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焦斌龍委員:我們不能過快“去工業化”

由 顓孫佳悦 發佈於 財經

近年來,我國產業結構呈現出較明顯的“去工業化”跡象,相比發達國家,“去工業化”的進展過早、過快。主要表現在:一是,發達國家開始“去工業化”時,其人均收入已經達到1萬美元左右(按1990年價格計算),而2012年我國已進入“去工業化”時人均GDP摺合僅為6100美元;二是,我國第二產業在GDP佔比平均每年下降近1個百分點,對比美國近四十年的去工業化進程(平均每年下降不超過0.5%,),我國第二產業在GDP佔比下降過快。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山西省委會副主委焦斌龍説:“過早過快‘去工業化’給我國經濟帶來了效率損失。我國第三產業和第二產業的勞動生產率之比在0.8左右,這意味着近年來過快的‘去工業化’是以低生產率部門代替高生產率部門為代價,不利於提高社會勞動生產率,必然會拖累經濟增長和國民收入水平的提升。”

為此,今年兩會,民進中央在《關於以產業結構穩步升級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提案》中建議,要發揮我國產業結構完整的優勢,加快製造業優化升級。焦斌龍説:“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製造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配套能力極強。應繼續發揮國內產業體系完整優勢,推動新技術新產品的快速轉化,促進中國製造加速創新,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焦斌龍委員建議,要建立良好創新生態系統,提升製造業技術創新能力。應持續加大基礎研究研發支出,突破關鍵技術瓶頸,進一步加大政府教育支出,着力加強科技、工程等專業領域人才的培養,完善製造業科技創新生態系統,構建可持續發展動力。要提升服務業勞動生產率。推進生產性服務業佔比,推進我國生產性服務業結構優化,推進我國服務業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焦斌龍説,過去30年中國參與全球價值鏈的程度越來越深。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嚴重擾亂了全球供應鏈,對中國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因此,維護全球供應鏈的穩定,我們不能夠過快的“去工業化”,相反要推動工業化進一步深化,一方面要使我國的工業體系更加完善,補上相應的短板。另一方面要推動產業向產業鏈和價值鏈的中高端發展,大力發展先進製造業,搶佔產業制高點,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避免引起大的經濟波動。(經濟日報記者姜天驕)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