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基金份額可變的一種開放式基金。對普通投資者而言,ETF也可以像普通股票一樣,在被拆分成更小交易單位後,在交易所二級市場進行買賣。這樣投資者只要賺了指數就賺錢,再也不用研究股票,擔心踩上地雷股了,此外,ETF交易成本也很低廉,只有交易佣金。
週五,三大股指持續走低,創業板指更是全天大跌逾6%。繼上週四股指大跌後,短短一週,股民再次經歷大起大落,月初剛喊牛市來了的投資者,就連續遭遇大幅虧損,更有股民表示:以前熊市賺來的錢,都在這波“牛市”虧了。然而本週市場仍有投資機會,軍工、黃金等相關ETF本週逆勢大漲,讓我們來盤點本週ETF的市場機會。
四隻指數ETF被拋售逾70億元
滬深兩市本週成交6.07萬億元,其中滬市本週成交2.7萬億元。截至2020年7月24日收盤,滬指報收於3136.77點,全周下跌0.54%,深圳成指收於12935.7點,全周下跌1.37%。
本週主要股指以及相關ETF表現
本週主要指數全線下跌,創業板指全周下跌1.3%,跌幅最大。其次是中證500下跌0.96%,上證50下跌0.87%,滬深300下跌0.86%。
在跟蹤主要指數方面,本週四只指數ETF份額全部出現下降。其中,上證50ETF減少了6.51億份,創業板減少了3.94億份,中證500ETF減少了3.54億份,滬深300ETF減少了3.28億份,以區間成交均價計算,四隻指數ETF合計淨流出逾71億元。
繼上週四,三大股指持續走低,創業板指更是大跌近6%後,本週五,三大股指再次全線下跌,滬指失守3200點,創業板指大跌逾6%。短短一週,股民連續經歷股指大起大落,本月剛喊牛市來了的投資者,就連續遭遇了大幅虧損,更有股民表示:以前熊市賺來的錢,都在這波“牛市”虧了。
不過,從本週整體來看,主要指數跌幅並不大,除創業板指跌幅1.3%外,其餘指數跌幅均在1%以內。
有券商表示,滬指3500點是歷史籌碼密集區域,因此存在較大阻力。未來市場風格有望出現迴歸,即從金融週期向消費科技過渡。宏觀增長方式從投資向消費過渡、產業鏈從長到短變遷、增長模式從增長紅利向存量競爭轉換,這些因素是導致風格差異的本質原因,也是看好科技和消費的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科創50指數週五大跌7.02%。消息面上,週四晚間,包括中微公司在內一共9家科創板公司發佈減持公告。短期來看,這些有減持計劃的公司,都是原始股股東,獲利非常豐厚,現在總算有了兑現的機會,要減持也是很正常的。週五,披露減持公告的科創板公司多數低開逾10%,光峯科技、嘉元科技、西部超導等個股跌幅居前。
軍工ETF逆市大漲
在行業主題ETF方面,本週份額增長超過1億份的有10只基金,其中軍工ETF、5GETF(159994)、券商ETF和創新藥本週份額大增,分別增加了13.49億份、4.25億份、3.57億份和2.69億份。
軍工ETF近期份額連續增長,截至7月24日,本月份額累計增加了38.47億份,以區間成交均價計算,累計淨流入資金逾38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週軍工板塊表現搶眼,軍工ETF全周大漲7%,月累計漲幅更是高達28.14%。
軍工ETF基金管理人在二季報中表示,在中美科技競爭長期化的背景下,包括自主可控、國產替代有望帶來包括半導體芯片、通信、計算機等行業的營收持續改善,相關領域公司的競爭力有望大幅提升。中長期我們仍然看好受益於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消費龍頭,受益醫療支出加大所帶動的生物醫藥醫療,5G等新基建領域的半導體、通信、計算機以及軍工資產證券化和科研院所改制可能加速推進的軍工。
在資金流出方面,本週有13只行業主題ETF份額減少超過了1億份,其中券商E份額減少超14.6億份,資金流出逾15億元。
券商E於7月20日上市,為被動式投資的股票型指數基金,主要採用完全複製策略,跟蹤中證全指證券公司指數。
此外,5GETF(515050)份額減少了3.74億份,已經連續八週出現資金大幅出逃,6月以來至今,份額累計減少了86.72億份,出逃資金逾100億元。
總體看來,在140只行業主題ETF方面,本週份額增加的有76只,減少的有64只,過半數基金份額出現了增長。
黃金相關ETF本週表現搶眼
商品ETF本週除能源化工下跌外,其餘全部出現上漲,黃金相關ETF本週表現最好,整體漲幅逾5%。
自今年以來,黃金漲幅已高達25%,24日晚紐約黃金CFD再創新高,距2011年形成的歷史最高點1923.2僅一步之遙。
有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全球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各國央行推行的積極財政政策、投資者的避險需求等成為助推金價一路高升的因素。作為硬通貨,黃金的保值避險功能吸引大量投資者購入。
跨境ETF中,本週恆生ETF份額減少了5.76億份。值得注意的是,恆生指數連續兩週回落,本週跌幅1.53%。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