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國三大股指“暴跌”,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由 公松臣 發佈於 財經

當地時間6月11日,不斷創新高的美股遭遇“黑色星期四”,美股三大股指暴跌。收盤前一小時,股市拋售加速,其中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大跌超過1800點,成為自3月以來跌幅最大的一天。

美股為何暴跌?《華爾街日報》當天的評論稱,這與投資者對美國新冠肺炎病例激增的擔憂加劇有關,而令投資者更加擔憂的是,美國高層官員越來越相信,經濟從疫情引發的衰退中復甦將是緩慢而不平衡的。美國國家證券首席市場策略師阿特•霍根表示,美股價格回調是一記警鐘,讓市場對剛剛出現的經濟復甦的希望產生了疑問。

早有端倪

在結束為期兩天的貨幣政策會議後,美聯儲10日發表聲明表示,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給美國經濟造成巨大困難,短期嚴重影響經濟活動、就業和通貨膨脹,並在中期對經濟前景構成“相當大的”風險。

當天的新聞發佈會上,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新冠肺炎大流行可能會導致美國永久性的經濟損失和長期的高失業率。他還警告稱,儘管美國5月份的就業報告好於預期,但勞動力市場復甦“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鮑威爾所説的“就業報告”,指的是美國勞工部6月5日公佈的數據。報告顯示,美國5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50.9萬人,大幅好於市場此前的負值預期。數據公佈後,當天的美股三大股指全面上漲。美國媒體一度將該數據形容為一份“驚喜”。因為此前大部分經濟學家都認為5月美國失業率將接近20%,可能會達到上世紀30年代大蕭條以來的最高水平。

鮑威爾的悲觀情緒不是個案。《華盛頓郵報》11日援引美國優點資本公司首席投資官維恩·維克的觀點指出,就業報告提高外界對經濟向前發展的信心。但忽略了一個事實,即造成第一季度市場下滑的新冠病毒危機尚未得到解決。富達國際全球宏觀負責人安娜·斯圖普尼茨也認為:“在最初的經濟重開導致疫情反彈後,充分就業的道路將變得更具挑戰性。

美國11日發佈的每週失業救濟申請數據證實了鮑威爾的悲觀情緒。勞工部表示,上週又有超150萬美國人申請了初次失業救濟,使12周的申請總數達到了4400萬。

捲土重來

就在所有人為股市和就業指數回升的興高采烈時,“第二波疫情”已經卷土重來。據美媒《今日》11日消息,美國重啓經濟後21個州的病例激增。新墨西哥州和佛羅里達州的病例數量增長了40%,而在從未建立過全州範圍內的居家隔離令的猶他州和阿肯色州,病例數量增長了60%。亞利桑那州的病例數增加了93%,該州官員敦促醫院啓動緊急計劃。當地時間10日,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更新了一項病毒模型,預測到10月1日,美國將有近17萬人死於新冠肺炎。

更糟糕的是,與其他國家相比,美國的疫情走勢呈現出“驚人的差異”。美國疾控中心在6月9日撰寫的一份文件中指出,隨着街頭抗議活動持續以及各州封鎖政策的改變,美國的日確診病例百分比變動達到最高值,最近幾天升至36.5%。而在確診病例數最高的10個國家中,西班牙、英國、意大利、德國和伊朗的百分比變動都已經呈下降趨勢。

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股市反彈,市場出現回調本是正常現象,但疫情再次來襲的恐懼支配了投資人。華爾街的恐懼指數自5月4日以來首次上升至40以上,漲幅近50%。美國財經媒體10日引用華爾街分析師觀點稱,“人們感到市場前面走得太快了。事實是,疫情的影響期可能要比市場想象更久。”

隨着美國推動經濟重啓,對於疫情的擔憂聲音也越來越多。路透社報道稱,美國已經有近10個州出現了確診數和入院數的二次增長。得克薩斯州最近三天的入院人數均現新高,北卡羅來納州的重症監護室病牀空餘僅剩13%,而猶他州也因為疫情暫停了經濟重啓工作。

亞利桑那大學公共衞生研究人員喬·傑拉爾德對《華盛頓郵報》表示:“更糟糕的日子還在後頭。大量證據表明國內的社區傳播正在增加。”

前景不明

對於疫情捲土重來的風險,美國財政部長姆努欽11日表示,即使新冠肺炎病例再次激增,美國也不應再關閉經濟。他在接受CNBC採訪時説:“我們已經認識到,如果關閉經濟,將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不過,美國的衞生專家則擔心,為防止經濟進一步受到損害而過早重開,最終可能會導致美國受到長期傷害,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會持續更長的時間。美國《國會山報》9日報道稱,福奇日前接受採訪時也提到,新冠病毒是他“最可怕的噩夢”。

美國《大西洋月刊》7日以《美國已經放棄對抗“大流行”》為題指出,美國放棄對抗疫情是權衡的結果。文章認為,在美國疫情暴發初期的幾周裏,控制病毒的需求比其他問題要優先,而現在,“大流行”已經不再是最緊迫的國家問題。然而,病毒不會關心這些權衡問題。

美國權威機構全國經濟研究所8日根據就業、生產等主要經濟指標綜合判斷,美國經濟自今年2月起正式步入衰退,結束逾10年的經濟擴張。專家表示,目前美國經濟前景仍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疫情尚未得到有效防控,復工復產受到制約,經濟仍偏離疫情前水平較遠,後續風險市場仍存在波動。

關注人民日報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