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綱:先行先試 經濟特區要繼續“特”下去

本文轉自【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深圳8月25日訊(記者臧夢雅 鄧浩 王蒙)“深圳肩負着‘三區疊加’的重任,它既是經濟特區,又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還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點城市,更需要走在前面,勇於面對各類問題、各式挑戰,尋找新方法、新突破,實現我國改革開放的各種目標。”8月24日,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在“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啓動儀式後,通過視頻作了題為《深圳經濟特區之“特”如何深刻影響中國》的主旨演講,他在演講中作出上述表示。

8月24日,“經濟特區40年@治理現代化”網絡主題宣傳活動在廣東深圳啓動。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網絡理論傳播局)主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地區經濟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協辦,廣東省委網信辦、福建省委網信辦、海南省委網信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網信辦和中國經濟網承辦。

樊綱:先行先試 經濟特區要繼續“特”下去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通過視頻作主旨演講。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鄧浩/攝

深圳特區的先行先試

為什麼要設立經濟特區?樊綱回顧,是因為當年我們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遇到了一些阻礙,需要一個地區率先突破,深圳和其他經濟特區就起到了先行先試的作用。

1980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正式成立。特區成立後,建設者們以“拓荒牛”的精神開拓創新,“殺出一條血路”“大膽試、大膽闖”,通過發揮特區經濟改革“試驗田”和對外開放“窗口”作用,推動了許多重大改革實踐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樊綱認為,深圳的經濟發展有很多特色,比如改革開放、發展民營經濟、重視科技創新、重視城市化發展等,這些都具有借鑑意義,為其他地區及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思路。不過,深圳模式的借鑑意義,並不完全等同於深圳特區功能的發揮,特區的功能還在於它對全國而言起到了一種先行先試的作用。

為什麼會選擇深圳?“因為深圳當時是一張白紙,比較好畫新的藍圖。”樊綱回憶,當年深圳開始做股票市場的時候,遇到了很多問題,但是區域性的問題可以侷限在這個區域當中,對全國不會有很大的負面影響。如果在一個區域內能把問題解決好,再向全國推廣,就會使得我們的改革相對順利。所以深圳特區在改革當中所起的作用,是給其他地方提供借鑑,包括經驗和教訓。

深圳特區能否“特”下去?

當前,深圳的做法,很多地方都在效仿,這是否意味着特區不“特”了?樊綱指出,我國現在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們的體制及公共服務體系還存在很多不健全的地方,收入差距還比較大,城市化水平有待提高,這些都需要進一步的改革。在改革過程中,會遇到新的問題、新的阻力、新的障礙,仍然需要有些地方能夠先行先試,為其他地方提供經驗和教訓。希望特區的體制繼續保留下去,讓深圳這樣比較成功的特區能夠繼續發揮先行先試的作用。

“在這個意義上,深圳特區到今天,歷史職責不是停止了,而是應該被賦予更高的要求,在更多方面進行先行先試。”樊綱表示,以前特區的“特”可能集中在經濟領域,今後在社會領域,包括公共服務、城市發展、大灣區城市羣關係、城市之間軟硬件銜接等方面,都有很多具體的問題需要去嘗試、去發展、去糾錯。

當前,深圳肩負着“三區疊加”的重任,它既是經濟特區,又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還是粵港澳大灣區的重點城市,更需要走在前面,勇於面對各類問題、各式挑戰,尋找新方法、新突破,實現我國改革開放的各種目標。“要讓深圳在未來的改革、開放、發展等方面更有作為,這才是對深圳特區成立四十週年的最好慶祝。”樊綱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88 字。

轉載請註明: 樊綱:先行先試 經濟特區要繼續“特”下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