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挖掘新核心資產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財經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原標題:結構重建期:指數震盪,個股登場(浙商策略·王楊)

來源:王楊策略研究

摘要 

投資要點

上期策略週報中,我們提示“藉助反彈,優化結構”,3月9日以來市場步入反彈期。

站在當前,理清結構重建期的特徵,對投資者進行結構優化有較強的指引意義,本期報告我們藉助2012年和2018年的覆盤經驗進行分析。

核心結論:

前言:重建期,耐心佈局,拐點將至

我們認為,本次科技行情的啓動,並非月度或季度級別,這是新一輪科技牛市起點,二季度處在結構過渡和重建期。

結合規律,剩餘流動性(也即,“M2同比-滾動4Q名義GDP同比”),與科技板塊的超額收益,有較強相關性。結合後續M2和GDP增速預測,我們預計年中科技板塊將出現系統性拐點,二季度圍繞着一季報以成長股個股機會為主,特別是科創板中相關個股。

覆盤:築底期,指數震盪,個股登場

我們將以2012年和2018年的創業板指走勢為例,對築底期特徵進行分析。築底期的核心特徵可概括為“輕指數,重個股”。

2012年:選擇2012年1月19日至12月4日為築底期,指數層面,窄幅震盪,創業板指下跌3.9%;但此階段,個股已展開有序上漲,以碧水源、藍色光標、數字政通等為代表的2013年-2015年的大牛股,築底期間已經超額收益顯著。

2018年:選擇2018年10月17日至2019年1月13日為築底期,指數上,創業板指僅上漲0.9%;但個股已經呈現出較強的賺錢效應,以電子、計算機、食品飲料、醫藥等行業的後續牛股在此階段已經嶄露頭角。

展望:反彈期,優化結構,儲備科創

整體而言,我們認為二季度指數仍是震盪格局,結構上中庸之道,均衡中逐步過渡,具體來看:一則,針對前期消費白馬和新能源,應藉助近期反彈進行優化,去偽存真;二則,針對成長股,應結合業績情況,優選個股,逐步佈局,關注工業智能化、半導體、信創等領域;三則,針對低估值,可以選擇銀行和交運等行業優質個股作為基礎配置。

對投資者而言,戰略性品種,應圍繞財報挖掘以科創板為代表的新核心資產。

正文

1. 前言:重建期,耐心佈局,拐點將至

展望21年時,我們發佈年度策略,首提“中庸之道”的戰略思維。

展望2月時,市場一致看多春節行情,我們發佈《把握結構調整的時間窗口》、《結構面臨切換》、《當結構開始切換》等系列,提出“結構面臨切換”的戰略判斷,並提示,參考半導體走勢規律,新能源步入個股分化期。

2月28日,我們發佈《佈局科技:王者將歸來》,旗幟鮮明看好科技,其一,產業步入黃金期,風險收益比明顯;其二,盈利逐步被驗證,財報季是催化劑;其三,十四五期間重點,政策扶持力度大。

我們認為,本次科技行情的啓動,並非月度或季度級別,這是新一輪科技牛市起點,21年將有明星成長股走出,22年百花齊放,二季度處在結構過渡和重建期。

宏觀環境對結構輪動有較強的相關性,結合規律,剩餘流動性(也即,“M2同比-滾動4Q名義GDP同比”),與科技板塊的超額收益,有較強相關性。

結合年度展望中的宏觀組預測,綜合對於通脹和實際GDP的判斷,2021年全年名義GDP為10.7%,其中四個季度分別為19.6%、11.0%、8.2%和6.5%,而節奏上,一季度衝高,二季度保持在10%以上,之後逐漸回落。

進一步結合M2走勢,我們預計年中科技板塊將出現系統性拐點,二季度圍繞着一季報以成長股個股機會為主,特別是科創板中相關個股。

2. 覆盤:築底期,指數震盪,個股登場

就節奏上,需要注意,參考2012年,結構的重建並非一蹴而就,結構重建期的特徵可概括為“指數震盪,個股登場”。

本期週報,我們將以2012年和2018年的創業板指走勢為例,對築底期特徵進行分析。

2.1 2012年

2012年是創業板在2013年-2015年牛市的築底期,此輪牛市主線是“互聯網+”,計算機和傳媒是領漲行業。

我們將2012年1月19日至2012年12月4日定義為創業板的築底期。築底期的核心特徵可概括為“輕指數,重個股”。

指數層面,整體窄幅震盪,數據上,2012年的12月4日相較於1月19日僅下跌3.9%。

但此階段,個股已展開有序上漲,以碧水源、藍色光標、數字政通等為代表的2013年-2015年的大牛股,築底期間已經超額收益顯著。

具體來看,剔除上市不足1年的新股後,在2012年的築底期,傳媒、計算機、通信、電子等行業的後續牛股在此階段已經嶄露頭角。數據上,傳媒行業中,築底期收漲的個股,在後續一年的漲幅中位數達113%;計算機漲幅中位數達95%;電子和通信分別達45%。

2.2 2018年

2018年下半年是2019年-2020年牛市的築底期,本輪結構牛市的主線在於先進製造業和消費升級,5G基建、半導體、新能源、食品、醫藥的領漲領域。

我們將2018年10月17日至2019年1月13日定義為築底期,類似於2012年的創業板,此階段亦呈現出“輕指數,重個股”的特徵。

指數上,創業板指在2019年1月13日相較於2018年10月17日僅上漲0.9%。

但個股已經呈現出較強的賺錢效應,電子、計算機、食品飲料、醫藥等行業的後續牛股在此階段已經嶄露頭角。

數據上,電子行業中,築底期收漲的個股,在後續一年的漲幅中位數達58%;計算機中,收漲個股在後續一年的漲幅中位數達42%;食品飲料達34%;醫藥達28%。

3. 展望:反彈期,優化結構,儲備科創

上期策略週報《藉助反彈,優化結構》中,我們提示,短期白馬迎來階段反彈,站在當前更重要的是結構,應去偽存真,藉助反彈優化結構。一則,針對前期抱團股,應去偽存真,優選真成長;二則,以芯片、雲計算、智能製造為代表的科技板塊,自2020年7月以來持續休整,當前已具備較好性價比,可逐步進行配置。

整體而言,我們認為二季度指數仍是震盪格局,結構上中庸之道,均衡中逐步過渡,具體來看:一則,針對前期消費白馬和新能源,應藉助近期反彈進行優化,去偽存真;二則,針對成長股,應結合業績情況,優選個股,逐步佈局,關注工業智能化、半導體、雲計算等領域;三則,針對低估值,可以選擇銀行和交運等行業優質個股作為基礎配置。

4. 風險提示

1、中美經貿摩擦超預期。如果中美經貿摩擦超預期,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科技板塊的業績釋放節奏。

2、流動性收緊超預期。如果流動性收緊超預期,或進一步影響科技板塊估值水平。

5. 上週回顧

掃二維碼,3分鐘極速開户>>

新浪聲明: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着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海量資訊、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責任編輯:張書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