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時隔兩月再上新!仍是頭部險企“搶先機”?

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擴容進行時。7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瞭解到,近日,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已從4月的32款增加至39款,招商信諾人壽的產品首次出現在名單中,其餘的入局險企幾乎均為行業頭部險企、銀行系險企以及專業養老險公司。事關養老錢的個人養老金制度已實施半年有餘,緣何仍是部分險企打頭陣?在市場需求不斷增加的大背景下,為進一步提高普及率,當前參與者以及未來入局者,需要進一步做好哪些功課?

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時隔兩月再上新!仍是頭部險企“搶先機”?

名單擴容,中小險企身影難覓

去年11月,6家公司的7款產品首批入選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名單,時隔半年有餘,產品數量已增加至17家公司的39款。

新增的7款產品分別來自人保壽險、泰康人壽、友邦人壽、泰康養老、招商信諾人壽及工銀安盛人壽。值得關注的是,這是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自4月以來的再次擴容。其中,人保壽險有2款產品入圍,招商信諾人壽首次出現在名單中。

從參與公司層面,入局者仍以頭部險企、銀行系險企、專業養老險公司為主,難見中小保險公司身影。對於這幾類險企可以第一時間搶佔市場,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接個人養老金制度的保險產品中,有一部分為專屬商業養老保險,部分專屬商業養老險產品經過兩年的試點,為當前的快速上架打下了基礎。一些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產品在符合個人養老金制度的要求下,甚至不需要“改頭換面”,直接上架即用。

其實,在開展個人養老險產品業務層面,監管對保險公司的風險防控要求較為嚴格,這也直接導致更多的中小險企被拒之門外。去年11月,原銀保監會發布《關於保險公司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保險公司開展個人養老金業務需要符合上年度末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150%、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不低於75%等在內的多個條件。

然而,中小險企除了跨過經營門檻外,還需要解決產品開發等難點。財經評論員張雪峯表示,一是,開發個人養老險產品需要具備相關領域的專業人才和資源,中小險企可能相對缺乏。二是,頭部險企和銀行系險企在個人養老險領域具有較強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份額,中小險企需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找到差異化和切入點。三是,個人養老險產品需要適應不同人羣的需求和風險管理,中小險企需要在產品設計和創新方面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源。

不過,未來將會有更多人身保險公司進入這一領域。今年5月,《關於促進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發展有關事項的通知》已下發至各人身險公司徵求意見,專屬商業養老保險擬常態化經營。業內人士預測,這意味着符合條件的人身保險公司均有望拿到經營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的資格,並且在政策落地後參與該項業務的險企數量將增加不少。

市場缺口大,提高普及率是頭等難題

隨着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養老金缺口巨大,這為保險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據有關統計和預測,到2035年中國將進入重度老齡化社會。此外,據業內人士分析,未來20年,中國人口加速老齡化,老年撫養比攀升,養老需求旺盛,而居民收入也將隨着經濟社會發展持續增加。2022年,中國人均GDP為8.57萬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到1.27萬美元),可支配收入的提升直接帶動了財富管理需求的增加,進一步提高了商業養老保險產品的購買力,居民養老金資產逐漸從傳統的儲蓄養老向投資養老型轉變。

由於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具有保證收益和提供綜合解決方案的優勢,非常契合中老年人的個人養老需求。不過,在面臨廣闊發展空間的背景下,中國養老保險行業卻面臨着一些挑戰。比如目前養老保險的普及率仍然較低,許多人還沒有意識到養老保險的重要性等。

因此,在面臨廣闊的市場需求和機遇的背景下,不論是當前參與其中,還是未來即將入局的險企,都需要在產品、服務端進一步發力,做好準備工作。

比如,為了提高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的普及率,保險公司可以從加大宣傳力度、推出靈活多樣的產品等方面發力。張雪峯表示,面對普及率較低和缺乏養老意識的挑戰,保險公司可以採取教育與宣傳等措施,比如通過教育和宣傳活動,提高公眾對相關保險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和理解。還可以根據不同人羣的需求和風險管理,推出個性化定製的養老保險產品,提供更加貼近用户需求的解決方案。

“網絡渠道拓展和建立合作伙伴關係同樣重要。”張雪峯進一步表示,如通過互聯網和移動應用等渠道,提供更加便捷和靈活購買和管理養老保險產品的方式,吸引更多年輕羣體的關注和參與;與僱主、券商、銀行等組織建立合作伙伴關係,通過共同推廣和銷售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來拓展市場渠道和受眾羣體。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胡永新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04 字。

轉載請註明: 個人養老金保險產品時隔兩月再上新!仍是頭部險企“搶先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