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後更新了三版招股書,但還是“差錯”連連,威馬農機的上市恐怕不容易。
2021年12月31日,來自山城重慶的威馬農機申請了創業板首發上市,時至今日,已經過去8個月時間。然而,歷經兩輪問詢後,威馬農機的招股書也多次更新,但仍有諸多矛盾點,例如:關聯方採購額前後不一、高管任職時間存“空檔期”等。
除了招股書本身存在的矛盾點之外,公司在經營管理方面的一些舉措也令市場費解。如此“謎一樣”的威馬農機,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公司呢?
募資總額超過淨資產 威馬農機欲自我“再造”?
公開資料顯示,威馬農機主要是生產山地丘陵農業機械,也生產其他類型的動力機械,但從營收角度來看,山地丘陵農業機械是其最核心的創收點。
招股書顯示,2019-2021年期間,威馬農機營業收入由5.07億元提高至7.73億元,增長了52.47%。3年間,山地丘陵農業機械的營收佔比分別為81.72%、77.78%、71.17%。
在營收佔比上,山地丘陵農業機械是公司絕對的“頭牌”產品,不過,其佔比正在逐步下滑的趨勢明顯,這一頹勢在營收增量上體現得更直接——2021年,威馬農機主要產品的營收增量為1.2億元,其中,來自山地丘陵農業機械的增量為4948.98萬元,來自其他動力機械的增量為6575.69萬元。顯然,其他動力機械在2021年貢獻了更多的營收增量。
在本次募資計劃中,威馬農機擬籌集2.27億元用於建設智能化柔性化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計劃產能30萬台/年,其中包括其他動力機械掃雪機的10萬台/年,剩餘20萬台/年的產能為微耕機。
威馬農機預測項目達產後年主營業務收入可達5.73億元/年,利潤總額可達5323.08 萬元/年。
如此看來,以2億左右的投資換來每年近6億的營收,威馬農機的這一項目可謂“賺翻了”。
撇開建設項目,在這次募投計劃中,威馬農機還有一些“特別”之處:通常上市企業在IPO募資計劃中,會將募資額的一部分用於補充流動資金,但是威馬農機卻沒有這麼做,其直接將全部募資額用於項目建設。
另外,在募資總額上,威馬農機表現更是“大膽”。截至2021年12月31日,威馬農機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資產為3.33億元,而此次上市的募資總額卻達到了3.51億元。
由此看來,威馬農機此次計劃上市募資的總額足夠再造一個自己,實現“分身”計劃。
邊提示“風險”邊投入不足 卻“自信”十足、“慷慨”分紅
口中喊的“風險”,未必是真實的風險。
在招股書中,威馬農機聲稱面臨“技術不能持續進步的風險 ”:“隨着行業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行業競爭將愈加體現為技術實力的競爭,只有進行不斷的技術革新才能保持公司在行業中的競爭優勢。若未來公司不能實現持續的技術進步並保持行業先進水平,公司的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將會被削弱。”
技術進步最離不開的,便是研發。不過,威馬農機在研發投入方面,卻顯得並不大看重研發。招股書披露,2019年-2021年,威馬農機的研發費用分別為 985.27萬元、915.80萬元和1360.34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1.94%、1.42%和1.76%。同期,行業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分別為3.95%、3.82%、3.35%。
顯然,威馬農機在研發費用投入上遠低於行業可比公司,尤其是在“物料消耗”方面。以2021年為例,君禾股份(603617)的物料消耗佔研發費用的57.91%,在可比公司中排列第一,威馬農機的物料消耗卻僅佔10.27%,在可比公司中排列末尾;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威馬農機研發費用近7成都用於“職工薪酬”,在可比公司中排列第一。
對於研發費用佔比低於同行可比公司的情況,威馬農機在問詢回覆中給出瞭解釋:1、研發人員經驗豐富。公司具有五年以上工作經驗的研發人員佔 43.21%,有十年以上工作經驗的研發人員佔22.22%。2、技術沉澱深厚。公司已建立成熟的自主研發平台,掌握核心專利技術體系,研發的效率和成功率能夠得到充足保證。
至於物料消耗低的情況,威馬農機同樣給出了兩個解釋:1、公司研發團隊普遍具有多年研發實務經驗,研發管理體系成熟,日常對研發物料的預算控制管理較好,避免了物料的無效耗用;2、經過多年摸索形成了較為成熟的研發平台,在確保研發質量的前提下實現了部分材料的多次利用。
從威馬農機的解釋中,投資者不難看出,公司對於自身的技術水平擁有着“高度自信”,尤其是在“效率”“成功率”方面。
一邊喊着存在“技術不能持續進步的風險 ”,一邊在研發費用佔比相對不足的情況下仍然表現出十分自信,到底是由於招股書格式要求公司生硬地“提示技術風險”,還是真的存在風險?人們不禁要問:哪個才是威馬農機真實的技術實力?
研發費用到底是不是低了,恐怕只有威馬農機才知道,不過,這不影響公司年年進行分紅。
2018-2021年期間,威馬農機連續4年進行了現金分紅,分別為1434.60萬元、2151.90萬元、2211.90萬元、1474.60萬元。同期,公司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540.26萬元、4486.09萬元,6173.37萬元,7103.03萬元。
4年內,威馬農機累計分紅了7269萬元,尤其在2018年及2019年,現金分紅佔同期歸母淨利潤的比例達到了56.47%、47.97%。
這其中,威馬農機的夏峯和嚴華當屬最大受益者。兩人通過直接和間接方式合計持有威馬農機93.85%的股權,由於簽署了一致相關行動協議,均為威馬農機的實控人。
關聯交易曝採購金額存差異 投資者究竟該相信哪個?
