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如何從基金經理的過往業績 判斷他的真實實力?

由 巫馬言 發佈於 財經

  2021年漸近尾聲,權益類基金業績排名也是近期市場關注的重點。選基金就是選基金經理,而基金經理的過往業績就是其自身實力的最好證明,所以今天我們來聊聊,如何正確看待基金經理的過往業績,如何從過往業績判斷基金經理的真實實力。

  定量分析

  1、看任期年化收益

  第一個重要指標是任期年化回報率。年化回報的概念,就是把一定時期內的回報率,不管是少於1年還是大於1年的回報率,都折算為1年的回報率,但需要注意,如果統計時間較短,有可能會放大年化回報率。比如在2020年成立的基金,會因為近兩年業績較好而放大年化收益。所以關注年化收益的同時,也要看統計區間的跨度,以及該時間段內A股的整體行情情況。

  任期年化回報率這個指標,能夠衡量基金經理自從擔任基金經理以來管理某隻基金的綜合水平。一般而言,如果基金經理穿越過一個牛熊週期還仍有較高的任期年化回報率,則具備為持有人實現長期、可持續的收益的能力。

  2、看同類排名

  基金的任期年化是絕對指標,而同類排名則是相對指標,更能看出基金經理在不同時間段內在同類基金中的表現情況。

  不過在看同類排名的時候也要注意三個維度,一是基金類型、二是基金主題、三是不同時間維度看排名。

  以混合型基金為例,如果按照不同的投資範圍、投資策略、權益資產佔基金淨值比等來對混合型基金進行二級分類,可以將混合型劃分的更為詳盡:混合型-偏股、混合型-偏債、混合型-平衡、混合型-靈活等。

  若把一隻混合型偏股的基金和混合型偏債的基金在股市很火的時候相比較,由於兩者權益投資配比不一樣,兩者的業績表現肯定會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兩者放在一起完全沒有可比性。

  另外,由於A股具有行業輪動的特點,尤其近兩年,將結構性行情演化的極致,一邊是海水,一邊是火焰,拿房地產主題的股票型基金和新能源主題的股票型基金對比也完全沒有意義。

  最後,相對於短期維度的同類排名,更要關注長期維度的基金排名。看過去幾年的年度排名看業績是否有持續性。長期優秀才是真的優秀。

  3、看最大回撤

  什麼是最大回撤?就是在選定週期內任一歷史時點往後推,產品淨值走到最低點時的收益率回撤幅度的最大值。簡單來説就是過去某一段時間內基金最大的跌幅。

  最大回撤是衡量基金經理的風險控制能力。當然在對比兩隻基金的最大回撤指標時,我們也要注意同類基金相比以及在相同時間段內比較。

  股票類或者混合偏股類基金的最大回撤基本都會大於固收類基金,而統計區間包括了牛市撤退的大跌區間的基金最大回撤也一定大於股價波動相對較小的年份。

  對於成立年份較久的基金,並且期間沒有更換過基金經理,我們可以看看基金在股災年份的回撤表現,特別在市場較差的時候,比如2015年股災、2016年熔斷、2018年熊市等極端情況下,更能體現出基金經理的回撤控制能力。

  基金最大回撤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基民的持基體驗。產品回撤過大很容易造成基民難以忍受而賣出,從而造成虧損。

  所以,投資者在選擇基金經理時,一定要考察基金經理掌舵基金期間的最大回撤,同時也問一下自己,如果發生最大回撤,自己是不是能承受。如果不能承受,那不妨去選擇控回撤更好更穩健的基金經理。

  當然,風險與收益往往是“一基兩面”,回撤大的基金往往彈性較大,在市場風格對應時表現更好。 

  定性分析

  1、看投資風格

  股票型基金經理,那就要看基金經理是偏成長還是偏價值,或是平衡。

  主要從基金經理管理的基金過往投資標的來判斷他們的投資風格,從基金的季報和年報中看到他們過往的重倉股。

  如果重倉股大多是金融、地產類的藍籌股,那很有可能就是價值型基金經理;如果重倉股大多為科技、醫藥、消費等成長股,那很有可能是成長型基金經理;如果藍籌和成長股都佔且配置均衡,那大概率是平衡型基金經理。

  各個類型的基金經理不分高低,最重要得匹配自己的風險偏好,追求長期穩健收益可以選擇價值型基金經理,能承受較大波動的可以選成長型基金經理,如果風險承受能力適中,那平衡型基金經理可能更適合你。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是要關注基金經理是否能知行合一,也就是説的和做的是否一致。今年以來基金風格漂移問題引發關注,雖然短期基金漂移可能因為加倉了熱門板塊而增強收益,但長期來看,如果基金經理知行不一致,買基金就猶如買盲盒,不確定性和風險都有所增加。

  2、看能力圈範圍

  每個基金經理都有自己的能力圈,能力圈應包括能力和意願兩方面:首先基金經理以某個風格或幾個行業作為自己所偏好的領域,這反映為基金經理的意願(基金經理的偏好圈)。其次,基金經理在該板塊中能做出相對該板塊的超額收益,此時反映為該基金經理的能力。

  所以“能力圈”的定義要同時滿足“偏好”且“擅長”。

  有些基金經理可能就專注研究和投資一個行業,比如醫藥,那他在醫藥行業的能力相對就會特別強,所以如果這位基金經理管理的是醫藥行業基金,那就是在做能力圈範圍內的事。

  而有些基金經理對消費、醫藥、科技都有着深入研究,那他如果管理的是成長型基金,也屬於在做能力圈範圍內的事。

  所以我們在選擇基金經理時,一定要先瞭解他們偏好且擅長的行業板塊。同時,我們也希望找到能夠不斷拓寬自己能力圈的基金經理,可以從基金歷史持倉去看,基金經理是否不斷在新的行業或者細分賽道能夠持續取得穩定的超額收益。

  以上就是我們能透過基金經理過往業績得出的一些基本信息,要認真分析找到一個值得信任的基金經理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理性的分析之後購買的基金一定比跟風追熱門,更能讓我們坦然面對市場波動。

  (文章整理自中歐基金諾安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