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寺庫的人仍不見減少,其商業故事資本市場也從未相信——對信佛的李日學而言,他希望以奢侈品為利器,鑄寺庫百年平台大業的鴻鵠之志,如此下去恐怕沒法再講。
“618”期間,請著名主持人華少在快手帶貨,1秒鐘售空上千個古馳虎頭腰包,5小時帶貨1.05億元的奢侈品電商平台寺庫,仍然沒有交上一份好看的財報。
9月3日,寺庫發佈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數據顯示,寺庫當季營收13.063億元,去年同期17.121億元,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下淨利潤為740萬元,去年同期為4300萬元。
以此計算,GMV同比下降23.7%,淨利潤則同比大降85.3%。不過,相比一季度的虧損4250萬元,好歹扭虧為盈。
對於今年46歲的寺庫創始人李日學來説,更難受的是華爾街對自己故事從不買賬——作為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自2017年9月22日登陸納斯達克破發以來,其股價就從發行價的每股13美元,一路下跌,目前僅為美股2.52美元,市值只有區區1.26億美元,瀕臨退市風險。
寺庫1年股價走勢圖
1.26億美元市值,對互聯網上市企業來説實在慘淡——就連瑞幸,退市時也有3.21億美元。
為改變奢侈品垂直電商平台標籤印象,寺庫多年來頻頻佈局多元化,但始終難見成效。今年6月,除了華少等明星的直播帶貨,寺庫還引入了趣店的 1 億美元投資,成了自己最大股東,試圖一改奢侈品電商格局。不過,從這幾個月表現來看,顯然交易並未形成1+1>2的效果。
難破增長困境中,寺庫仍然陷入諸多爭議,不斷有用户投訴其涉嫌質量問題,始終難以獲得更多消費者的信任。“這是它發展中的最大難題之一。”一位電商觀察人士説。
01寺庫不行,不代表奢侈品市場不行
寺庫創始人李日學
“我們要重新定義‘奢侈品’,不只是實物,而是高端的生活方式。”
在很多場合,作為寺庫創始人兼CEO,李日學很反感別人稱寺庫為電商。在他看來,寺庫真正定位應該是高端生活服務平台。
不過,資本市場對這一概念從未買賬,從財務指標來看,寺庫目前最大收入仍來源於奢侈品,其Q2奢侈品銷售收入為12.63億元,佔寺庫總營收比例超96%,同比縮水24%。
這意味着即使再不情願,當下的李日學,仍必須接受投資者從GMV、SKU、MAU等電商衡量指標的審視——在GMV下滑的同時,其第二季度活躍用户為46.77萬,活躍用户增速持續放緩,獲客能力同樣在逐漸減弱。
對此,無論是李日學,還是寺庫首席財務官陳紹軍,在9月3日晚的財報電話會議中,都把不理想業績,歸咎為疫情帶來的衝擊。
“COVID-19的全球經濟影響對高端可自由支配支出的需求產生了負面影響,導致我們的收入同比下降。”陳紹軍説。
“這個説法,其實是為業績找藉口,奢侈品消費市場不背這個鍋。”一位美股投資人士評價,目前奢侈品消費市場主要是在歐美大範圍停滯,但寺庫消費羣體主要是國內消費者,隨着疫情得到控制,中國奢侈品消費在第二季度迎來報復式反彈,甚至創下了排長龍、漲價的奇蹟。
多家媒體的報道證實了這個説法。今年8月以來,受疫情緩解、漲價、七夕影響,全國多地奢侈品門店都出現了大排長龍的景象。上海一家LV8月份銷售額預計1.5億元左右,創下了LV在國內單店月銷售額最高紀錄。
網傳奢侈品店排隊
