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眾傳媒董事長江南春出席發表了最新演講,他表示,5億新中產存在巨大消費升級空間,企業家需要好好研究,這些中產到底愛什麼?怕什麼?缺什麼呢?
愛吃、愛美、愛健康,怕老、怕死、怕孤獨,缺愛、缺心情、缺刺激,三愛、三怕、三缺,如果企業家的生意在三愛、三怕、三缺當中,那麼這個企業在未來是有空間的。
以下是演講全文:
非常高興來參加,我經常看財經無忌,很高興跟大家有一個機會,跟大家做一個簡單的分享!我想今天的主題就是,既然跟後疫情時代相關,連總跟大家分享了後疫情時代之後,有這麼多重大的機遇,我也覺得實際上在中國非常重要的是兩個紅利消失了。
第一個就是人口紅利消失了,第二個是流量紅利消失了,人口紅利消失了我們經常進入一個存量博弈的時代,這個存量博弈產生了,就是你的市場增量不大的情況下,大致過剩的產能導致經常出現了量價齊殺的過程,都是想以量取價,但是出現了量價齊殺過程。
所以疫情當中我們看到很多直播等等,我們看到用户價格不斷往下打,流量成本不斷往上走,這個時候會出現雙向的擠壓。消費者怎麼變呢?進入後疫情時代,我覺得消費者變成兩極分化的過程。
在這次疫情當中,第一個部分,我認為大眾化的消費者,大宗消費者,經過去年上半年疫情之後,他的消費信心還是受到一定的動搖,你發現它的消費結構和傾向出現改變,他把錢花在必要開支當中,他儘量緊縮非必要開支,如果必要開支上他把錢放在所謂確定性更強,信賴感更強的產品當中。
我們看到這些牛奶、蒙牛伊利,我們看到了海天醬油,農夫山泉這些剛需性產品,只要你的品牌能夠成為消費者心目中的默認選項,你已經成為標準、成為常識,成為不加思索的選擇的時候,你可以發現這些公司在市場的表現是非常好的。
我們再看在中國另外一個階層,我們看到3億主流中產階級,在下半年當中已經提前進行了消費的反彈!我認為這個整個消費的升級的浪潮並沒有受到什麼太大的影響。
下半年6月份之後,20到45歲,這些喜歡追求高品質,追逐潮流,願意分享的這些人,我認為中國已經2.25億新中產,2020年,中國有5億新中產,這是中國整個消費升級浪潮的巨大的推動力。
總體來説,這些中產到底愛什麼?怕什麼?缺什麼呢?愛吃、愛美、愛健康,怕老、怕死、怕孤獨,缺愛、缺心情、缺刺激,三愛、三怕、三缺,如果你生意在三愛、三怕、三缺當中,你在未來還是有空間的。
我們也看到中產的消費心理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低價東西被品質、品牌,能夠帶來心理滿足感的東西所取代。
剛需的東西,對品位的逼格的自我標籤化的東西,我這個產品代表我是什麼樣的人,實用主義的東西都買過了,現在要的是情緒、氛圍的場景,哥吃的不是面,哥吃的是寂寞,必要的東西被想要的潮流所取代。
商品不僅要提供功能,關鍵要撫慰心靈和情緒,我們看到今年3月8日的時候,我在整個阿里後台看到整個市場當中,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到底消費升級有沒有被打亂?
其實沒有,我們看到手動牙刷被電動牙刷取代,普通吹風機被負離子吹風機取代。以前洗髮水9塊錢飄柔橫掃中國市場,打倒了拉芳、舒蕾。
但是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洗髮水,無硅油洗髮水,阿稻夫精油香水洗髮水(音)在50到100塊錢的區間,在中高位的區間重新回來了。所以我覺得整個的中國的消費升級,在疫情高潮的時候也沒有被打亂。
我們再看新精緻主義和新健康生活,兩個主題的引領整個市場產品品牌的升級,我們看到大眾和中產消費呈現出兩極化趨勢。大眾是清單式消費,中產是衝動觸發式消費,大眾是趨同化消費,中產是趨優化消費,大眾是功能化消費,中產是美學化精緻化消費,我們發現整個消費升級狀況越來越明顯。
疫情當中我們最大的體會是什麼?企業的困局是什麼?我們講了困局是進入價格的血戰,這是中國製造業強大導致的,中國製造業強大,產能往往過剩,製造效率太高。
這種情況下你發現企業往往走到這個過程中,比如説當你賣不出去的時候,過剩的時候,大家第一想的是促銷,促銷有沒有用?
