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迪藥業闖科創板:即將二次上會,主營行業改為“其他製造業
5月21日,上交所網站再度披露艾迪藥業招股説明書(上會稿),此前,該公司的首發上市申請被暫緩審議,如今則將於6月1日再度上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4月19日披露的招股書(上會稿)中,艾迪藥業將公司所屬行業定位於“醫藥製造業”,且大篇幅介紹了尚未產生營收的創新藥業務,對公司目前貢獻營收的三項業務卻着墨不多。
新版招股書中,艾迪藥業大幅簡化創新藥信息,並將其主營業務人源蛋白產品所屬行業定位於“其他製造業”。
定位:弱化創新藥企業屬性
目前,艾迪藥業營收主要由人源蛋白、藥品和HIV診斷設備及試劑組成,但是4月19日披露的招股書中,艾迪藥業卻表示“公司是一家以創新性化學藥物以及人源蛋白系列產品的研究、開發為核心,品種覆蓋抗病毒、抗炎、抗腫瘤等多個領域,集醫藥研發、生產、營銷於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
從該段描述中,投資者很容易認定艾迪藥業是一家創新藥企業。自帶量採購之後,仿製藥式微,創新藥企業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追捧。以恆瑞醫藥和中國生物醫藥為例,兩者原本均為國內仿製藥巨頭,然而近年來恆瑞醫藥創新藥發展更為迅速。2019年,兩家上市公司營收相差無幾,但恆瑞醫藥市值超4000億元,而中國生物醫藥市值約1500億港元。
大篇幅描述創新藥業務,艾迪藥業顯然是希望能獲得更高的估值。不過,科創板上市委甚至對該公司“醫藥製造業”的定位都產生質疑。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19次審議會議結果公告顯示,要求艾迪藥業根據重要性原則,説明申請文件將主營業務界定為“醫藥製造業”的依據。
對於上文中公司主營業務的描述,科創板上市委要求其説明書招股書披露是否準確,是否存在誤導。
在5月21日披露的新一版招股書中,艾迪藥業不再強調其創新藥企屬性,將公司主營業務描述改為“公司系一家以人源蛋白產品生產、銷售為主的生物製品企業,同時開展部分仿製藥業務及經銷雅培公司HIV診斷試劑和設備業務,並正在佈局開展抗艾滋病、抗炎以及抗腫瘤領域創新藥物研發。”即弱化創新藥企屬性,強調人源蛋白產品的重要性。
同時,公司所屬行業中,也沒有“醫藥製造業”相關描述。艾迪藥業表示根據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公司主營的人源蛋白產品不屬於藥品製劑或者原料藥,並無完全對應目錄分類,公司分別歸於“C41其他製造業”及“C4190其他未列明製造業”。
不過,艾迪藥業也表示根據發改委相關目錄,人源蛋白產品屬於生物醫藥關鍵裝備與原輔料,創新藥物研發業務屬於“化學藥品與原料藥製造”;根據上交所《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發行人屬於第六條規定“生物製品”企業。
對於公司主營業務所在行業是否仍屬於“醫藥製造業”,《每日經濟新聞》記者5月26日致電艾迪藥業,不過截至發稿尚未收到回覆。
此前,每日經濟新聞曾發佈《艾迪藥業“左右逢源”:與原料藥企比財務 與創新藥企比未來》,在新一版招股書中,艾迪藥業基於謹慎性原則,刪除了純粹創新藥物研發企業作為可比公司。
另外,艾迪藥業也大幅簡化公司創新藥物研發品種相關信息,僅列示公司核心品種在研管線圖及其簡要介紹。其表示:“通過上述安排,能夠更加突出公司現有形成收入的業務產品情況。”
技術含金量存疑
根據5月21日披露的招股書(上會稿),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艾迪藥業人源蛋白營收分別為1.12億元、2.18億元和2.60億元,佔公司同期總營收比例分別為82.27%、78.65%和75.19%。
該部分營收主要來源於大客户天普生化。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艾迪藥業對天普生化銷售金額分別為6900.96萬元、1.91億元和2.18億元,佔公司同期總營收比例分別為50.64%、69.11%和63.09%。而天普生化正是艾迪藥業實控人傅和亮原控制企業。
2017年、2018年和2019年,艾迪藥業人源蛋白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1.45%、45.16%和44.09%;而常山藥業、東誠藥業等五家可比公司同期生物原料藥業務毛利率平均數分別為35.63%、37.55%和37.78%。自2018年以來,艾迪藥業人源蛋白業務毛利率已顯著高於可比同行。
對此,艾迪藥業表示公司構建了以在線吸附技術為核心的人源蛋白生產體系,攻克了環境污染、規模化收集純化的技術難題,突破了人源蛋白原料收集瓶頸。
而科創板上市委曾表示,天普生化也有進入上游粗品的技術能力和控股子公司,發行人供給天普生化兩大粗品售價上升和毛利率較高,雙方未來合作關係能否持續?
在發行人競爭優勢中,艾迪藥業也表示公司獨創蛋白在線吸附工藝,構築資源技術雙重壁壘。然而科創板上市委卻認為公司獨創人源蛋白在線吸附技術(“樹脂吸附工藝”)是比較傳統的被普遍應用於各行業的工藝,要求公司説明這一技術的工藝原理和核心壁壘,樹脂或者專用設備是否有獨到之處。
在《科創板上市委會議意見落實函之回覆報告》中,艾迪藥業表示,“在線吸附技術”並非公司專有技術,並在技術風險中強調“競爭對手自行研發突破發行人樹脂吸附技術壁壘的風險。”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