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參·看世界|拜登財政刺激開啓美國“大政府”新時代

當美國總統拜登今年1月提出1.9萬億美元經濟救助計劃時,多數華爾街機構認為拜登的提議不太實際,規模實在太大,超出了美國經濟復甦的實際需要,也缺乏政治可行性。他們預計美國國會最終批准的經濟救助計劃規模將在7500億至1.2萬億美元之間。

然而,經過一個多月的立法磋商後,目前美國國會參眾兩院均已通過這一經濟救助計劃。雖然兩院立法文本在部分政策細節上略有差異,但拜登提議的許多救助計劃內容都得到了體現。經參議院修改後的版本本週將提交眾議院重新投票表決,通過後將由拜登簽署成法,幾無懸念。

這將是拜登政府上任以來取得的首個重大立法成就,顯示出新冠肺炎疫情在重塑政府在美國經濟中的作用,美國政客對財政赤字和債務擴張的容忍度提升,美國開啓了“大政府”的新時代。

歷史經驗表明,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2008年金融危機等全國性的衝擊往往會導致美國政府擴大對經濟的干預。新冠肺炎疫情不僅是一場全面的公共衞生危機,而且造成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衝擊,美國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也進一步擴大。

為應對疫情和扶持經濟復甦,2020年美國國會總共出台規模近4萬億美元的財政紓困法案,遠超過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美國財政部數據顯示,2020財年美國財政赤字達到創紀錄的3.13萬億美元,公共債務達到21萬億美元,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的102%;上一次美國公共債務超過經濟總量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

與此同時,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並出台不設上限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過去一年美聯儲資產負債表已擴張了約3萬億美元。

在如此大規模干預經濟的背景下,拜登政府仍然擔心財政刺激力度不夠,提出1.9萬億美元經濟救助計劃。這一方面是由於民調顯示多數美國民眾支持政府出台更多援助計劃,特別是派發直接紓困金的做法在選民中受到普遍歡迎;另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失業問題仍然嚴重,實際失業率接近10%,失業人口接近1000萬,採取大規模財政刺激帶來的政治和經濟收益要遠高於其政策成本。

拜登政府和民主黨議員認為,奧巴馬政府早期財政刺激不足是導致金融危機後美國經濟復甦緩慢的重要原因之一,並造成民主黨在2010年國會中期選舉中失利,民主黨決心不再犯這樣的政策失誤。西方主流經濟學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機構也支持各國政府繼續實施擴張性財政支持政策應對疫情。

民主黨同時認識到,秉持“小政府”理念的共和黨不再嚴格堅持財政保守的立場,在特朗普政府時期,共和黨控制的國會曾通過大規模減税計劃,給美國政府增加了約2萬億美元債務,因此民主黨認為也不必在財政赤字、債務問題上為自己設限。

選民的心態也在發生改變。在近期美國保守派聯盟舉行的大會上,赤字和債務問題也不再是保守派選民關注的重點。現年80歲的前國會民主黨眾議員巴尼·弗蘭克説,“我有生以來第一次聽到人們説政府做得太少而不是做得太多”,這是一項重大轉變,美國達成了新共識,政府需要在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

美國“大政府”的經濟模式已經開啓,這對美國經濟、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和風險值得深思。(高攀)

來源:經濟參考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94 字。

轉載請註明: 經參·看世界|拜登財政刺激開啓美國“大政府”新時代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