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財經APP獲悉,華創證券發佈農藥行業研究報告稱,建議關注三條投資主線:一是種植週期下農藥景氣度繼續走高,農藥行業迎來價量雙升的業績修復機遇,具備中短期的配置機遇;二是轉基因獲批後國內草甘膦等除草劑迎來國內市場機遇,市佔率領先的公司受益更大;三是剛需市場下農藥新老品種迭代替換,如草銨膦的成長性機遇,關注具備技術積澱+產能儲備的公司。綜合考慮產能規模、技術研發及單品競爭力,建議關注揚農化工(600486.SH,菊酯龍頭),利民股份(002734.SZ,殺菌劑龍頭),利爾化學(002258.SZ,全球草銨膦龍頭),江山股份(600389.SH,草甘膦龍頭),興發集團(600141.SH)。
華創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轉入四季度後,隨原料價格見頂回落,農藥成本逐步下降,2021 年前三季度受損的利潤有望得到修復。得益於種植利潤的回升,農資需求正處於一輪上行的週期內,南美出口+冬儲旺季帶動農藥整體景氣度上行,由於農藥庫存長期低位,冬奧會的舉辦以及環保趨嚴將繼續加碼供給側的約束,春耕傳統旺季有望得到延長。
站立在農藥行業長期發展的方向上,建議關注全球轉基因種植佔比持續提升+中國轉基因種子獲批帶來的除草劑需求快速增長,草甘膦由於未來兩年產能新增僅有興發的 5 萬噸產能,長期供需偏緊,草甘膦價格中樞有望長期抬升,對應標的為江山股份,興發集團;建議關注在全球農藥低毒減量的政策思路下的產品迭代替換機遇,草銨膦由於百草枯禁用+抗草甘膦超級雜草的出現,長期成長性較為確定,未來新增產能主要集中在中國,中國企業有望通過低成本快速佔領市場,對應標的為利爾化學。
行業現狀:全球農藥在耕地面積承壓與糧食需求增長的矛盾中前行,當下以“使用量零增長”意味着農藥正着眼於低毒與高附加值尋找發展空間,由於農藥的甜點區在產權農藥上,且研發投入與研發週期不斷提高的當下,尾部企業生存壓力不斷加深。就國內企業而言,原藥-製劑的一體化是努力的主要方向,對於植保一體化的商業模式依然缺乏體量和渠道的支撐,區域集中的產業特徵與其出口導向型的產業結構密切相關,但近年經濟發達地區對於環保、能耗的要求逐步提高,農藥產業面臨着區域結構和產品結構的深刻調整壓力,近 10 年的低資產回報率使得尾部企業尤其捉襟見肘,頭部企業份額正加速提升,存量競爭的壓力持續加大,集中度和技術含量是其主要抓手。
從景氣度的角度出發,農產品價格近 10 年的下跌從需求端給農資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挑戰,2020H1 的全球疫情更是雪上加霜,進入 2020Q2 農產品價格驅動需求、疫情衝擊海外供應疊加草甘膦遭遇水患,共振的兩端將產業鏈庫存消耗殆盡,作為供應全球 70%農藥需求的中國市場農藥產品價格持續抬升,並在 2021Q3 的限電限產中開始“價格衝鋒”,草甘膦,草銨膦,吡蟲啉,丙環唑等優勢品種價格翻倍。展望明年,農資週期仍然受到種植利潤迴歸驅動,見底的庫存會對明年春耕景氣度形成有效的支撐。由於農藥出口比重大,邊際降温的原料價格和海運費甚至匯率會加快企業利潤的釋放,加上雙控政策的放緩,預計 Q4 農藥企業盈利表現超越季節性的約束。
種植利潤驅動農資需求回暖,彈性產能不足加劇供需緊張。由於長期低價四大原糧全球庫存已從 2015 年高位回落,庫銷比的持續回落反映一定的糧食供應壓力,疊加近兩年極端天氣連續衝擊糧食產量預期,導致國際原糧價格持續回暖。回顧歷史表現,種植面積的增減滯後於糧價拐點 12 至 18 個月,這意味着次年的種植意向與本年農作物價格的水位關聯度較高,當前糧食價格的高位運行有望延長本輪的種植週期,帶動化肥和農藥等農資需求有望繼續回暖。
兩年來農藥供應鏈受到公共衞生事件和極端天氣的連續衝擊,以草甘膦為代表的部分品種過剩產能基本出清,供需關係日益趨向緊張。一方面是渠道商仍需要補庫以維持一定的庫銷比,另一方面是下半年南美銷售旺季+明年北半球春耕指向需求的連續性,短期而言還有冬奧會限產的隱憂,農藥供需錯配有望延續至明年二季度。
原料價格邊際走弱,行業利潤進入拐點。2021 年以來原料價格衝高回落,農藥位於精細化工鏈條的末端,滯後的價格傳導使得前三季度成本承壓,農藥行業利潤增長並不明顯。從成本傳導的節奏看,基礎化學原料、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製造業 PPI 在 20 年 Q3 啓動上行,但終端農藥製造 PPI 上漲相對滯後,直到 21 年中旬才恢復去年同期水平,高漲的原料成本對利潤率形成持續壓制。十月份後常見化工原材料如黃磷、甘氨酸、甲醇、醋酸、氯乙酸、甲苯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調,疊加海運價格邊際下降,預期 Q4 農藥成本持續回落。
在中性的預期下,農藥景氣度維持高位運行,成本下降所釋放的利潤以及下游補庫週期,農藥板塊 Q4 有望有超季節性的業績表現。樂觀預期下,春耕傳統旺季臨近,國內原藥供應鏈或在冬奧會、大氣防治、冬季疫情等不確定因素下繼續受限,由供需錯配激化驅動景氣度繼續上行。
風險提示:農藥景氣度不及預期,極端天氣導致農資需求下滑,新產能投放不及預期。
本文來源於東興證券發佈的新興產業投資投資策略報告,作者為分析師林莎,高天然;智通財經編輯:丁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