起步有用,後來就促不銷,促了也不銷,搞流量有沒有用?也有用,起步很快,後來流量越來越快,而且流量要伴隨促銷。
我們看到最大的困境就是所有促銷導致價格不斷下降,流量成本不斷上升,這雙向的擠壓使利潤變得非常有挑戰。真正企業,能夠成功的企業綜合來説還是走向品牌的趨向。
我們在中國看到科技和消費,我們尤其看到消費性品牌,最大的特點都是走向了品牌曲線。不太多的公司能夠成為品牌,品牌是因為相信所以看見,你相信品牌,你從量變到質變,你熬得住,這時候它越過拐點之後帶領你直接走向未來!
那麼我們也看到今天的中國我們太多的時候看到了流量等等,很多的詞,大家都是短期性思考,那疫情促使我們思考一下什麼是商業的真正的本質和商業競爭的核心力量是什麼?我覺得人心比流量更重要。
我們其實中國商業戰爭經過了三個過程,普遍各行業,最早的時候,在短缺經濟的時代,誰最厲害?
產品優質供應最厲害。後來發展之後,大家都有優質供應的時候,誰渠道點多面廣,滲透率高誰贏。
進入第二階段,所以這個時候宗慶後先生一瓶水賣到156萬個網點,他引領這個時代的起來,今天發現產品已經過剩化,渠道端同質化,京東、天貓想買什麼東西都能買到。
同場競技,用户選擇權時代到了,消費者面臨很多選擇,這種情況下每一個品牌,競爭是消費心中的選擇權之戰,選擇權當中你要回答,選擇你不選擇競爭對手的理由是什麼?每個品牌都面臨這個問題。
商業競爭到第三階段,本質上是品牌認知之戰,你有認知才有選擇,有認知才有利潤,很多企業説我的利潤被渠道賺走了,無論在線還是線下渠道,我們好像掙不到錢,搞得很辛苦,你發現主要是你沒有指明購買,你無法在消費者心中形成心知預售。
消費者光渠道的時候順便逛到你或者你的競爭對手,這時候競爭渠道中的勝出,你發現大量的錢被渠道賺走,我覺得當你指名購買,當你沒有指名購買,沒有品牌認知的時候通常只有工廠利潤,你無法享受品牌的超額利潤,那些在去年整個中國汽車市場平均下跌5%—10%,這種情況下奔馳寶馬有沒有問題?沒有問題,增長非常迅速。
因為他們在消費者心中有清晰和簡單的詞,他有選擇他而不選擇別人的理由。
奔馳是豪華尊貴,寶馬是駕駛樂趣,奧迪是科技,沃爾沃是安全,特斯拉是電動,法拉利就是速度,它在消費者心中有一個清晰的選擇他的理由,當你不具備這個理由的時候,不具備和競爭對手相區別的清晰認知的時候,打價格戰、促銷戰、流量戰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所以我們覺得那你怎麼找到消費者心知中的那個詞和那句話,我覺得中國的商業的戰爭通常有四種邏輯、四種類型。
通常你是老大,上天貓就夠了,封殺品類。如果你是老二,你的方法叫多快好省上京東,上午買下午能夠到,所以這個時候,你老二通常是佔據特性。老三是老大老二打不過人家怎麼辦,採用一個辦法,垂直聚焦,專門做特賣的網站,唯品會,如果三個人都做電商,已經沒有位置,怎麼辦?
開創新品類,拼多多,你們三個做電商,我社交拼團,拼得多,省得多。
老大是防禦戰,守住自己的山頭,老二是打進攻戰,進攻老大的山頭,老三是游擊戰,守住自己守得住的小山頭,老四是側翼戰,無人地帶降落,開創自己的新品牌。所以每一個人找到自己適合的打法。
我們看,不要擁在一起,大家進行同質化的競爭,同質化的競爭只會價格促銷。今天我們説一條好的廣告語應該符合下面的三個標準。一個要是你的產品優勢點,第二個,你跟競爭對手的主要差異。
第三個部分,它一定是消費者的痛點,很多公司是有優勢,但是跟競爭對手沒有差別,或者有差別,但是消費者不關心。
這三點只要缺一你就不能成立,那怎麼解決你三點合一?一般有三個標準,叫顧客認不認,銷售用不用,對手恨不恨?為什麼這個重要呢?比如説怕上火喝王老吉,涼茶預防上火顧客認不認?認的。
銷售用不用?銷售説,你看你嘴都裂掉了,怕上火喝王老吉啊。對手恨不恨,我們今天也想幹一個涼茶,怕上火喝王老吉已經在消費者心目當中有這樣的地位,我們進攻他有沒有好結果呢?
