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市場資源配置效率 證監會半月內3次發聲直指退市

本文轉自【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昌校宇

監管再提“退市”。1月28日召開的2021年證監會系統工作會議強調,“統籌抓好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意見和退市改革方案落地見效,嚴格退市監管,拓展重整、重組、主動退市等多元退出渠道”。

北京利物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創始合夥人常春林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退市改革方案落地見效,一方面,將加快資本市場優勝劣汰的出清速度,有效改善上市公司良莠不齊的狀態,強化投資者價值投資的理念。另一方面,也將促使上市公司不斷完善公司治理能力,提升信息披露水平,優化商業模式,加速數字化、科技化轉型,全面提升市場競爭力。

“退市制度和註冊製作為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關鍵構成部分,二者相輔相成,對資本市場發展壯大和整體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具有重大意義。”常春林認為,伴隨着退市新規的落地和註冊制的穩步推進,資本市場也將整體進入“有進有出、良性循環”的新發展階段。

據東方財富Choice數據整理,自1999年“瓊民源A”退市以來,截至今年1月31日,A股退市公司數量達127家。2020年度退市公司的數量最多,達到16家。

華財新三板研究院副院長、首席行業分析師謝彩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分析稱,2020年退市的16家A股上市公司在退市時股價均低於1元/股,其中,9家因為面值退市,面值退市成為2020年的退市主流,數量超過此前歷年總和。此外,有6家公司因財務問題而退市,一家公司因2019年年度報告未按規定時間披露而退市。

常春林認為,“2020年A股退市公司數量大幅提升,是監管部門嚴格退市監管、緊抓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明確信號”。

《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梳理注意到,加上2021年證監會系統工作會議中的表態,證監會近半個月內已至少3次公開發聲直指退市。例如,1月19日,證監會副主席閻慶民在第二十五屆(2021年度)中國資本市場論壇上表示,結合註冊制改革進展與市場發展情況,借鑑國際最佳實踐,健全信息披露、公司治理、併購重組、股權激勵、員工持股、退市等各方面規則,加快構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上市公司監管制度體系。1月29日,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在第二屆中日資本市場論壇上表示,2021年證監會將緊緊圍繞打造“規範、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的總目標,不斷深化中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聚焦“十四五”規劃中的“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提高直接融資比重”等核心任務,提升資本市場基礎制度的包容性和適應性,支持科技創新、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形成新發展格局。

根據監管工作重點分析,常春林認為,2021年監管層將繼續加大對欺詐發行、財務造假、市場操縱等惡性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力度,強化中介機構責任,加速“劣質”上市公司市場出清,無主業或主業經營不良的空殼公司、“殭屍企業”將成為新退市指標的首選對象。“預計2021年退市公司數量還將繼續增加,促使資本市場形成優勝劣汰的良好生態,進一步提升市場資源配置效率。”

在謝彩看來,隨着A股退市新規的正式落地,預計2021年A股退市公司數量將會繼續創新高。其中,“面值退”指標將繼續發威,即觸發“連續20個交易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1元人民幣”退市條件的上市公司將會持續增加。

謝彩進一步分析,“面值退”是退市新規中交易類的強制退市指標,是股票在交易所經過股票買賣雙方不斷進行市場博弈的結果,是我國資本市場強制退市市場化的體現。“面值退”不僅是國際成熟資本市場退市標準中的“標配”,也是經過市場驗證的一種較為成熟和成功的退市標準。“面值退”讓人為操縱實現保殼行為難以實現,從而能夠通過市場力量,讓應該退市的公司及時退市,讓市場不斷得到淨化,有利於提升整個資本市場上市公司質量,構建良性健康可持續發展資本市場環境,有效保護投資者利益。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8 字。

轉載請註明: 提升市場資源配置效率 證監會半月內3次發聲直指退市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