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年|工信部:2012~2021年 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6.3%
封面新聞記者 滕晗
日前,中宣部推出“中國這十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封面新聞《拾年》欄目將全程予以關注,報道中國這十年的成就與變化。
6月14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成就發佈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會上介紹,從2012~2021年,工業增加值從20.9萬億元增長到37.3萬億元,年均增長6.3%;製造業增加值從16.98萬億元增加到31.4萬億元,佔全球比重從20%左右提高到近30%。
▲ 6月14日,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成就發佈會。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 盧蕩
辛國斌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工業和信息化事業發展取得重大成就,新型工業化步伐顯著加快,產業體系更加健全、產業鏈更加完整,產業整體實力、質量效益以及創新力、競爭力、抗風險能力顯著提升,迎來從“製造大國”“網絡大國”向“製造強國”“網絡強國”的歷史性跨越。
十年來,製造業綜合實力和國際影響力大幅提升。從2012年到2021年,工業增加值從20.9萬億元增長到37.3萬億元,年均增長6.3%;製造業增加值從16.98萬億元增加到31.4萬億元,佔全球比重從20%左右提高到近30%。500種主要工業產品中,中國有4成以上產品的產量位居世界第一。產業體系完整優勢進一步鞏固,擁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競爭力持續提升,有效增強了中國經濟應對外部衝擊的能力。節能智能家電全面普及,汽車快速進入尋常百姓家庭。千人汽車保有量由2012年的89輛,提高到2021年的208輛。開放合作不斷深化,製造業中間品貿易在全球佔比達到20%左右。疫情暴發以來,向國際社會提供了大量的疫苗和醫療防疫物資,為全球抗疫和經濟復甦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十年來,着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新興產業加速發展,服務機器人、智能可穿戴裝備等產品增勢強勁,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首位,新材料產業產值實現翻番,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步伐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全面推進。部分領域智能製造處於國際先進水平,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分別從2012年的9.4%、28%提高到2021年的15.1%和32.4%。區域佈局不斷優化,重點地區龍頭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電子信息、軌道交通等領域形成一大批先進製造業集羣。
十年來,着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重點領域創新邁上了一個大台階。從深海的“奮鬥者”號成功萬米坐底,到藍天的C919大型客機即將取證交付,再到升空的嫦娥探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北斗組網,從農田的無人駕駛電動拖拉機研製成功,到醫院的骨科手術機器人臨牀應用,到工礦企業的五軸聯動加工中心填補空白、8.8米超大采高智能化礦山裝備成功研製,再到百萬千瓦水電機組投入運行,一大批重大標誌性創新成果引領中國製造業不斷攀上新的高度。
十年來,着力培育優質企業,製造業企業實力和競爭力顯著增強。一大批領軍企業脱穎而出,入圍世界500強企業的工業企業達到73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規模實現翻番,已培育4萬多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4762家小巨人企業、848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企業創新力度持續加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經費總額投入強度成倍提升,新產品銷售收入佔業務收入比重從11.9%提高到22.4%,570多家工業企業入圍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
十年來,着力提升服務經濟社會水平,信息通信業實現迭代跨越。建成了全球規模最大、技術領先的網絡基礎設施,光纖網絡接入帶寬實現從十兆到百兆、再到千兆的指數級增長。移動網絡實現從3G突破、4G同步、5G引領的跨越。歷史性實現全國行政村村村通寬帶,為全面完成脱貧攻堅目標任務作出了積極貢獻。互聯網在消費領域的應用更加豐富,在生產領域的應用加速拓展深化。5G、工業互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與製造業深度融合,推動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不斷加快。數字經濟發展勢頭迅猛。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