並捐贈2000萬元;2010年時的青玉樹地震,曹德旺父子共捐1億元;同年西南五省遭受旱災,曹德旺父子通過中國扶貧基金會捐款達2億元;2011年時,曹德旺與妻子名下所持有的福耀集團3億股股權全部捐出,價值已經超過了35億……
時至今日,曹德旺已捐出的個人資產已經超過了110億元,可見曹德旺在慈善上的大方程度。但令人想不到的是,曹德旺卻只給自己的老家捐了50萬,後來更改為每年捐50萬,同時指定這些錢財必須用於貧困家庭和上不起學的孩子。
這個消息出來時震驚了很多人,這與人們印象中,在慈善上尤為大方的曹德旺極其不符。而之後曹德旺給出的原因後,卻令人心酸。
在面對捐款質疑時,曹德旺如此表示:他當初之所以離開老家並非是自願的,而是被村民打出去的。且從小因為家境貧寒,他與家人受了不少白眼。
曹德旺的經歷真真詮釋了“莫欺少年窮”這句話,儘管曹德旺的成功與他艱辛的少年時代是密切相關的,但即便如此,過去所遭受的痛苦卻不能輕易地被抹去。如此看來,曹德旺每年都給家鄉捐款50萬元,已經是真正的以德報怨了。
實際上,曹德旺也從不為自己的慈善行為而自誇,他總是保持謙虛的態度。當2011年《胡潤中國慈善榜》發佈後,當曹德旺知道自己被評為“中國首善”時,他也只是淡淡地説道:“我算不了什麼,為中國做扶貧和慈善工作最有貢獻的,應該是像錢學森和袁隆平那樣的科學家們。”
達則兼濟天下,也從不大肆宣揚,這便是曹德旺。
小結
縱觀曹德旺的一生,他白手起家,成為了中國的“玻璃大王”,坐擁無數財富之後他也成為了“中國首善”,他的做法切切實實地詮釋了“達則兼濟天下”這句話。
此外,曹德旺也不僅僅只是一味地捐錢,一時的財富能夠讓人緩解燃眉之急,卻也容易滋生惰性,他用嚴格的管理機制使得捐的每一分錢都能夠落到需要幫助的人身上,讓公益變得更加有意義。
而對於被幫助的人來説,得到了別人的幫助時我們應懂得感恩,所謂“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別人給予的每一分善心並非是理所應當,對於他人的善意應當尊重、感恩。這個社會也會因為人們互相幫助變得更加和諧,我們的國家也會因為人民的互幫互助,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參考資料:《孟子》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