最近,波士頓諮詢集團發佈的《時尚與奢侈品行業:疫情後中國市場展望》預計,全球時尚產業2020年的跌幅在29%-37%之間,而中國不僅有可能追平年初的損失,更有可能最高逆勢增長10%。“中國奢侈品行業的復甦在加速。”
與此同時,香奈兒、路易威登、迪奧等部分奢侈品牌陸續對部分商品進行提價,LV甚至已經進行了兩次全線提價,部分熱門款價格漲幅超10%。另外還有多方消息稱,奢侈品即將在9月迎來漲價潮。
一家奢侈品的品牌人士就此表示:“奢侈品核心消費者的消費能力沒有改變,加上出國遊的停止,以及漲價策略刺激消費者,很多奢侈品的消費轉向了國內。”
在過去,奢侈品品牌商們曾對電商與互聯網充滿了擔憂,這曾被看作寺庫發展的難題之一,不過在全球疫情反覆之際,為迎合中國消費者,一眾國際品牌紛紛在今年上半年轉戰線上,甚至玩起了直播模式——Prada、阿瑪尼、MiuMiu、LV、菲拉格慕等就陸續登陸電商平台,試圖用線上化渠道去觸達中國消費者。
甚至,微信、抖音等社交平台也成為大牌轉線上的重要渠道,通過開通官方公眾號、小程序商城等方式來滿足線上消費者需求。
從中國消費者對奢侈品電商接受程度來看,認可度也越來越高。一個案例是,此前奢侈品牌Bottega Veneta登陸李佳琦直播間,上架產品為TheMini Pouch 20雲朵包,售價高達1.23萬元,230個手袋在產品鏈接上架時迅速售罄,總銷售額超過280萬。
寺庫也在今年對直播格外重視。除了華少在快手帶貨,僅僅在5月,就組織了Prada、Versace、菲拉格慕、Tods、Roger Vivier、阿瑪尼等10多個國際一線大牌,每天開設了200多場直播。
種種現象説明,不是奢侈品市場不行,也不是中國消費者難以接受奢侈品電商,而是因為寺庫自身,讓更多中國消費者難以接受。
02面目全非,垂直奢侈品電商難尋競爭力
寺庫線下店
2008年,在山東做傳統家電代理出身的李日學,注意到中國中產階級快速崛起,創立了寺庫。在成立之初,李日學意氣風發地宣佈,“寺庫”始自草莽,自出生便攜鴻鵠之志,以奢侈品為利器,以卓越的工匠之心,鑄寺庫百年平台大業。
初期,寺庫生意是二手奢侈品典當,但由於用户更青睞新品,寺庫很快開始向一手電商轉型。
那是一個奢侈品電商火爆的投資潮。從2008年至2012年,寺庫、第五大道、魅力惠、珍品網、優眾網、走秀網、尊享網、尚品網等相繼湧現,平均每一家都進行了三輪融資,金額均為千萬美元級別。
2011年7月,寺庫獲得IDG資本1000萬美元首輪投資。彼時,寺庫B2C網站已正式上線,打出“關於奢侈品的一切,一網打盡”的口號,箱包、手錶、豪車甚至私人飛機等品類,由此開始登上寺庫平台。最新拓展的品類,是去年11月的新疆和田玉,以及來自北歐的膳食營養補充劑和護膚美容產品。
但在外界看來,創業寺庫12年,李日學最風光時刻,不是2017年9月登陸納斯達克敲鐘,而是2014年,他與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果殼網創始人姬十三、樂視網創始人賈躍亭等人一同提名為《財富》"中國十大創業先鋒"。
這是因為,對一個上市企業來説,從上市敲鐘破發以來,李日學就始終沒有交出一份讓華爾街認可的業績財報。2016-2019年,寺庫營業收入分別為25.94億元、37.40億元、53.88億元、68.69億元;毛利分別為4.0億元、6.12億元、9.59億元、11.97億元。從數據可以看出,寺庫的GMV增速、毛利,早已經處於下行通道。
業界一直難見起色重要原因,和寺庫身處奢侈品垂直電商賽道直接相關——如今,風靡一時的奢侈品垂直電商已面目全非,尚品網、優眾網、聚尚網、走秀網等上述大多數名字,都已成為歷史。
