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張揚)訊,中秋節A股休市期間,外圍市場不平靜,週一港股及歐美股市集體大跌,週二市場有所反抽,但力度一般,今日A股或面臨考驗,不過多家機構認為,外圍市場的擾動對A股影響有限。
外圍市場假期不平靜
本週前兩個交易日,外圍市場先抑後揚,但週二並未完全收復週一的跌幅,中秋節期間,外圍市場主要股指以下跌為主。具體來看,本週前兩個交易日,恆生指數跌2.81%,富時中國A50期貨跌2.4%,日經225指數跌2.17%,美股三大指數均跌近2%。
這其中以港股及美股週一的大跌最受關注,本週一,恆生指數大跌3.3%,港股房地產領跌市場,金融、材料及能源行業跌幅居前。其中,9月20日房地產行業下跌達5.9%,金融行業下跌3.7%、材料行業下跌3.6%、能源行業收跌3.3%。
造成港股下跌的主要原因在於,恆大事件持續發酵,引發資金避險情緒升温,導致港股房地產及銀行板塊被集中拋售,不過信達證券認為,恆大事件對資本市場的衝擊是短暫的,恆大的流動性壓力是有的,但由於房價還沒有進入趨勢性下行,金融機構存量資產的質量依然健康,風險傳播到更多金融機構的可能性很低。
美股市場方面,本週一集體大跌後,週二僅有納指小幅收漲,標普500指數及道指小幅收跌。當地時間19日,美國財政部長耶倫發出警告,如果美國國會不迅速提高聯邦政府債務上限或暫停其生效,聯邦政府在今年10月可能出現債務違約,這很可能引發一場“歷史性的金融危機”。
A股影響幾何?
作為全球重要的金融市場,港股及美股的大幅調整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A股市場的風險偏好,但多家機構認為,這種影響也僅是短期行為。
據安信證券研報,從歷史上看,美股和港股同時大跌後一段時間,A股也往往較為弱勢。統計2016年以來數據發現,香港恆生指數和美股納斯達克指數在相同或相鄰交易日分別下跌超過3%和2%的情形(同一下跌波段取最早的交易日),分析當日、未來5個和20個交易日上證指數漲跌幅情況。結果顯示:
在港股和美股同時出現大跌後,未來一段時間A股通常表現偏弱,跌多漲少。
上證指數當日、後5日、後20日平均漲跌幅分別為-2.79%、-2.31%和-2.65%。可以看到,利空基本在當日以及後續5個交易日消化完成。
除2016年年初(熔斷事件)之外,A股當日跌幅通常小於港股和美股。
與當前最接近的情形是去年5月初(都處於A股假期休市階段),A股復市之後市場恐慌已經被基本消化,A股不跌反漲。
安信證券認為,中秋假期全球避險情緒升温、外盤大跌,可能導致A股短期震盪調整。然而FOMC會議和美國債務上限問題都偏短期,靴子落地後出現意外的可能性較低。其他外盤因素對中國經濟影響較小,也不會破壞A股核心賽道投資邏輯,因此節後如有調整有望帶來新的佈局機會。
招商證券點評港股大跌時指出,本次波動主要是港股層面的問題。一方面由於港股市場的海外投資者佔比超過40%,因此全球資金流動對港股的波動影響更大;此外,由於港股市場主要權重板塊今年以來均出現過政策層面的利空,對港股整體影響較大,從投資者博弈層面來看,由於港股市場行業結構因素,後續投資者依然會在政策層面博弈。
招商證券認為,對於A股市場來説,綜合考慮A股和港股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和股票市場行業結構以及政策空間,A股出現持續大跌的可能性極小,近期港股以及美股市場短期波動不改我們此前對A股市場的判斷:在公募成交趨於更加活躍、私募加速入市,未來中期行情依然會呈現“選股擴散”“主題投資”更加活躍的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