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經濟形勢下,企業要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就離不開變革與創新。
2005年,海爾首創“人單合一”模式,徹底拋棄傳統管理模式下的科層制,從剛提出時備受質疑,歷經十幾年的實踐探索,到現在因地制宜全球複製,這一不斷迭代演進的互聯網企業創新模式,助力海爾拿下通用電氣家電業務(GEA),一改其頹勢實現共創共贏。
那麼,“人單合一”究竟是如何改寫企業命運的呢?
跨海併購之回首
2016年6月,中國家電業最大海外併購案塵埃落定,海爾以55.8億美元大手筆將通用電氣家電業務(GEA)收入囊中,此番逆風接盤一時間引發熱議。
此後僅用數年時間,海爾便將這個GE旗下“最不受待見”的業務部門塑造為美國家電行業第一品牌,令各界驚歎。
在此之前,咱們先來先了解當年GEA緣何被剝離。
早在通用電氣傳奇CEO傑克·韋爾奇退休前,他曾告誡管理層,要減少管理層次,廣泛分發獎勵,讓員工感到身在其中。但傑夫·伊梅爾特接任後,未聽取勸誡,而是延續GE剝離表現不佳業務以保證利潤率的經營策略。得不到資源支持的家電業務利潤日漸下滑,加之GEA數次被計劃剝離,員工備受打擊。
到2015年,GEA的業績早已停滯不前,從美國領先的家電公司之一,下降到美國市場的第四名,甚至第五名。好在2016年,GEA迎來了轉機!
人單合一之落地
自2016年海爾併購GEA以來,沒有更換設備,沒有空降管理者,到2021年,GEA的收入是併購前(2015年)的1.8倍以上,利潤是併購前的3倍多。
發生這些改變的秘密,就是“人單合一”。2017年,梁海山(現任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向GEA各產品線負責人分享:首先,釋放每個人的潛力,將做決策的權力給到最低層;其次,關注市場,將整個業務與用户及需求結合起來;再者,獎勵做得很好的人。
GEA新任CEO凱文·諾蘭對此頗有共鳴。從此前收購海爾被拒、到學習“人單合一”哲學,再到自下而上競聘,他對這一模式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他帶領着GEA開始變革,取消冗餘層級,把產品線變成小微,由小微負責人承擔盈虧責任,把職能部門轉變為以小微為內部客户的服務平台,讓每一位員工實現自己的價值。
GEA員工曾表示,人單合一模式落地後,“人的價值第一”成為經營宗旨,他們可以在滿足用户需求的同時與企業共享增值,實現創造價值與分享價值合一,自然幹勁十足。
“星星之火”之“燎原”
面對企業轉型的十字路口,GE選擇了熟悉的老路,耗盡戰略勢能,走向了反面,而海爾選擇了充滿挑戰的新路,開啓物聯網時代新紀元,命運不盡相同。
17年來,海爾的組織形態不斷進化,從自主經營體到小微,再到鏈羣(生態鏈上的小微羣),最終破除科層制,轉型為生態企業。
2022年9月20日,第六屆人單合一模式引領論壇在青島舉行,Mlab管理實驗室創始人、倫敦商學院客座教授加里·哈默在視頻演講中大膽預測,“人單合一”模式的推廣速度,應該是歷史上其他任何管理思想普及速度的兩倍,並且應以對績效產生五倍影響為目標。
海爾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周雲傑在致辭中提到,依靠人單合一,海爾集團三大業務板塊均實現高速增長。2022年上半年,海爾智家營收同比增長9.1%,利潤同比增長15.9%,產業互聯網平台卡奧斯已經覆蓋全球20多個國家、15大行業,兩家上市公司海爾生物與盈康生命營收增長36.63%和7.34%。
此外,GEA、裴雪派克採用“人單合一”實現成功轉型的案例,也在全球企業掀起了學習熱潮。意大利創意數字營銷公司糖果工廠開啓“人單合一”轉型之路,僅6個月就扭虧為盈;日本“AQUA社區洗”已佔據73%的市場份額,吸引了便利店、洗衣店、加油站爭相加入。
曾經在講述“人單合一”模式發展戰略時,海爾集團創始人、董事局名譽主席張瑞敏常引用西漢劉向的名言“君子之治也,始於不足見,終於不可及也”,寓指新事物剛產生時可能很微小,最終會達到別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萬物互聯的浪潮勢不可擋,乘着時代的東風,“人單合一”這一“星星之火”正以“燎原之勢”燃動着全球企業的神經。如今的海爾已不是原來的海爾,而是進化為充滿無限可能的“生態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