這在消費者心目當中有非常清晰的(印象),中國廣告很多品牌不起作用,或者起作用,不起到致命性作用,沒有很強烈的對銷售渠道有作用,主要是句子比較空泛,比如青島純生,鮮活人生,這樣的句子你發現顧客不認。
怕上火喝王老吉,困了累了喝紅牛,小餓小累喝香飄飄,條件反射非常清晰,青島純生和鮮活人生很難條件反射。第二個部分,銷售用不用?會不會有人説,江總,喝啤酒喝我們青島純生,帶給你鮮活人生,一般銷售不會這麼講話。
第三個部分,對手狠不狠?我想百威老闆聽到這個廣告是,基本態度是你慢慢鮮活就好了。不會有很強烈的對競爭對手的壓制。這個時候我想所有的創業也好,市場行為也好要在消費者心中取得競爭性的切入點,要在消費者心目當中取得一個優勢位置。
我們可以看到它怎麼讓消費者知道了這個優勢之後,廣告是兩個部分構成的,第一個是選擇你而不選擇別人的理由,因為品牌要有清晰的(地位),第二個品牌給消費者帶來信任,品牌是建立信任,降低交易成本,創造交易溢價,這兩個功能,怎麼讓消費者信任你?今天這個社會什麼是性價比?
有形價格加無形價格,有形成本和無形成本,無形成本最高的是什麼?是信任。有信任這個無形成本就大幅下降,價值是什麼呢?
你如何給顧客帶來情感的身份的溢價的能力。如何讓消費者形成信任?第一個,熱銷,一年12億人都在喝,繞地球多少圈,4億人都在用的猿輔導。
這是從眾心理。第二個方法,當你不從眾,沒有那麼多人做的時候,你叫最受業界領袖青睞,沒有那麼多人。
喜歡找老大,老大錯誤率比較低。第四個是專家品牌,舒適達,全球牙醫推薦。雨洪(音)防水專注防水20年,鳥巢水立方使用,你一聽鳥巢水立方,你內心就不會有問題了。
第五種是歷史悠久,傳世185年獨家配方,這個給你更大的信任。第六個是開創者,九陽,豆漿機開創者,奔馳,125年汽車發明者。
第七種是製造方法,安吉爾A6淨水器,美國原裝進口陶氏濾芯(音)福邦醬油,曬足180天,屈臣氏蒸餾水27道淨化,這個給消費者帶來了很強的信任感。
其實你可以發覺一個品牌取得所謂指數級增長,通常有4個路徑。第一個,你找到差異化的價值,開創一個品類或者一個特性。第二個是抓住時間窗口,中國的創新,創新完了馬上6個月之後別人都複製你。
這個時候你只有3—6個月最多不會超過一年的時間窗口,抓住這個時間窗口,飽和供給,在消費者心中形成你的心知產權,企業就兩個功能,第一個是創新,創造差異化的產品和服務。
第二個,通過市場營銷成為顧客心中首選。我們看時間窗口非常重要,中國第一個宇航員是楊利偉,第二,第三個很難記,為什麼?一旦先入為主,楊利偉一下來之後,全國報道,楊利偉等於登月宇航員,就關閉了競爭對手入腦之門。
你發現第三個部分是什麼?飽和攻擊,當你有開創性的價值,當你在社會上抓住了時間窗口,你一定要儘快打入消費者的心智當中,最後你要取得什麼。
中國成功的企業無非是兩種,一個是你擁有不可逆的知識產權,高通、華為、英特爾,有不可逆的知識產權,贏得戰爭的勝利。
我們看到第二種,消費品市場,很難説你會的別人就一直不會。多是3—6個月之後別人能模仿,要擁有心智產權,比如果凍就吃喜之郎,這有難度嗎?中國能不能做出比他好的果凍,都能?但是消費者心目中果凍就等於喜之郎。
跟在座的各位説果凍就吃,你肯定想不出別的名字來,這形成心智產權。今天市場上認知大於事實,如果農夫山泉有點甜,一旦種進去之後,它不斷進行發酵。
最後我就一直覺得在今天的中國市場當中,你實際上你如何避免被進入價格促銷戰,流量戰,防止競爭陷入藍海,就是我剛才説的當你開創了差異化的價值,開創時間窗口,要飽和攻擊,固化消費者的認知,儘快奪走心智的產權。
這些年波司登,在心智當中原來是羽絨服的代名詞,後來隨着時間的推移,也碰到挑戰,挑戰過程當中很多人覺得他在步行街,很多年輕人看不見,我們好多都是優衣庫,這個時候你慢慢的被消費者所遺忘,一個優秀的品牌也可能造成這樣的挑戰。
渠道改變之後,你在步行街,別人在購物商場的時候,別人看不到你的時候,那是四五線品牌,還是老年人的品牌,很多人質疑,那麼要如何彙映這個質疑,品牌如何覺醒?
