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奇帆發表主旨演講 樊中華 攝
中新網上海9月7日電(樊中華)“在中共十八大之後,我國的經濟格局已經由‘外循環’逐步轉變為了‘內、外雙循環’,外向度已經由2006年的64%降到了32%,而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及嚴峻的國際形勢下,推出‘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一個順理成章的事情。”
9月6日,在由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與上海國家會計學院聯合舉辦的“中國經濟發展與信用建設論壇”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表示,“雙循環”發展格局是中國進行更高水平改革開放的必然路徑,“以內需作為磁鐵,吸引世界各國發生深層次互動。”
黃奇帆指出,一個強大的國家,並不是僅以強大的出口搶佔世界市場,而是同樣通過強大的進口以掌握國際商品定價權,以及貨幣支付的決定權。綜觀當前世界發達經濟體,其外向度比例均僅在20%左右,恰恰證明了一國內需之於其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在黃奇帆看來,着力發展“內循環”,會對未來10-20年的中國國民經濟發展帶來諸多益處。
一是可破除加工貿易“兩頭在外”的模式,中國的經濟效益質量將得以提高;二是國民經濟更加安全,更多地避免因為國際經濟危機或其他災難引起的產業鏈動盪;三是能夠倒逼企業進行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促進科技進步;四是會促進國內要素市場充分發育,使之成為支撐整個社會商品市場發育的強大基礎。
而更重要的是,內循環可以將國內的市場潛力充分發掘,使中國進出口由以出口導向為主的狀態,逐漸轉變為進出口雙向平衡,大大提升中國的進口能力,提升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
發展“雙循環”格局,突破點何在?大公國際副總裁張秦牛表示,新格局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內循環”主導下供需兩端結構的調整。
“從供給端來看,我國仍存在着‘兩頭在外’的短板,從需求端來看,國際需求在不斷萎縮,因此,預計未來,農業、原材料、高端製造、新基建和戰略新興產業等方面的政策規劃,以及特別注重對農村和中西部地區市場的開發、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等極為重要。”
黃奇帆提出,發展“雙循環”格局,創新是重要載體,而新基建是關鍵契機。
他指出,當前,中國創新發展有三個薄弱環節,一是中國在“核高基”等核心高科技基礎領域的研發費用投入遠遠不夠,僅佔研發費用的5%,且在不同企業、機構耗散;二是研發成果轉化率太低,缺少促進科技轉化的專業機構和經紀人;三是創新轉化要變成產業“獨角獸”,仍需要資本市場的大門更大地敞開。
而對於發展代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新基建,則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在傳統產業裏挖掘潛力,強化資源配置能力。
“在傳統‘外循環’為主的背景下,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和挖掘傳統產業空間的重要性都因‘全球可交換’而被降低了,但在‘雙循環’格局下,必須重新重視這些問題,使之成為‘內循環’新的增長動力。”黃奇帆提醒。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教授郭永清同樣認為,核心技術的發展將成為中國企業儘快走出當前困局的良徑。“擁有核心技術的產品出口國外,對方通常會以例如共擔關税等機制來解決關税高企的問題,而在核心技術產品進口方面,中國企業雖然會經歷一段艱難日子,但也會倒逼企業加強自主創新研發。”
大公國際技術委員會主任盧思南指出,疫情的暴發為中國經濟結構的改革按下了“快進鍵”。一是疫情促使金融科技與傳統產業的融合加速;二是在宏觀向中觀傳導的過程中,新政策頻繁出台,會對新基建和新零售行業產生較好影響;三是行業信用分層越來越明顯,違約常態化作為債券市場成熟的重要標識,將推動投資更加有效地注入有核心價值的企業。
張秦牛指出,強調“國內大循環”,並不意味着要閉關鎖國地搞全能型經濟,而是要以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應通過持續加強經貿合作,暢通國內國際市場,維護營商環境有序自由發展,促進貿易發展;通過持續推動金融市場對外開放,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促進金融發展;通過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推動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國際經濟治理體系。”張秦牛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