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數字經濟將成為激發產業活力的新重點。
根據5日發佈的數據,2020年滬蘇浙皖一市三省共計劃實施一體化重大項目1390項,總投資達7.81萬億元。其中,新開工項目435項,總投資2.20萬億元。
記者注意到,在新開工項目中,10億元以上的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等科技創新和產業協同項目共253項、總投資9786億元;該部分佔2.20萬億元總投資的44%。
“長三角地區不但體量大,跑得快,發展速度居全球區域發展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但長三角地區仍要注重高質量發展,我們的彈跳力、大腦和肌肉強度都還有待提升。”
如何提升?3月4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議也明確指出,“要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有別於以往的‘鐵公基’,數字基建現在非常重要。” CCG一帶一路研究所執行所長、數字經濟智庫執行院長黃日涵近日表示,“掌握了數字基建投入,中國將獲得彎道超車的機遇;而長三角數字經濟不僅可以助力長三角地區的實體經濟,也夠讓該區域的產業發展贏得長久的動力。”
記者還了解到,一批涉及數字基礎建設、涵蓋創新發展、互聯互通等概念的項目即將在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範區率先開工新建。
比如,投資100億元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研發總部,將優先開展華為終端芯片、無線網絡和物聯網研發等業務;總投資50億元的永鼎智慧科技產業園,將聚焦5G通信傳感芯片、5G模組研發和系統集成。
數字經濟智庫研究員、中鋼經濟研究院副院長鬍麒牧告訴記者,“長三角人均GDP規模居國內首位,要實現產業升級,必然要進行新基建的佈局,這也是引導市場預期的做法。”
為何要從5G、大數據切入?胡麒牧表示,“5G的建設包括了大規模基站、集成電路板等的鋪設,範圍也將覆蓋到更多居民區和公共區域。同時,數字基建也將根本改變傳統制造業的生產模式,比如人工智能的運用就是對信息傳輸、後台處理等方式的升級。“
記者也瞭解到,浙江湖州就將未來產業的發展方向定位為“綠色智造”,比如要培育發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新能源汽車及關鍵零部件、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等。
“長三角經濟規模走在前列,對於產業升級的方向選擇要將機會成本考慮在內。比如,要考慮新產業是否會帶來環境污染、會否有過多的消耗等。而數字基建的低成本、低能耗恰恰可以解決這些問題。”胡麒牧説。
【來源:第一財經】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