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17日訊 (記者王婉瑩) 對於中企境外發債的規模問題,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例行發佈會上表示,上半年,共有164家中資企業境外發行中長期債券264筆,共計1033.1億美元,雖然境外發債總規模受國際資本市場動盪影響同比有所減少,但呈現出“韌性強、成本低、類型多、結構優”的特點,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更加突出,實現了提質增效。
據孟瑋介紹,今年以來,為妥善應對疫情對企業境外中長期債券發行的影響,國家發展改革委第一時間出台《關於企業申請延長外債備案登記證明有效期事宜的指引》,為受疫情影響的企業爭取更為有利的發行窗口提供便利。適時舉辦視頻培訓會,通過官網、微信小程序發佈《企業發行外債備案登記辦事指南》,指導企業提升申報材料質量,不斷提高辦理透明度和便利性。廣泛聽取並及時回應企業和相關市場參與主體意見,會同有關部門細化分類管理、加強協調聯動,鼓勵和引導企業通過境外發債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同時提升外債風險防範能力。
數據顯示,上半年,共有164家中資企業境外發行中長期債券264筆,共計1033.1億美元,雖然境外發債總規模受國際資本市場動盪影響同比有所減少,但呈現出“韌性強、成本低、類型多、結構優”的特點,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更加突出,實現了提質增效。
尤其在3月份疫情嚴重時期,彭博巴克萊中資美元債指數最低點較年初下降4.14個百分點,與其他美元債市場相比,跌幅較小。“二季度以來,中資美元債市場表現出較快且持續的復甦態勢,截至6月底,中資美元債指數達到201.85點,同比上漲6.21%,創歷史新高。”
同時,今年境外發債還呈現出成本低、類型多等特點。
據市場機構統計,今年上半年中資境外中長期債券加權平均成本為4.94%,同比下降1.3個百分點。5年期以上債券發行量和佔比均大幅上升,期限結構得到優化。
在類型上,中資企業新發外債包含高級固息債券、可轉債、永續債、二級資本債、優先股等多種類型,且整體債券資質進一步提升,投資級債券佔比達58%,同比上升11%。
在結構上,中資發行主體涉及41個行業,覆蓋面廣,分佈較為均衡。上半年,信息技術企業發行量同比上升10.9%,工業企業發行量同比上升24%,能源企業發行量同比上升超過200%,金融機構發行量同比略降,但發行規模更加穩健、總體成本控制更加審慎。募集資金主要用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房地產和城投類企業發行量同比均下降,調控效果持續顯現,在滿足企業合理資金需求的同時,合理把握了外債規模。
進入6、7月份,外債發行規模回升,共有84家中資企業境外發行中長期債券125筆,金額合計459.2億美元,包括工業、金融、房地產、城投、互聯網、信息技術等行業。其中,工業企業發行123.3億美元,同比上升了30%;房地產企業發行124億美元,同比下降了24%;金融企業發行142.8億美元,同比上升25%,金融企業發債主要用於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其根本原因還是由於中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復工復產逐月好轉,經濟秩序有序恢復,國外資本對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的信心在不斷增強。”孟瑋説,具體來説,一是主要發達國家持續量化寬鬆,美元流動性快速釋放,海外資金加速回流新興市場。二是投資者避險情緒進一步修復,中資境外債券市場整體買入興趣較為濃厚,二級市場交易活躍,帶動一級市場發行規模上升。三是此前受疫情影響,很多中資發行人推遲發行計劃,把握近期較好的市場窗口,集中完成發行。
孟瑋透露,下一步,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按照“控制總量、優化結構、服務實體、防範風險”的原則,充分發揮中長期外債在“擴流入、促投資、穩增長”方面的作用,積極引導外債資金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中長期外債管理的科學性、針對性、有效性,促進中資企業境外債券市場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