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財經出品 文|李萬民 編|深海
8月28日,蘇寧易購發佈上半年財報。整個上半年,蘇寧易購實現營業收入1184.24億元,同比減少12.65%;實現歸母淨利潤-1.67億元,去年同期為21.39億元,由盈轉虧。
蘇寧易購是蘇寧集團旗下商業零售品牌。2004年7月,蘇寧易購(當時為“蘇寧電器”)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成為中國家電連鎖IPO第一股,市值一度超過1000億元。2010年後,蘇寧集團向互聯網轉型,線上線下協同發展。
在轉型之初,蘇寧易購曾喊出“沃爾瑪+亞馬遜”的口號。然而,轉型後的蘇寧易購卻出現主營業務獲利難題。據雷達財經瞭解,蘇寧易購扣非淨利潤已經連續6年為負,每年通過出售資產或者股權,保持正向的歸母淨利潤。
今年上半年,蘇寧易購歸母淨利潤轉負,下半年靠什麼來扭轉局面?
千億營收,主營業務盈利艱難
2020年上半年,蘇寧易購營收1184.24億元,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67億元,同比暴跌107.79%,由盈轉虧。有行業人士認為,上半年線下銷售受疫情影響較大,蘇寧作為國內線下零售巨頭,同樣受到衝擊。但對比之前財報可以發現,蘇寧易購的盈利難題持續多年。
歷年財報顯示,2014年至2019年,蘇寧易購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67億元、8.73億元、7.04億元、42.12億元、133.27億元、98.42億元,與之相對應的歸母扣非淨利潤分別為:-12.52億元、-14.64億元、-11.07億元、-0.88億元、-3.59億元、-57.1億元。連續6年時間,歸母淨利潤為正,歸母扣非淨利潤為負。到2020上半年,歸母淨利潤亦轉負。
與此同時,從2014年到2019年,蘇寧易購的營收分別為:1089.25億元、1355.47億元、1485.85億元、1879.27億元、2449.59億元、2692.28億元,到2020年上半年,6個月的營收就達到1184.23億元,超過2014年全年營收。但營收規模的擴大,顯然並未帶動盈利能力的同步提高。
雷達財經梳理蘇寧易購歷年財報發現,從扣非淨利潤轉負的2014年開始,蘇寧易購逐年通過處置資產、股權獲取收益,來實現財報正向淨利潤。
2014年,蘇寧易購向華夏資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華夏資本”)出售11個門店物業,實現税後淨利潤19.77億元,佔年度淨利潤總額的228.03%。
2015年,蘇寧易購向華夏資本再次出售14家門店物業,實現税後淨利潤10.41億元,佔年度淨利潤總額的137.34%;向蘇寧文化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的境外子公司出售PPTV全部68.08%股權,增加公司淨利潤13.55億元,佔年度淨利潤總額的178.78%。
2016年,蘇寧易購向某資產支持專項計劃出售6處供應鏈倉儲物業的房屋所有權及對應的土地使用權,實現税後淨利潤3.94億元,佔年度淨利潤總額55.93%;向蘇寧電器集團有限公司出售子公司北京京朝蘇寧電器有限公司100%股,增加公司淨利潤9.88億元,佔年度淨利潤總額的140.26%。
2017年,蘇寧易購開始出售部分阿里巴巴股票,實現淨利潤約32.85億元。