我們看到這些年波司登做了很多正確的工作,在君智戰略的(諮詢)之下,我們看到波司登把產品升級,應和市場消費升級的道路,把廣告進一步推到消費者的心智當中,我們看到整個的終端門頭髮生改變,產品力、渠道力、品牌力三個地方如何進行重塑。
重塑後我們看到了在中國、加拿大、意大利,國際很多的地方大家都在穿波司登羽絨服,温暖全球2億人,為寒風中的你,專注羽絨服42年,暢銷全球12年在消費者心中產品重構,認知重構,渠道重構。
這三件事情完成之後,整個波司登擁有全球的殿堂級的很多設計師及重新改款,刷新消費者對他的看法,這個時候紐約時裝週、米蘭時裝週,中國波司登閃耀全球品牌。
我們看到今天的中國市場當中,很多時候,在這些準備工作齊全的情況下,2018年10月份發起來總攻,整個總攻過程當中,整個投放,帶來224%的上升,我們看到雙十一賣了7.4億,漲100%,雙十二賣了5.1億。漲279%,股價從44億漲到144億港幣。
我們再看他從第二年,整個的雙十一賣了10億,第三年雙十一賣了15億,股價衝破了400億,我覺得一個品牌,它一旦找到了自己的突破口,在產品,品牌渠道端三項重構之後就會迎來指數級的增長。
我們也可以在這兒看到,最近九牧王,原來九牧王是男褲裏面20年的冠軍,後來他做了男裝,最新的定位是他重新回到全球銷量領先的男褲專家,你打贏你能打得贏的戰爭。
消費者不一定有理由説買九牧王的男裝,但是他是全球銷量領先的男褲,如果你退回去成為全球褲王的路徑上走的時候,你看到了全新的航道。
我穿的這條就是九牧王,所以現場(做廣告),你發現這個投放,當你找到這個點的時候,你釋放這個分析,投入下去之後你發現很快,整個的整個銷售,包括股價等都迎來增長。很多時候是你沒有找到消費者選擇你而選擇別人的理由。
待會兒飛鶴奶粉會介紹一下,飛鶴奶粉是在商業戰爭當中非常成功的案例,在中國市場,在三聚氰胺之後,中國的奶粉市場,中國品牌加起來只佔25%,全球品牌是佔75%的情況下,這種信任危機之下,飛鶴在市場當中引領中國奶粉,非常快的拿回中國市場。
5年時間,贏得了,從這個30幾一直走到了接近!去年做到了1137億,飛鶴的成功充分證明了中國品牌在全球具有極大的影響力,實際上當時70%,到現在飛鶴帶領中國品牌,已經擁有60%幾的奶粉市場,奪回中國奶粉市場的主導權。
這是非常有效的一個更適合中國寶寶的體質,對所有國際奶粉來説,大家想一想聽到這句話之後你可以發現整個感受是完全不一樣了。
它迎來整個中國市場的巨大的成功,2018年的時候,首次,在中國奶粉第一個過百億。在這種市場當中,去年在香港上市的時候,660億開盤,我還記憶猶新,剛才我看了一下,1800多億。5、6年當中,中國奶粉只佔25%,到佔60%幾。
從市場當中,原來是幾十億人民幣,到今天1800多億人民幣,飛鶴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是中國很多消費型品牌的一個典型的案例!
