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31日電題:汽車生產受限 芯片不夠用了?——中國汽車產業缺“芯”如何破局?
新華社記者高亢
近日,蔚來汽車宣佈因芯片短缺暫停生產5天。芯片短缺等情況正逐步演變成為困擾全球汽車行業發展的阻礙。芯片短缺對汽車行業發展和汽車消費將帶來怎樣的影響?中國汽車產業該如何破解缺“芯”之痛?
(小標題)汽車行業遭遇缺“芯”之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21年2月,我國汽車產銷分別達150.3萬輛和145.5萬輛,環比下降37.1%和41.9%。
“汽車產銷環比下降,芯片短缺是其中原因之一。”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李邵華説。
蔚來汽車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芯片短缺情況超出此前預估,蔚來正密切關注行業供給情況,積極協調供應鏈資源。
“電子行業芯片短缺,從全球範圍看,汽車行業受到的影響比較明顯。”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總工程師許海東此前表示。
近期,吉利、豐田、大眾等多家車企也都因缺少芯片導致產能降低。
專家表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集成電路市場,所需芯片大量依賴進口,芯片短缺對國內電子企業將帶來不利影響。
“目前,汽車企業缺乏的大部分是入門級芯片,比如汽車駕駛輔助系統、電子助力轉向和電子控制單元等。”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高端芯片也存在“卡脖子”現象,制約汽車消費和行業發展。
(小標題)芯片為什麼不夠用了?
“隨着社會智能化程度的不斷提升,集成電路作為智能設備最關鍵的組成部分,需求持續旺盛。”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黃利斌表示,疫情帶動了線上交流需求,智能芯片的需求也快速上升,全球主要集成電路製造生產線均出現產能緊張的情況。
同時,隨着5G、人工智能、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技術在汽車領域的逐步應用,汽車行業芯片的應用呈現出成倍增長的趨勢。
“芯片產能的增長沒有完全匹配汽車需求的增長。”李邵華表示,在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去年一季度,汽車產銷量大幅下降,芯片需求驟減,車企包括零部件企業撤銷大量汽車芯片訂單。而到去年三、四季度,隨着中國汽車市場的快速恢復,由於芯片行業的生產週期原因,汽車企業的新增訂單被安排在後面,就造成了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出現的汽車芯片緊張的情況。
“由於汽車芯片成本低、技術老舊等因素,產能擴張速度相對較慢,國內市場需求大,供應方面挑戰不小。”崔東樹表示,歐洲和東南亞疫情、日本地震、美國暴風雪等不可抗因素,使得當地半導體生產企業出現減產、停產等情況,加之PC、Pad等消費電子產品芯片需求的大幅增長,多重因素導致芯片供應不足的問題雪上加霜。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目前,汽車芯片的供應缺口和恢復週期依然不清晰,全球汽車整車、零部件企業對預期仍不樂觀,從而出現汽車行業恐慌性的囤貨現象,也成為加劇芯片短缺的原因之一。
“汽車芯片的短缺是市場供需不平衡的問題,短時間內無法通過非市場手段來解決。”李邵華預測,2021年中國汽車產銷受芯片短缺影響,會呈現前緊後松的態勢,下半年汽車產銷隨着芯片短缺問題的緩解有望提升。
(小標題)向“自主可控”邁進
“此次,芯片短缺暴露了我國汽車製造領域的短板。”一位資深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汽車芯片絕大多數依靠進口,越是技術難度高、工藝複雜的芯片,越依賴進口。
專家表示,當前,我國汽車半導體產業發展挑戰依然嚴峻,標準體系和驗證手段缺失,尤其在車規級芯片上更加明顯;國內汽車行業缺少綜合性原始創新能力,其中包括對整車和芯片行業起到紐帶作用的關鍵零部件企業。在芯片行業,國內仍需要具有垂直整合能力的芯片企業,來破解汽車和芯片兩個行業之間不銜接的局面。
李邵華認為,我國車規級芯片要實現自主可控,應對標準法規技術體系進行完善,推動行業融合發展;聚焦如新能源、智能網絡等重點領域,營造好的芯片行業和汽車行業協同發展的環境,針對存儲、計算、控制等各類芯片,形成分別突破、協同發展的良好格局。
崔東樹建議,應推動建立行業精準預測體系,增大芯片庫存儲備,以抵禦風險;加強標準制定,推動加大國產芯片供給,將進一步穩固我國汽車產業供應鏈。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表示,近期汽車芯片供應短缺既是全球共性問題,也反映出我國自主供給能力不足的深層次矛盾。汽車芯片是關乎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器件,需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遠近結合、系統推進,提升全產業鏈水平,有力支撐汽車和半導體產業高質量發展。
“推動車規級芯片實現國產化應用,應從整體發展上考慮建立保護機制。”李邵華説,保護研發成果,發展自主可控,也應加大對芯片“引進來”的力度。汽車芯片的短缺,以及汽車芯片國產化問題,長期來看仍將是我國汽車產業鏈的明顯短板,加速推進中國汽車產業鏈的自主可控將是重中之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