2013年,佳品網由奢侈品電商B2C平台轉型為梅西百貨在華在線購物平台,其後關停;2017年,走秀網創始人紀文泓因涉嫌走私在境外被捕,此後該網站售後無人處理,形同虛設。2019年7月,成立之初就拿到雷軍天使投資、被譽為“獨角獸”的尚品網,因“融資重組不順、經營受阻”而停業。
“這是一個需要大量資金燒錢的行業,一旦資金鍊斷裂,那麼就只有死路一條。”長期觀察奢侈品市場的電商分析師趙琳就對“極點商業”表示,當前奢侈品電商行業競爭越來越激烈,不乏阿里巴巴、京東等巨頭玩家,它們資金實力雄厚、技術領先,有數百家奢侈品品牌入駐,像寺庫這樣的奢侈品垂直電商在巨頭前幾乎沒有優勢。
“無論是流量考慮,還是品牌、資金、渠道角度,奢侈品品牌想要通過線上來提振自身,首先重點考慮的肯定是頭部電商平台。”一家銷售奢侈品箱包為主的中國市場部相關人士表示。
今年1月底,獲得京東APP一級入口的英國奢侈品電商Farfetch,宣佈獲得騰訊1.25億美元投資,加碼中國本土線上市場——京東曾投資Farfetch,它還在2017年把奢侈品APP項目 Toplife賣給了後者。
阿里入局同樣很早。2015年7月,1億美元投資魅力惠。2018年,與歷峯集團旗下的全球最大奢侈品電商YNAP成立合資公司,後者囊括了近1000個奢侈品品牌、設計師品牌和美妝品牌。目前,天貓奢侈品主要分為兩個頻道:主打低價、折扣的Luxury Soho,以及主打奢侈品大牌當季新款的Luxury Pavilion——Luxury Soho於今年4月上線。
阿里巴巴與YNAP成立合資公司
奢侈品品牌自身也加入了其中,在選擇天貓和京東之外,紛紛開始自建電商,希望把用户數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017年,古馳和路易威登先後在中國官網自建電商。2018年,愛馬仕自營電商上線。2019年,迪奧在中國官網正式推出電商服務。“官方渠道對品牌形象的展示、正品保證始終是最讓消費者信得過的。”上述奢侈品市場部相關人士説。
從這個角度來看,寺庫是幸運的,雖然過去幾年不時身陷高管離職、裁員輿論漩渦,且GMV、淨利潤都持續下滑,但它好歹截止目前都還活着,甚至還有所盈利。
不過,寺庫面臨的難題也從未得到解決。“受頭部綜合電商、品牌自建電商影響,所有垂直電商都有侷限,存留下來的奢侈品垂直電商除非找到新的價值點,才可能活下去。”在趙琳看來,奢侈品本身就是一個“復購率很低”的行業,當業務發展到一定程度後,獲客成本、運營成本卻會越來越高。
03轉型無望,消費者信任難題也未解
2017年,寺庫納斯達克上市
為改變這一窘境,寺庫一方面嘗試從實物電商轉型為包含酒店、旅行、金融、智能、社羣等服務的“精品生活方式平台”。另一方面,多年前就試圖通過“線上+線下”的“新零售”故事,獲取更多線下潛在消費者。
單就商業佈局來看,如今的寺庫已明顯區別於天貓、京東試水奢侈品的純電商模式:佈局了線下店、社羣零售、寺庫金融,以及寺庫藝術、 寺庫智能、寺庫農業等諸多“業務板塊”,可謂四處出擊、頻頻佈局多元化和下沉市場。
其中,社交電商業務“庫店”於2018年6月推出,和寺庫最常見的奢侈品品類不同,庫店主要以客單價更低的食品生鮮、百貨家居等為主。顯然,庫店想以此滲透三、四線市場,為自己找一條新出路。
但對下沉市場的嘗試沒有獲得理想效果。2019年6月,庫店陷入裁員風波後,迄今為止沒有新消息——社交電商,並未能成為庫店的“救命稻草”。