我們也可以看到小一點的品牌當中,在中國A股過程當中,去年也有一個品牌,成長非常快,這個奶業品牌,對打國際品牌,妙可藍多,新型的奶酪棒,大家經常看到這個洗腦廣告歌,妙可藍多勇於出手,抓住了奶酪棒這個時間窗口,大概衝出去之後,百度指數領先5倍,微信指數領先3倍。
這個時候大家整個購買的傾向和意願大幅上升,購買也大幅上升,6.18排第一位,2019年的時候的數據。
雙十一再次排第一位,迎來了蒙牛入股,去年三季度奪得中國奶酪棒的總冠軍,從1點幾億到8億,到20億,實現了3級的跳躍,我們看到今天一些創新的品牌,小仙燉這樣的品牌,開創鮮燉燕窩這種新的品類,鮮燉燕窩它產生的問題是冷鮮配送,當天鮮燉,今天把燕窩今天燉完了冷鮮送到家。
所以你可以發現這個鮮燉燕窩這個品類的開創讓今天的年輕人更快享受到營養物質保存最全面的鮮燉燕窩。
所以從2億,2019年走到8億,很快走到現在今天的2020年的20億人民幣。6.18的時候,一罐鮮燉燕窩賣了2.45億,我們看看小仙燉雙十一賣了4.65億,一路領先,超過了SWIC(音)、燕之屋等一系列的公司,贏得了市場的信任,一個雙十一賣出4.65億。
我們看到今天中國還會崛起很多的公司,元氣森林,可口可樂已經當道的時代當中中國公司的創新不斷,開創了什麼?
果味氣泡水,你看在今天中國市場中零卡零脂零糖,元氣森林開創了蘇打氣泡水,零糖飲料,去年當中開了發佈會之後,開始打,5月份一個月賣了2.6億,去年一年的總和,大概在6月份,6.18的時候打贏可口可樂,成為天貓飲料的總冠軍,整體來説整個市值大幅提升。
我們也看到,我們經常説流量流量,其實流量的共識是什麼?訪問數×轉化率×客單價×復購頻率,我們經常講流量窪地和紅利在什麼地方?
越來越難,一個品牌成功的方法,你真正的私域,品牌是最大的私域,大家看到流量,在阿里巴巴上面能不能賺錢,取決於品牌自帶流量的比例是多少。
第二個,轉化率,真正的轉化率來自於品牌的知名度,認知賭,客單價來自於你的議價能力,表面是流量公式,實際上是品牌公式,最後給大家分享一下中國傳播市場很多的變化。
我覺得有一個很重要的釘子之後,一個正確的定位,正確的競爭戰略之後,你如何把這個競爭戰略這個話打入消費者的心智當中呢,2016年中國廣告市場下浮,2015年當中大部分的電影、互聯網在下降,16、17年大概都是如此。
中國廣告市場一直大概負增長,9月份才正增長1.1%的時候,實際上電梯海報,電梯電視還是持續的在增長,為什麼?
因為消費者的資訊模式在發生改變,2015年是一個轉折點,中國的市場當中,轉折點,互聯網的收視時間全面超過所有傳統媒體的收視總和。
那個時候7、8年之前,製播分離的時候,中國最優秀的欄目,13億人口,10億電視機,只有4千萬人看,但是這些4千萬人人當中有多少有月收入超過4千的主流消費者呢?大概只有7—11%之間,真正的主流人羣看電視的已經大幅下降。
到今天你發現已經沒有40%的收視率節目,1.62收視率總冠軍,2.01,收視率總冠軍,你發現整個電視的收視率不斷持續的下降當中,那麼我們可以發現過去7、8年當中,電視跌掉2/3的收視率的時候,我們看到微博微信新聞客户端佔了市場,佔了6個小時的時間。
現在最大的特點是大家晚上還有1億多人在玩遊戲,玩遊戲的人不看電視業不看視頻,微博微信新聞客户端佔5、6個小時的時長的時候,抖音等等。
大家看內容,很少看廣告,看一個月的很多的新聞端之後,真正消費者留意的是如何做內容,做公關,做話題,創造對於傳播內容非常重要。
第二個,消費者會看劇,娛樂方式改變了,電視不看,可以看劇,但是看劇,之前甄嬛傳的時候,前面有幾個貼片廣告,效果非常好。但是現在都買會員了,今天如果你20塊錢一個月都不買會員的話,你發現你不是主流人羣了。
所以在中國我覺得很大程度上,在SARS期間我們開創了分眾,中國改革,城市化,造樓,樓造完都有電梯,我一個很大的體會是既然電梯是城市的基礎設施,所以我做一個電梯媒體也許世界上沒有,但是可能是影響城市主流人羣的基礎設施。
然後我發現沒有人看廣告了,廣告是一個反人類的行業,看電視、看內容,誰也不要看廣告,那麼什麼時候主動看廣告呢?我發現等電梯、等電梯的時候會看一下廣告。
主流人羣,好的公寓樓、寫字樓上下都是主流人羣。第二個是畢竟之路。玩快手,抖音,微博微信跟我沒有關係,虛擬世界怎麼走,第二天肉體還是會路過電梯。第三個,高頻,高頻很重要,史玉柱講了一句話,廣告的本質是什麼?