2018年,蘇寧易購清空阿里巴巴股票,實現淨利潤約110.12億元,佔年度淨利潤總額87.1%;另向“蘇寧深創投-雲享倉儲物流設施一期基金”出售旗下5家公司100%股權,增加公司淨利潤9.26億元,佔年度淨利潤總額7.32%。
2019年,蘇寧易購向張近東之子張康陽控制的全資子公司出售蘇寧小店100%股權,增加公司淨利潤35.7億元,佔年度淨利潤總額的38.3%;向張近東控制的蘇寧金控、潤東投資等公司出售蘇寧金融增資擴股的17.85%新股,增加公司淨利潤98.57億元。
上述資產處置,在2014至2019年期間共為蘇寧易購貢獻了344.05億元淨利潤,這期間公司扣非淨利潤虧損共計99.8億元。顯然,通過出售旗下資產,或者剝離出售不賺錢的子公司,蘇寧易購維持了總體盈利。但主營業務缺乏賺錢能力,是擺在蘇寧易購面前的大難題。
不斷轉型,從小門店到家電零售連鎖霸主
1990年冬天,青年張近東扔下“鐵飯碗”,湊了10萬元,在南京寧海路租了一個小門面,掛上“蘇寧交家電有限公司”的牌子,開始專賣春蘭空調。那時的家電市場是國企的天下,南京市新百商場、中央商場、南京商廈等八大國有商場是本地家電銷售渠道的龍頭。當時的國企,市場意識還沒有多強,加上市場上空調等家電供不應求,只管埋頭賣產品就可以賺的盆滿缽滿,但也由此造成了消費者對於國有商場家電“價格高,服務差”的感受。
張近東從中看到了缺失的市場,組建了專業的安裝隊伍,憑藉“隨叫隨到,免費安裝”,很快就贏得了市場認可,一年時間盈利上千萬元。張近東又向消費者提出“預付定金、送貨上門”,向廠商提出“淡季打款、旺季收貨”,一邊解決資金,一邊解決貨源,到1992年夏天,以充足的貨源橫掃市場,當年豪賺上億。成立兩年時間,蘇寧連續兩年成為春蘭空調全國最大經銷商。這時,原有的利益格局逐漸被打破,蘇寧走到了風口浪尖。
1993年5月15日,蘇寧在《揚子晚報》刊登廣告敬告客户,“顧客可參照市場(各商場)現價,以最低價在蘇寧購買。”這個廣告馬上成為導火索。兩天後,南京八大國有商場成立“南京家電拓展協調委員會”,致信全國空調廠家,聲稱“將採取統一壓價和停銷等經濟手段,對支持蘇寧損害大多數同行利益的廠家展開反擊”,並宣佈八大商場將對空調統一售價、統一維修服務和統一調換。商戰迅速爆發。
5月20日,八大商場宣稱“已佔據南京95%的市場”,並公佈統一的“旺季特價”,有些品種比蘇寧的報價還低100元。蘇寧寸步不退,立刻反擊,承諾消費者,在南京任何商場所購同類商品價格,如果比蘇寧價格低,蘇寧會全額收購併支付差價。此時,蘇寧早先實行的“淡季打款、旺季收貨”模式顯露威力,在貨源、價格上佔據了很大的優勢,最終在這次商戰中大獲全勝。蘇寧當年銷售額猛增至3.02億元,同比增長187%,一戰成名,榮登國內最大空調經銷商寶座。此後,蘇寧從南京走出,向全國進軍,到1996年時,已經是年銷售額達15億元的行業霸主。
市場對空調需求的爆發,也極大帶動了空調行業的生產力。到1996年開始,空調市場風向突變,從“供不應求”變成了“供過於求”,整個空調行業乃至家電行業,面臨轉折。空調生產廠家對經銷商的態度,由過去的“發展大户”,轉變為“打壓大户”、“封殺大户”,甚至自己直接下場開起了專營店。蘇寧作為國內最大的空調經銷商,首當其衝。
蘇寧開始進行第一次戰略轉型。一片反對聲中,張近東定下了從“批發重心”向“零售重心”的轉型路徑,強力壓縮批發部門,將資源轉移到零售業務上來。1996年到1998年,蘇寧空調專營店先後在全國各省市重要市場陸續開業。花費兩年時間轉型零售,到1998年底,憑藉28億元銷售業績,蘇寧第六次蟬聯中國最大空調經銷商桂冠,併成為江蘇省首家服務類著名商標。