其他領域的嘗試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比如跨境金融消費服務的寺庫金融、通過一系列智能化手段為用户提供服務的寺庫智能等,從寺庫營收構成看,上述動作過去幾年僅在總營收中貢獻了不到5%的比例。而且,旗下的金融產品庫分期還頻頻踩雷,合作的上海萌塔在線教育、北京博學教育機構等教育機構,均出現跑路現象。
庫店試水社交電商失敗
在這種情況下,今年與抖音、快手的直播合作,以及引入趣店的1億美元投資,成了寺庫最新的“救命稻草”。特別是後者不僅能帶來1億美元的真金白銀,還能在奢侈品電商行業抱團取暖共渡難關——趣店仿照拼多多“百億補貼”推出了奢侈品電商平台“萬里目”,但消費者並不買賬,對趣店而言,與寺庫的合作也是想一改奢侈品電商現有格局。
“趣店急需轉型,找到生存突破口,與寺庫結盟,一家做金融,一家做奢侈品電商,在業務上或能形成一定互補,但截至目前還未形成1+1>2的效果。”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高級分析師莫岱青如是指出。
且不論能否改寫奢侈品消費市場,對消費者來説,想要選擇寺庫,還面臨着一個一直存在,且從未得到明顯改善的問題——那就是商品真假帶來的消費者信任問題。
從“極點商業”觀察來看,目前,在黑貓投訴、21CN聚投訴、電訴寶、知乎等平台,有大量關於寺庫假貨、商品質量、售後保障、退款難等問題的投訴。
以黑貓投訴為例,目前投訴量為609條。國內電商專業消費調解平台“電數寶”最新統計數據也顯示,其上半年受理的跨境電商領域用户有效投訴中,寺庫排名前三。
據“電數寶”最新數據,用户投訴“寺庫”的消費金額主要在1000-5000元區間、5000-10000元區間,佔比分別為45.455%、12.121%。2020年上半年期間,寺庫共獲9次消費評級,6次獲“謹慎下單”評級,3次獲“不建議下單”評級。
8月29日,一位用户就在黑貓投訴稱,看直播花3600元買了一個巴寶莉相機包和一個mcm雙肩包。其中巴寶莉相機包,被兩家鑑定機構檢測均為假貨。同日,另一位用户也在黑貓投訴稱,寺庫鑑定奢侈品相當敷衍,短時間內僅憑三張非高清照片就鑑定專櫃產品為假貨,並收取49元鑑定費。“並且在消費者沒有確認完成鑑定的情況下,系統就已直接完成。”
根據《財經》新媒體報道,今年7月,抖音紅人“阿醬星”投訴在寺庫買到“假貨”引起軒然大波。“阿醬星”稱,在寺庫購買了一款由米蘭倉發出的巴寶莉挎包,收到貨後認為做工粗糙,四次鑑定中有兩次顯示為“假貨”,其中鑑定為“假貨”的兩次,來自寺庫在線鑑定平台和第三方某鑑定平台。
對此,李日學曾強調,寺庫對所有銷售商品進行百分百鑑定認證,對品牌方直供的商品也要進行嚴格抽檢,每年寺庫僅鑑定投入就超過5000萬元。
不過,這種簡單回應,顯然難以獲得更多用户的信任。“對於奢侈品,線下品牌專櫃肯定是第一選擇,第二選擇是天貓或者京東授權的旗艦店。至於那些垂直奢侈品電商平台,那麼多投訴,售後也沒保障,我是不敢買。”消費者莉莉的説法,某種程度代表了許多用户的聲音。
客觀而言,寺庫也有自己的難題。一位LV線下專櫃相關人士就明確表示,LV只對門店或專櫃出售的產品負責,不對其他渠道商品真偽問題負責。這意味着,大部分第三方鑑定機構得出的鑑定結論,難以得到品牌方的認可,也就讓產品真偽之爭往往沒有最終答案。
“懂寺庫的人不會質疑,質疑的人就讓他慢慢懂。”幾年前,信佛的李日學,曾用這句話,回應寺庫在當下環境如何生存的問題。
遺憾的是,直到如今,質疑寺庫的人仍不見減少,其商業故事資本市場也從未相信——對李日學而言,他以奢侈品為利器,鑄寺庫百年平台大業的鴻鵠之志,如此下去恐怕沒法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