是重複,消費者的本質是遺忘,沒有人會記得廣告,你必須來來回回説,一個廣告看得不夠煩基本就沒有記起來。第四個是低干擾,封閉空間中形成強勢性的收視,分眾做的電梯電影,都是把一個人關在封閉的空間中看廣告,相對的強勢性,產出比較高,用户沒有選擇的時候才是廣告主最好的選擇。
最後跟大家分享,從整個媒體業的發展角度來説,兩個方向,一個是擁抱變化,一個是變與不變。消費者在資訊過程中6個小時都在看手機,這種情況下消費者不看廣告怎麼辦?做內容、做話題、做植入,創造可以被傳播的內容很重要。
第二個,生活空間,生活空間很難改變,一個商務人士在公寓樓、寫字樓、機場!
年輕時尚人羣,公寓樓、寫字樓、電影院、快消品,公寓樓、寫字樓、賣場。母嬰產品,公寓樓、寫字樓、母嬰店,消費者的生活空間就那麼簡單,你只要把這些地方堵住了,消費者很難(不看),移動互聯網信息爆炸起來之後,你要做有效的話題和內容。
在消費者必經的生活空間當中你如何實現品牌的引爆,最後給大家分享一下,今天的中國分眾覆蓋中國絕大多數的TOP100的品牌選擇分眾。
阿里巴巴是分眾第二大股東,我們數字化改造當中,我們覺得企業重塑增長,一個是品牌化,一個是數字化,數字化過程當中我們做了很多項目,在做的過程當中,消費的生活中間我們覆蓋了80%的寫字樓,公寓樓,這些當中我們採用了很多數字化的緯度,比如今天,在中國市場當中是在線化推送,覆蓋3.11億人羣。
雲端分發之後,廣告數據可以迴流,我們迴流到天貓的數據銀行,告訴消費者,你今天投了這個廣告之後有少多少人看過你,有多少人關注,加購收藏,有多少人對你進行了正面的傳播。
這些我們就叫全鏈路分析,同時我們可以在線上對你看過分眾廣告的人進行二次追投,形成品效協同。
同時我們可以發現我們可以精準地選樓,基於用户的樓的數據,我們發現不同的社區當中消費者的物業的檔次不一樣,物業商圈不一樣,物業在小區裏面是購買過阿里的產品也是不一樣的。
平台上我們可以分析用户的數據,可以這個小區對什麼品類有興趣,什麼小區對什麼品牌有興趣,我們提供給客户圍繞他的終端展開,也可以圍繞他的興趣愛好進行精準選樓,可以圍繞檔次進行選樓,我們覺得在今天的市場當中越來越多的科技和數字化手段帶領今天更高效率的形成投放。
最後我也想跟大家最後分享一下就是説,在今天這樣一個高速變化的時代當中,真正確定性的是什麼?
確定性的是你用品牌奪取人心,用科技提升你的效率,既要內部管理,通過科技不斷提高你的內部的管理效率,也要用品牌管理好外部的人心,一旦有了人心,有了今天內部的效率提升,一定會迎來更多的增長!謝謝大家!
•END•
編輯 丨 簡小編
來源自 | 雪球
歡迎點擊易簡財經視頻號,看最新視頻~
因為公眾號平台更改了推送規則,如果不想錯過易簡財經的文章,記得讀完點一下“在看”,這樣每次新文章推送才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訂閲列表裏。
寫文不易,歡迎大家來個素質三連!(分享+點贊+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