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海洲:控制“三類公司”融資 讓融資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為實體經濟服務,這是股市融資功能的重要體現。尤其是在當下,由於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低迷,在這種情況下,更需要充分發揮股市的融資功能,以便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為此,4月15日召開的金融委第二十六次會議明確表示,堅決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更好發揮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和投資者的功能。

  而在此之前,證監會也與4月10日核准5家企業IPO,同意2家企業科創板註冊。一週批准7家企業IPO,這在近兩年也是較為少見的。為此,有接近監管人士表示,有關部門在維護市場基本穩定運行基礎上,繼續堅持新股常態化發行,既不因各種因素暫停IPO發行,也不因各種因素降低把關質量,助力企業解決較為迫切的資金短缺問題,推動科技創新與經濟發展深度融合,發揮好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服務維護經濟穩定發展大局的作用。很顯然,IPO步伐的加快也是基於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

  同時,有統計數據顯示,截至4月20日,年內A股IPO募集資金1005.82億元,上市公司新發定增預案預計募資總額達3994.93億元,二者合計募資將達5000億元,此舉被輿論稱為是加碼守護實體經濟,助力實體經濟復甦。

  確實,在實體經濟面臨困難的情況下,資本市場更需要充分發揮其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也即是要充分發揮股市的融資功能,這就包括融資與再融資。所以,輿論稱5000億元融資助力實體經濟復甦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我們應該看到,融資並不能簡單地等同於服務實體經濟,畢竟在A股市場的歷史上,有不少企業進行了融資與再融資,但這些企業不僅沒有發展壯大,有的企業甚至還將自己發展成了退市公司,退出了A股的舞台。因此,融資並不等同於服務實體經濟,只有用好融資才是真正的服務實體經濟。

  所以,這裏就存在一個如何讓融資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的問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至少有這樣幾點是需要加以重視的。

  首先是弄虛作假者不能融資(包括再融資,下同)。這種弄虛作假包括財務造假,也包括募資投向項目上的造假,比如,本來就沒有合適的募投項目,但卻在募投項目上胡編亂造,亂立募投項目,以期達到騙取募資的目的。這樣的企業,其上市與融資的目的本來就不單純。如有的企業上市,本身就不是為了企業的發展,而只是為了股東尤其是控股股東上市後的套現,這些企業上市後,並不是將精力放在企業的發展上,而是放在股東套現上。因此,這種企業就不應該讓其融資,這種企業的融資就是對股市資源的浪費,並不能起到服務實體經濟的效果。

  其次是“不差錢”的公司不能進行融資。雖然從宏觀上來説,企業差錢是普遍現象,但就一些IPO公司以及上市公司來説,卻是“不差錢”的。比如,有的IPO公司,在上市前突擊分錢,或上市後突擊分錢,有的公司則存在大量的貨幣資金。至於上市公司,“不差錢”的現象更是普遍,一些上市公司有着大量的銀行存款,有的上市公司則拿着幾十億、數百億的資金理財,如2018年共有1994家A股上市公司購買了理財產品,理財金額(累計發生額)達3.65萬億元。對於這些“不差錢”公司,顯然是不應該讓其融資的,其融資的結果只能是一種股市資源的浪費。

  此外,就是“敗家子”公司不能進行融資。這裏的“敗家子”公司主要指的是已上市公司,這種“敗家子”公司已經從股市裏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融資,但卻並沒有用好這些募集資金,把募集資金拿去打了水漂。比如,有的公司拿着募資高價收購利益中人的垃圾資產,有的公司募投項目遲遲不能產生效益,更有的公司將自己的募資變成了閒置資金,最後被大股東掏空了。象這種“敗家子”公司融資再多也很難提振公司的發展。

  所以,要讓融資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就應該在融資上有所選擇有所傾斜,即讓那些有着較好發展前途的企業上市融資,讓那些確實有着好的發展項目但又差錢的公司進行融資。相反,那些弄虛作假的公司,“不差錢”公司以及“敗家子”公司,則應限制甚至禁止其融資,避免股市資源浪費,讓有限的股市資源更好地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39 字。

轉載請註明: 皮海洲:控制“三類公司”融資 讓融資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