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則曝光當前市場存在活體動物盲盒亂象的新聞一經發布,便廣受關注。各大媒體紛紛跟進,揭開了其中的隱秘內幕:網購平台將貓、狗、烏龜等活體動物裝進盲盒,公然售賣,且沒有檢疫合格證明,更不接受退換。商家如此無視市場規則,究竟為何?
盲盒概念源自日本,前些年以包裝售賣動漫周邊產品為主要形式,被國內引進後則不侷限於玩具領域,逐漸拓展延伸出美妝盲盒、圖書盲盒等新產品。此番方興未艾的盲盒經濟與如火如荼的寵物市場首度“聯袂”,折騰出這一番鬧劇,自然有市場運行規律的客觀影響,但更多反映出盲盒經濟發展的無序擴張、無效監管。當寵物被塞進盲盒,市場監管者就該反思:商家為何如此淡漠生命和法律?既然有違法規,為何某些快遞運輸公司還要為虎作倀?溯其源頭,監管工作是否又將商家的利益死死地鎖在了其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之後?
本質上看,當對法律的遵守和對動物生命的尊重被利益所掩蓋矇蔽,經濟利益與從商敬畏之間的關係也就被亂序認知了,隨後發生的一切違法違規的市場交易也就成為了買賣雙方慾望膨脹的產物。交易行為最先威脅到的其實是消費者的正當權益。首先,售賣活體動物盲盒,無法像運輸其他盲盒一樣便利,運輸過程中的很多不確定因素都有可能致使動物出現長期飢餓、受傷甚至死亡的情況。其次,缺乏檢疫合格證明,也無法保障動物本身的健康,如果不幸感染病毒,甚至會殃及消費者的生命安全。因交易雙方都公認“拆盲盒的趣味就在於不知情”,在開箱拆盒後,倘若對盒內動物不滿意,商家也會以此為搪塞的藉口草草了事,並且不允許給與中差評。動物無法退換,消費者維權困難,將其丟棄可能成為處理途徑之一。凡以上所列,都或重或輕涉及違法違規,商家法律意識之淡薄可見一斑。
對法律的遵守是首要前提,建立在此基礎之上的,是道德層面上對自然與生命的敬畏。喜愛動物是人之天性使然,值得推崇,但也要遵循寵物交易與飼養的尺度,超過了規定的“度”,人性就由善轉惡了。筆者認為,寵物活體盲盒是非理性消費,甚至是娛樂性行為,人類飼養寵物應當在符合市場規定的條件下,深入考察並挑選寵物,而非純粹依靠運氣、通過具有不確定性的盲盒被動接受寵物。歸根到底,寵物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動物、牲畜或者財產,而是具有情感依託的生靈,甚至可以充當主人的生活伴侶。將寵物當作商品隨機發放後又拒絕簽收或反覆退換,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從生物學的角度來説,作為和人類平等的生命體,寵物同樣擁有着一定程度的思維意識,它們不該被如此廉價而冷酷地隨意包裝和投放,而盲盒的箇中趣味也不該成為對生命缺乏敬畏的商家最後的“遮羞布”。
目前,我國對於寵物交易與保護並沒有系統的立法,現出台的相關法規僅在個別城市中試行,對於盲盒經濟這樣的新興領域也缺乏辯證充足的討論和針對性的監管。兩個存在不同面積立法空白的經濟領域錯亂地結合,也必然會出現與立法執法相關的複雜問題,活體盲盒亂象也是野蠻地生長在了沒有律法陽光照射到的陰暗夾縫處。因此,要解決這一亂象,既要從上層建築的源頭去思考,為市場監管提供科學周密的依據,也要深入下潛,引導買方理性消費、賣方自律經商。
文/邸子瀛(山西大學)
來源:紅網
作者:邸子瀛
編輯:化定興
【來源:紅網_紅辣椒評論】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