1999年,蘇寧再次開啓轉型。隨着企業規模做大後,蘇寧以空調為主的專營模式越來越難以滿足顧客“一站式”的家電購買需求,加上空調行業淡旺季缺陷明顯,店面過小也難以聚集人氣,蘇寧決定向綜合家電進軍。這一年12月,蘇寧在南京新街口自建的18層蘇寧電器大廈開業,成為當時國內單店營業面積最大的綜合電器零售商場。之後,張近東決定繼續改造蘇寧,學習全球最完善的零售模式,做家電連鎖大賣場。他認為,“對經銷商而言,誰擁有龐大的終端網絡,誰就能獲得規模經濟的優勢,誰就擁有影響和控制市場的能力。”
2000年,蘇寧成立十週年,決定實施二次創業戰略,推進全國電器連鎖經營。2001年,蘇寧電器進行股份制改革,成立蘇寧電器連鎖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從2001年開始,從南京,到蘇浙皖,到京津滬,到全國,蘇寧擴張範圍不斷變大,擴張速度不斷加快,從2001年每40天開一家店,到2006年不到2天就開一家店。到2006年國慶節10月1日時,蘇寧更以全國52家新店同時開業,創下中國家電連鎖行業單日開店最多的記錄。2004年7月21日,蘇寧電器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發行價16.33元,當日收盤32.7元,大漲100%,而當時的商業零售股平均股價僅為6元左右。
2009年,蘇寧超過國美,成為家電連鎖零售行業霸主。此時,中國的家庭電腦迅速普及,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一個新興行業——電商,迅速崛起。蘇寧往後的強勁對手——京東,早在2004年就關閉了線下業務,做純線上業務,並在2007年改名為京東商城。感受到線上的威脅後,蘇寧決定再次轉型,探索互聯網業務。2009年8月18日, 蘇寧易購開始試運營,次年,正式上線。但與京東不同,蘇寧並沒有完全轉至線上,而是準備走一條“虛實結合”的道路。2013年,蘇寧電器更名蘇寧雲商,提出“電商+店商+零售服務商”的發展方向,大船轉舵。
轉戰線上,賣阿里股權粉飾財報
張近東本不屑網購。2010年,蘇寧已經超越國美,在國內家電零售行業的風頭一時無二。這一年“兩會”,身為全國政協委員的張近東説出名言,“未來消費的主流絕對不可能是網購。這是因為網上商城無法提供附加值,違背了商業本質。”同年,蘇寧易購已經正式上線,但重心仍在實體店,張近東認為“當人們都習慣了網上購物時,我們也可以在一夜之間轉過來。”
轉變來的太快。2010年,淘寶雙十一銷售額超過9億元,同比增長1772%;噹噹網赴納斯達克上市,成為中國互聯網電商上市第一股;京東年銷售額突破百億,並於次年獲得C輪15億美元鉅額融資。電商的發展速度之快超出許多人的預期。
2011年6月,張近東提出“再造蘇寧”,要花10年時間打造一個與實體店面等量齊觀的虛擬蘇寧。張近東期望蘇寧能夠成為“沃爾瑪+亞馬遜”,線上線下虛實結合。在長期目標上,預計到2020年,蘇寧總營業額達到6800億元,其中3000億元來自蘇寧易購,另外3500億元來自門店。但張近東想象中的“一夜之間轉過來”並沒有實現。2011年,天貓交易額800億元,京東交易額309億,蘇寧易購交易額僅為59億。
2012年4月,張近東給蘇寧易購全體高層開會,下達發動全網總攻指令,“全年保底200億的任務不是問題,要求團隊必須全力衝刺300億,解除一切後顧之憂,全力衝刺!”價格戰迅速打響,淘寶、京東、噹噹、國美、亞馬遜……一片混戰。當年7、8兩個月份,蘇寧通過定向增發、發行公司債共融資127億元,厲兵秣馬;劉強東爭鋒相對,宣佈京東商城所有大家電將在未來三年內保持零毛利,並“保證比國美、蘇寧連鎖店便宜至少10%以上”。這場有名的電商價格大戰勝負未分,最終在國家發改委介入後偃旗息鼓。同年,蘇寧電器歸母淨利潤從上一年的48.2億元驟降至26.76億元,幾近腰斬。
截圖來源:蘇寧易購2012年財報
