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的統計,自開放式基金成立至2017年底的20年,偏股型基金平均年化收益率達到了16.5%。年化16.5%,是什麼概念?它意味着20年前,你投了1萬元錢,到了2017年底,會變成21.21萬。
再看看近十年的數據,根據海通證券研究所的統計,截止2019年底,我國主動型股票和混合型基金的十年整體上漲了96.52%,年化收益接近7%,大幅跑贏了下方的滬深300。
然而,我們身邊大部分基民的感受卻是截然相反,他們中絕大部分都是虧損出局。基金賺錢、基民卻虧損,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總結下來,主要有以下兩點:
一、高位追漲
關於追漲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假設一隻基金一開始規模為1億,假設此時基金淨值為1元,幾個月之後,該基金淨值上漲了100%,淨值為2元,變成了一隻大牛基,在各種宣傳帶動下,此時的規模也一下子暴漲到了70億,這其中,有2億是一開始的1億淨值增長導致的,剩下的68億元是哪來的?答案:基民追高買入。
再往下假設,到了年底,這隻基金又從高處下跌了20%,即:淨值由2元跌到了1.6元,此時,基金經理全年業績是從1元到1.6元,當年,基金業績總體上漲了60%。
然而,那些追高進來的基民呢?
為什麼基民熱愛追高?這是人之天性。短期高收益吸引關注的目光,當身邊的人買基金賺了大錢,自己便開始蠢蠢欲動。
關於這一點,我們從基金新發行的規模也可以看出。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往往在牛市中,密集發行,而行情低迷時卻相反。
根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官網,下圖為近10年公募基金髮行數量與份額。
數據來源:上海基金評價研究中心
再看看近10年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髮行數量與份額
可見,在市場火熱時,不僅新基金的數量會增加,發行的規模也會跟着飆升。
基金的發行數量和份額基本和股市行情呈正相關關係。而基民對基金投資明顯呈現出“熊市無人問津,牛市跑步入場”的特徵。
回想起,我2007年第一次在銀行買基金也是如此,那時候,互聯網還沒有這麼發達,銀行每天會把熱門基金寫在一個小黑板上,幾乎每天早上一大早就有好多的人在門口排隊買基金。
基金界有句話叫做“好賣不好做,好做不好賣”。由於基金公司的盈利主要來自於管理費,而基金的管理費與規模掛鈎,而非業績掛鈎。
大牛市中,基民購買基金的熱情高漲,規模容易做大。然而,發行容易,在牛市中進行投資,卻非易事。此時建倉,相當於追高,前期的火爆已經透支了未來的上漲,不建倉則可能跑輸大盤,導致基民的贖回。
而熊市中,很多股票由於下跌,具有相當不錯的性價比,因此,反而是基金建倉的好時機,然而熊市中,市場交投清淡,基民情緒低,對後市持悲觀態度,此時的基民更多的是贖回。此時,基金好做,卻不好賣。
此外,大部分基民買基金時,主要參照排行榜,買入的基金多半是近段時間的熱點或短期排名考靠前的基金。一些基金銷售平台,也傾向於向投資者推薦近期的熱點基金。
這和炒股的道理其實是類似的。這些進入公眾視野的熱點基金往往估值較高,後期追入的基民如果沒有及時撤出,可能淪為最後的接盤者。
實際上,投資要想賺錢,應該遵循“人多的地方不去”,能夠讓基民真正賺到錢的基金,從來都不是靠搶的。
二、頻繁交易
由於,大部分基民買基金都是在賺錢效應的帶動下進場,買的基金大都是近期的熱點,消費走強買消費、5G熱門買5G。
不少基民的投資路徑是這樣的,買入風頭正勁上的A基金,持有了一段時間收益不理想,小虧,為什麼漲了這麼多,我一買就跌了?於是賣出,換入有着熱門概念的B基金,拿了幾周,小賺或小虧,熱點又輪換到別的板塊,於是再換入C基金……這樣換來換去,到頭來,沒賺什麼錢,手續費卻交出去不少。
更有甚者持有不足7天,這裏必須要提醒的是,如果採用場外申贖的方式購買基金,一旦持有時間不超過7個自然日,還要繳納1.5%的懲罰性税率,如果一年這麼短贖幾次,對投資收益將是極大損耗。
值得一提的是,這種頻繁交易和投資者過度自信是分不開的,根據《基金個人投資者投資者調查問卷分析報告(2018年度)》,有89%的投資者認為自己的金融知識水平高於或者處於同齡人的平均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基金個人投資者對自己基金投資的自信。
通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知道,基金賺錢,基民虧損的主要原因在於:高位追漲、短線交易、頻繁換基等。
其背後根本原因還是在於投資者在買入之前,並沒有下功夫去研究基金。針對主動型基金而言,我們至少要知道其投資風格、基金經理的歷史收益,基金的歷史業績、道德風險、人員變動、投研團隊等。判斷其當下的高收益是由於踩中了熱點,還是源於其一貫管理能力優秀。
而對於指數基金而言,我們要研究其編制方式、歷史業績表現、跟蹤誤差、估值情況等,儘量在估值低的時候買入,高估時少投或者止盈,避免出現追高、頻繁交易等不理性的投資行為。
(文章來源:財富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