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記者 韓理)訊,8月21日晚間,證監會發布了又一基金公司的批覆,核准百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根據證監會的批覆函上看,百嘉基金的註冊地為廣州市,註冊資本為1億元。該基金公司四個發起股東全是自然人,這也意味着個人系公募再次擴容。
財聯社記者梳理發現,隨着百嘉基金核准設立,年內獲批的個人系公募已達5家。而距離上一家個人系公募批覆時間還不足一個月,此外目前還有多家個人系公募在等待批覆。
個人系公募又“添丁”
批覆顯示,百嘉基金的股東由四個自然人股東和四個有限合夥企業組成,四個自然人股東分別為關林戈、詹松茂、王羣航、鄭南營;關林戈、詹松茂的持股比例分別為40%和30.85%,王羣航和鄭南營則均持有4.99%的股權。四個有限合夥企業為員工持股平台,其中廣州祥德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廣州祥泰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廣州祥興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三家持有股權比例均為4.99%,廣州祥福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持股比例則為4.22%。
其中,詹松茂任法定代表人兼總經理、羅江華任督察長。批文同時表示,自批覆之日起6個月內完成百嘉基金組建工作,足額繳付出資,選舉董事、監事,聘任高級管理人員。
在百嘉基金的股東名單中,出現了原公募基金行業資深人士的名字。上述自然人股東中,最大股東關林戈,是原長城基金的總經理。公開資料顯示,關林戈歷任南方證券有限責任公司天津分公司副總經理、常務副總經理,長城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總裁助理。2005年9月,長城基金董事會審議通過關林戈任職公司的總經理一職,2011年6月,隨着其任期屆滿後離職。
此外,王羣航與大成基金FOF首席研究員同名。財聯社記者也從大成基金相關人士處獲悉:“王羣航已經離職,並非大成的員工。”
今年以來,個人系公募的審批節奏明顯加快。截至8月21日,已有5家個人系公募被核准成立。對此,天相投顧高級研究員楊佳星認為:“個人系公募的加速批覆,實際上是鼓勵留住公募人才的表現。比如,近年來公募從業者‘奔私’的現象較為常見,與其讓一些優秀的管理人設立私募基金,不如給予其繼續留在公募機會。而且在目前個人系公募中,確實不乏表現非常優秀的基金公司。”
記者梳理發現,在今年核准成立的個人系公募中,不乏原公募基金行業資深人士迴歸,設立公募基金的案例。比如,今年5月獲批的匯泉基金,前兩大股東分別為楊宇、梁永強。其中梁永強曾是“華商三劍客”之一,擔任過華商動態阿爾法混合、華商主題精選混合等多隻基金的基金經理等;楊宇擅長量化投資,是公募基金行業最早一批基金經理。
今年6月獲批的尚正基金的多位股東此前也曾擔任過公募基金高管。公司第一大股東鄭文祥2000年加入南方基金,歷任南方基金國債投資經理、專户理財部副總監;出資12%的李志祥曾出任前海開源基金首任督察長,之後擔任前海開源基金首席運營官、董事會秘書、前海開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
此外,,原海富通基金董事長張文偉也於今年7月向證監會申請設立公募基金。據悉,張文偉是在2019年3月因任期屆滿離任的。
個人系公募道阻且長
儘管今年以來個人系批覆的速度明顯提升,但這對於個人系公募管理人來説,只是跨過了第一道檻。如何能讓這家基金公司在眾多公司中脱穎而出,才是更為艱難的考驗。
楊佳星指出:“個人系公募無論是在股東背景上、團隊配置上均存在一定的劣勢。因此在渠道方面,相較於有強大的股東背景支持的基金公司而言,也會存在一定的劣勢。目前基金髮行的上下游渠道資源相對有限,如果投研能力並非相當出眾,個人系公募的股東號召力也並不十分強大,比較難得獲得渠道的認可。”
“很多銀行在做白名單的時候,會考慮到基金公司的規模、產品線。比如有些銀行會對睿遠這樣的個人系公募進行特批,因為其管理能力、號召力能夠受到投資者的認可。”一位銀行渠道人士對記者表示,“然而多數個人系公募並不能享受到上述待遇,如果不能爭取到銀行、券商的渠道,會對首募基金的規模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對於個人系公募則更需要通過基金公司優秀的管理能力來獲得打開渠道的機會。”
記者梳理發現,在個人系公募中,確實不乏一些規模至今仍然相對迷你的情況。Choice數據顯示,成立於2017年的恆越基金和合煦智遠基金則在發展2年多之後,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這兩家基金公司非貨幣基金規模規模均不足3億元。
不過楊佳星還表示,個人系公募沒有大股東的限制,在產品表現、公司管理上可能會更為靈活。記者發現,不少個人系公募在設立之初就配備了員工持股平台。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不少原公募行業的資深人士對設立個人系公募仍充滿熱情。
根據證監會披露的最新一期的《證券、基金經營機構行政許可申請受理及審核情況公示》,目前仍有30家基金公司在等待批覆,包括富華玖創等個人系公募仍在等待監管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