2013年3月,蘇寧電器更名“蘇寧雲商”。蘇寧將“雲商模式”概括為“店商+電商+零售服務商”,藉此打造線下連鎖店面平台和線上電子商務平台。6月,蘇寧宣佈線上線下同價。張近東轉變了對於互聯網的態度,甚至稱“我們就是一家互聯網企業”。但這次的轉型,並沒有像之前那樣輕鬆,蘇寧的業績甫一惡化,便一言難盡。
整個2013年,蘇寧歸母淨利潤從上一年的26.76億元再次驟降至3.71億元,同比跌幅達86%。其中三季度,出現上市9年以來首次單季業績虧損。2014年,蘇寧業績依然堪憂,歸母扣非淨利潤轉負,靠着出售11個門店物業貢獻的淨利潤,才維持住正向的歸母淨利潤。從此一連6年時間,年年歸母扣非淨利潤為負,靠出售旗下資產、股權來扭虧。
期間,2015年8月,蘇寧與阿里巴巴“聯姻”,阿里巴巴戰略投資蘇寧雲商約283億元,蘇寧購買約140億元阿里巴巴股票。2017年、2018年,蘇寧通過出售阿里巴巴股票共獲得淨利潤142.97億元,完全覆蓋多年歸母扣非淨利潤的虧損,還賺了40多億元。與之相比,阿里巴巴當初以15.17元/股定增入股蘇寧,截至9月2日收盤,蘇寧易購的股價為9.96元/股。
下半年,靠什麼來扭虧?
2020年上半年,蘇寧商品銷售規模1940.98億元,同比增長5.37%,其中線上銷售規模同比增長20.19%,線上銷售規模佔比提升至69.45%。線上銷售規模和佔比的提升,成為蘇寧易購財報和對外宣傳中的亮點。然而隨着線上銷售規模和佔比的提升,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卻出現了下滑。2011年時,蘇寧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尚在17.96%的高位,之後就一路下行,除2018年略有回升外,已在13%左右徘徊多年。今年上半年,蘇寧易購主營業務毛利率已經降至12.15%,持續走低。
截圖來源:蘇寧易購2011年財報
主營業務毛利率走低的同時,公司各項費用仍在增加。2019年財報顯示,年度營收同比增長9.91%,營業成本和銷售費用卻同比分別增長10.52%、28.64%,均高於營收增速。與此同時,蘇寧易購2020年上半年的營收、營業成本、銷售成本降幅分別為12.65%、13.65%、18.39%。由此可見,蘇寧易購的主要費用增(降)幅,與營收的增(降)幅呈同方向變化,並且幅度更大。
截圖來源:蘇寧易購2019年財報
從往期來看,蘇寧易購往往會通過剝離虧損嚴重的子公司、出售資產或股權來獲得更多的淨利潤,從而實現正向的歸母淨利潤。尤其是2017年、2018年,通過出售阿里巴巴股票獲利頗豐。到2019年時,由於阿里巴巴股票已經清空,蘇寧易購選擇將虧損嚴重的蘇寧小店進行剝離,並出售蘇寧金融增資擴股的17.85%新股,也達到了同樣的效果。
在蘇寧易購主要控股參股公司中,比如天天快遞,若不考慮併購時評估增值的攤銷,上半年虧損5.52億元,淨資產已為負值。蘇寧易購收購天天快遞三年半時間裏,天天快遞已經虧掉超過40億元,接近當時收購金額42.5億元。蘇寧易購2020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為-1.67億元,歸母扣非淨利潤為-7.45億元,若將天天快遞剝離出售,當可輕鬆覆蓋。但此舉是否會被使用,不得而知。
截圖來源:蘇寧易購2020年上半年財報
從1990年至今,蘇寧已經走過30個年頭,步入中年。去年底,蘇寧小店陸續傳出關店傳聞;今年3月左右,網傳蘇寧強制員工賣貨,完不成還要受罰。磕磕絆絆,時間已到2020年下半年,不知接下來蘇寧易購將如何實現扭虧?
注:本文是雷達財經(ID:leidacj)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