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能源轉型陣痛難消
近日,部分德國企業宣佈,因能源價格過快上漲導致生產成本大幅增加,為了控制成本,將在未來一段時間採取壓縮產能等一系列措施。特別是化工等對天然氣等能源產品需求較大的行業,受到的影響尤為明顯。
除了企業之外,德國普通居民也受到當前天然氣價格過快上漲的影響。作為德國最大天然氣供應商之一的意昂集團(EON)近日宣佈,將暫停個人新用户的註冊,原因是公司必須根據當前天然氣價格快速上漲的形勢重新制定個人天然氣用户的合同價格。
今年以來,德國能源價格持續上漲。根據德國經濟與出口管理局的數據,今年1月至7月間,德國天然氣進口價格上漲了42%。德國價格比較網站Verivox公佈的數據顯示,僅9月至10月間,已有32家天然氣供應商宣佈漲價,平均漲幅為12.6%。10月份的取暖油價格比去年同月的平均水平高出87%,對於一户普通家庭而言,這意味着每年要多支付700多歐元。
專家普遍認為,當前能源價格迅速上漲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首先,隨着全球疫情漸趨平穩,世界經濟復甦開始啓動,全球範圍內生產活動逐步恢復,直接導致全球能源需求較去年出現明顯回升,進而引發市場供需關係出現失衡。其次,近兩年全球多個地區出現極端天氣,部分地區對電力等能源需求較往年明顯增加,給本已緊張的能源供給進一步帶來壓力。此外,歐盟實行碳排放指標制度以來,天然氣售價中增加了碳排放相關費用。最後,近兩年受疫情對經濟衝擊影響,能源領域投資不足,導致相關基礎設施和產能沒有得到持續擴張,也是目前能源供應緊張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根據德國部分燃氣供應商公佈的數據,當前德國天然氣庫存量尚不足三分之二,明顯少於往年同期,而去年同期的儲氣量則高達94%。
能源價格上漲給德國經濟帶來的最直接影響莫過於推高物價。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的相關數據,9月份德國CPI同比增長4.1%,創下28年來的新高,能源價格同比上漲14.3%,成為推高物價的最重要因素。其中取暖油的價格上漲尤為顯著,達到76.5%,汽油等燃料價格也上漲了28.4%。根據德國聯邦銀行(德國央行)的預測,受能源和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的推動,今年德國CPI增速極有可能突破5%。
部分德國企業決策層分析指出,當前天然氣價格飆升並不是短時現象,而極有可能成為今後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常態。部分市場分析認為,當前的能源價格飆升將會引發多米諾效應,給德國、歐洲乃至世界經濟帶來新一波衝擊。
德國大部分企業和經濟專家擔心,如果今年德國和歐洲經歷寒冬,很多企業可能面臨因能源短缺造成的停產。這對本已飽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供應鏈不穩打擊的製造業企業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部分德國企業已經將當前天然氣價格上漲視為關乎企業生存的危機。
本輪天然氣價格上漲給德國能源安全和經濟復甦帶來的嚴重衝擊,不由得讓人聯想起德國能源轉型進程。近日,德國政府正式宣佈將按計劃於明年關閉僅存的三座核電站,實現全面“棄核”。去年7月,德國聯邦議會正式通過法案,規定2038年德國將全面停用煤電,並關閉所有燃煤電廠。作為歐洲能源轉型的先驅者,德國政府早就開始佈局棄用化石能源與核能的相關政策,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今年前三個季度,德國總髮電量為4260億千瓦時,較去年同期增加4%,其中風能、太陽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為1780億千瓦時,佔總發電量的41.8%。根據測算,為了實現歐盟制定的減排目標,德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至少要佔到總髮電量的70%。分析普遍認為,實現這一目標對德國能源行業而言任務相當艱鉅。
為了解決能源轉型過程中可再生能源比例較低、其他替代能源類型缺乏的問題,德國政府於去年通過了《國家氫能戰略》,對德國未來氫能的生產、運輸、使用和再利用以及相應的技術創新和投資建立了一個統一、連貫的政策框架。德國聯邦政府希望通過該戰略,為德國在能源轉型過程中提供能源安全保障,並提升德國在清潔能源技術方面的國際競爭力。
分析認為,當前的能源價格上漲和能源緊缺問題屬於德國在能源轉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陣痛。特別是在當前外部經濟政治環境異常複雜的情況下,全球能源供給受到疫情、經濟復甦、地緣政治等多重因素的影響。確保穩定的能源供應與合理的能源價格更加困難。因此,德國今年冬季可能將繼續面對高企的能源價格,度過一個相當昂貴的嚴冬。(經濟日報記者 謝 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