企業通常都存在關聯交易,威馬農機的關聯交易有些“特別”。
2018年-2021年期間,4年均位於威馬農機前五大供應商的企業一共有3家:
重慶和佳機械部件製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重慶和佳”) 、重慶吉力芸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吉力芸峯”) 、重慶邁斯特貿易有限公司。
其中,重慶和佳與吉力芸峯均為威馬農機的關聯方。
威馬農機實際控制人之一嚴華夫婦控制的重慶神鹿曾持有重慶和佳45%的股份,公司董事、副總經理任勇華配偶徐筱興則曾持有重慶和佳15%的股份。
吉力芸峯則是實實在在的“夏峯公司”,由實控人夏峯持股97.80%並擔任經理,夏峯之妹妹夏宇持股1.50%並擔任執行董事,夏峯配偶曾崇芸之妹妹曾崇佳持股0.7%。
2018-2021年期間,威馬農機向重慶和佳採購的金額分別為3428.41萬元、3010.29萬元、3797.68萬元、3608.10 萬元;向吉力芸峯採購的金額分別為1541.45萬元、1638.78萬元、1838.33萬元、2572.80萬元。
雖然企業向關聯方進行採購是正常情況,但採購金額出現缺漏就顯得有些“特別”。
在威馬農機8月16日更新的招股書中的第259頁中顯示,2019-2021年,威馬農機向吉力芸峯採購的採購電機/電機組件三大系列的合計金額分別為822.19萬元、868.32萬元、856.16萬元。
而據公司招股書257頁,2019年-2021年期間,威馬農機向吉力芸峯採購電機/電機組件的金額分別為816.90萬元、974.07萬元、1564.79萬元。
公司招股書的第257頁數據比第一處數據分別高出了-5.29萬元、105.75萬元、708.63萬元。
在招股書的第259頁數據下有這麼一句話,“報告期內,威馬農機向吉力芸峯採購的電機/電機組件主要系1KW 系列、2-3KW 系列和5-7KW系列產品。”由於在具體的“電機/電機組件”採購情況中並沒有列出“其他”類別,因此,第259頁所列數據涉及的究竟是全部型號數據,還是僅為主要型號數據,外界並不得而知。
如果僅為主要型號數據,為何2019年的主要型號數據的採購額卻高於第257頁的總額;如果已經是全部型號的數據,為何在2020年和2021年的金額差距卻如此之大?
同一份招股書,相差不到2頁,威馬農機的關聯交易裏的數據究竟哪個是真,那個是假?
多名高管上演“時間穿越” 如此“簡歷”如何取信於市場?
披露關聯交易中的金額出現差錯,還不是威馬農機“差錯”的全部,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在公司高管簡歷介紹中,同樣有多處可疑之處,甚至有高管上演了“時間穿越”。
招股書顯示,夏峯於1986年9月-1994年3月擔任重慶通用機械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通用機械”)財務科科長,而天眼查顯示,通用機械成立於1990年10月24日。
夏峯入職通用機械的時間為何早於公司成立時間?
事實上,這種“時間穿越”式任職的戲碼,公司的其他多名高管也紛紛“聯袂上演”。
監事會主席徐健、職工監事唐宇的簡歷顯示,其於1993年1月-1996年12月擔任重慶和升物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和升物資”)會計。天眼查則顯示,和升物資成立於1996年4月。
職工監事唐宇簡歷顯示,其於2006年7月-2007年3月擔任重慶隆鑫進出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隆鑫進出口”)業務員。而天眼查顯示,隆鑫進出口成立於2007年8月24日。
威馬農機這3位高管的任職時間均早於企業成立時間,難道如此低概率的連續3個人出錯,真的在威馬農機高管身上“出錯”了?
有意思的是,公司獨立董事潘衞平的任職信息同樣存在疑點。
招股書顯示,潘衞平於2001年5月-2016年7月擔任隆鑫通用(603766)動力有限公司總裁助理,但天眼查無法查詢到對應名稱的公司。
在天眼查上,與隆鑫通用動力有限公司名稱最為接近的當屬上市公司“隆鑫通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不過,天眼查顯示後者的曾用名是“隆鑫工業有限公司”。另外,在隆鑫通用動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招股書中的“發行人設立及報告期內股本和股東變化情況”,亦無“隆鑫通用動力有限公司”的説法。
通過網上搜索可見,威馬農機所在當地媒體《重慶晨報》,曾在2013年發表的一篇名為《潘衞平:隆鑫的職業經理人是這樣煉成的》的文章,內容顯示,“潘衞平,現任隆鑫動力部件有限公司總經理”。
不過,在天眼查上亦未搜尋到“隆鑫動力部件有限公司”的相關信息。
如此一來,倘若兩個潘衞平是同一人,從目前信息來看,潘衞平確屬於隆鑫系企業,但所擔任的公司職位或有出入,至少在2013年這一年,威馬農機所述與媒體報道存在誤差。
威馬農機為何在招股書要求披露的內容中可能是“最簡單的”高管介紹一項上,錯漏頻出,它到底“錯”在哪了呢?
關於本篇文章的更多報道,我們已在【和訊財經APP】上刊登,應用商店搜索“和訊財經”,下載並參與猜指數活動贏取京東卡和萬元現金大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