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纜網訊】“目前,各城市在公交領域的電動化推廣已卓有成效,在具備經濟基礎及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優勢的城市已基本完成推廣,而出租車、物流車、環衞車雖有所發展,比重卻仍舊較低,尚處於推廣應用的初期階段。”交通與發展政策研究所中國區副主管李珊珊指出,相比於傳統燃油車,現階段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面臨着發展目標不明確、充電設施不足、產品競爭力低、電動化資金壓力大等多種挑戰。
交通運輸部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城市公共汽車數量達67萬輛,其中新能源公交車突破34萬輛,佔比達51%,位居全球第一。
和新能源公交車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他領域新能源車輛推廣進程非常緩慢。李珊珊介紹,截至2019年底,我國出租車規模為140萬輛,但新能源出租車總量僅有7.72萬輛,僅佔全國出租汽車總量的5.5%。她所在團隊調研的中、東、西部5個案例城市中,環衞車電動化率均未達到5%,而在新能源物流車方面,全國市場滲透率僅有2%左右。
交通與發展政策研究所近日發佈的《中國城市公共領域燃油汽車退出時間表與路徑研究》提出了分車型、分城市層級的公共領域燃油車退出時間表。該時間表預計,在全國75個重點城市中,公交車和出租車將最晚於2028年退出,而物流車和環衞車將最晚於2032年才退出。
能源與交通創新中心清潔交通項目高級經理王雯雯分析指出,相比於傳統燃油車,現階段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面臨着發展目標不明確、充電設施不足、產品競爭力低、電動化資金壓力大等多種挑戰。
王雯雯特別指出,新能源環衞車在公共領域中發展最為緩慢。究其原因,首先是新能源環衞車成本較高,其次是目前車輛技術仍不能滿足日常特種作業的需求,因此很多城市都對採購和使用新能源環衞車持審慎態度,目前只有部分試點工作開展,採購新能源環衞車數量也非常少。
不過,王雯雯指出,“十四五”期間,部分地區將迎來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置換高峯期。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公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提出要加快新能源汽車在分時租賃、城市公交、出租汽車、場地用車等領域的應用。
王雯雯建議,在公交車領域,可基於當地公交出行需求和市場車型,與車企進行對口接洽,雙向選擇,儘量降低新能源公交採購成本;政府部門可繼續對新能源公交採購進行專項補貼,以在短期內緩解公交集團的資金壓力;此外,還應在公交場站內及附近規劃建設集中式公共充電站,同時發展公交換電服務。
在出租車領域, 王雯雯建議出租車運營公司與車企直接對接,採用分批付款等方式緩解購置資金壓力,同時引導純電、換電、增程式等車型多樣化配置。對於環衞車、輕型物流車等公共領域,建議繼續對新能源車輛採購進行專項補貼,以緩解購置資金壓力。
針對新能源環衞車高成本、以政府採購為主的特徵,李珊珊表示,不同地區“十四五”期間應編制並出台適合本地發展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政策文件,包括制定明確的新能源環衞車替換目標、有針對性的新能源環衞車購置及使用補貼,加快新能源環衞車專用充電樁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