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3億“新市民”

你不知道的3億“新市民”

圖片錄音@視覺中國

文 | 付一夫

繼中產人士、小鎮青年、Z世代之後,又一個規模多達3億的羣體有了自己的標籤,那就是“新市民”。

近期,銀保監會與央行聯合發佈《關於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引導金融機構加強滿足對“新市民”在創業、就業、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等重點領域的金融需求。一時間,關於“新市民”的討論開始變得熱烈,學界普遍認為,“新市民”羣體有望成為刺激內需的新抓手和主力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市民”究竟是怎樣一羣人?本文將嘗試給出答案。

01、“新市民”的歷史

“新市民”其實歷史已久。

改革開放以來,伴隨着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越來越多的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到城市裏就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社會羣體——農民工,這便是“新市民”的雛形。然而由於歷史原因,農民工羣體長期難以真正融入城市,他們常常被城市居民視為“打工仔”、“外來妹”,甚至難以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在此背景下,國內一些城市開始湧現出“變農民工為新市民”的活動,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青島和西安。

2006年2月,青島市為使120萬外來務工人員享受與市民平等的待遇,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將外來務工人員改稱為“新市民”,其子女稱為“新市民子女”,取得暫住證的“新市民”可享受保險、房貸、考駕照、出國旅遊、子女入學等待遇。同年8月,西安市雁塔區區委、區政府聯合下發了《關於規範“新市民”稱謂的通知》,標誌着“新市民”成為雁塔區40萬農民工及外來務工人員的新稱謂,按照文件要求,將“外來人口”、“外來務工人員”、“打工者”、“農民工”等稱謂統一規範為“新市民”。

這些舉動在國內引起了極大反響,隨後其他多個城市也掀起了“新市民”熱潮,諸如瀋陽、長春以及長三角的一些城市,紛紛提出將外來務工人員當作“新市民”看待,盡力消除各種針對他們的不合理待遇。

到了2014年7月,決策層召開會議時指出,對於長期居住在城市並有相對固定工作的農民工,要逐步讓他們融為城市“新市民”,享受同樣的基本公共服務,不能把他們視為城市“二等公民”;2017年,由住建部、財政部、人民銀行聯合發佈的《全國住房公積金2017年年度報告》中,將農村轉移人口和新畢業大學生也納入了“新市民”的範疇。

而近期發佈的《關於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了“新市民”涵蓋的人羣範圍,即“因本人創業就業、子女上學、投靠子女等原因來到城鎮常住,未獲得當地户籍或獲得當地户籍不滿三年的各類羣體,包括但不限於進城務工人員、新就業大中專畢業生等”,從規模上看,“新市民”已經多達3億人。

如今放眼望去,“新市民”已經遍佈城市各個角落,街邊小店、建築工地、快遞外賣、車間機牀……很多地方都能見到他們的身影。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城市居民,可是由於生活方式、思想觀念等方面深受城市文明薰陶,“新市民”早就不同於傳統的農民,他們對於城市生活有着強烈渴求。儘管過去的種種不公正待遇已得到了極大改善,但他們依然面臨着許多困難,包括買房買車、子女上學、養老醫療、貸款來源等等。

近期官方文件的再度提及,讓“新市民”羣體的處境和訴求又一次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問題。

02、“新市民”的畫像

“新市民”的畫像又是怎樣的呢?

誠然,僅憑官方文件給出的界定來認識“新市民”,難免顯得抽象,我們不妨從其他維度來更細緻地描繪這一羣體的各方面特徵。

  • “新市民”在哪裏?

想要滿足“新市民”的種種訴求,併為之提供相應的支持與服務,必然先要搞清楚他們在哪裏。

理論上講,越是經濟發達的城市,就業機會越多,教育醫療資源越豐富,對於外來務工、高校求學、看病就醫等人羣的吸引力越大。事實也的確如此。參考興業研究的測算結果,從區域層面看,東部地區的發達城市數量最多,“新市民”規模也最大,達到了1.3億人,而排在第二位的華北東北地區只有0.47億人。從城市角度看,超一線城市“新市民”規模最大,其中深圳有1378萬人,上海則以1077萬人緊隨其後;一線城市的“新市民”數量大多集中在400~500萬左右,不過一線城市中相對發達的成都、東莞和杭州的“新市民”數量分別達到了939萬、737萬和835萬,顯現出強大的城市吸引力體現出了較強的城市吸引力;至於二線城市的“新市民”,規模大都在200~300萬之間,三線城市則在100萬以內。

  • “新市民”的行業、年齡及學歷分佈如何?

3億“新市民”來到城市之後,隨着各種從事工作的差別而擁有了不同的身份,如工人、藍領、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户、高校學生等等,故而有必要對“新市民”的年齡分佈進行估算。參考新市民產業與創新研究院的研究報告,“新市民”羣體以城鄉流動人口為主,佔比超過七成,而高校畢業生及新落户城鎮居民僅佔一成,説明外來務工人員是“新市民”的絕對主力。

你不知道的3億“新市民”

考慮到數據的可得性,我們不妨以農民工的行業分佈來近似代替全體“新市民”的行業分佈。根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20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51.5%的農民工都在從事服務業門類的工作,而第二產業裏的農民工佔比為48.1%,剩下的0.4%分佈在農林牧漁業,這一分佈也與大眾認知相符,具體細分行業比例如下圖所示:

你不知道的3億“新市民”

此外,在年齡方面,農民工羣體當中接近半數都是1980年以後出生的,其中80後和90後佔比分別為26.7%和21.1%,説明80後與90後是“新市民”當中的主要力量;男女比例方面,農民工男女比例大體保持在6.5:3.5左右;學歷方面,全部農民工中未上過學的約佔1%,小學文化程度約佔15%,初中文化程度約佔55%,高中文化程度約佔17%,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約佔12%。這些都可以大體反映全體“新市民”的構成情況。

  • “新市民”有哪些特徵?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課題組的調研報告,“新市民”人羣主要呈現以下幾方面特徵:

第一,工作時間長,流動性大。絕大多數受訪者平均每天工作時間在10~12小時之間,每週工作時間在6天左右,依靠超時工作來提高個人收入;與此同時,新生代農民工工作穩定性較差,工作崗位和地點變動也更頻繁,收入和工作條件是影響其頻繁更換工作的主要因素。

第二,收入較低,社會保障參與度不高。有近一半(46.3%)的受訪者平均月收入在4001~5000元之間,有31.3%的受訪者平均月收入3001~4000元之間。從社保繳納的情況看,不繳納社保的受訪者佔比51.3%,15%的受訪者不知道自己是否繳納了社保,該羣體的社會保障一直是其市民化過程中的短板。

第三,業餘生活較為單調,玩手機成為主要休閒方式。主要原因在於,農民工羣體大多從事體力勞動,工作時間長,對業餘生活的時間造成擠壓,並且農民工羣體的人際交往主要是基於親緣和業緣關係,使得社交圈子相對較窄。

第四,經濟基本獨立,但存款較少,理財觀念淡薄,使用網絡借貸比例高。大多數“新市民”靠工資能夠養活自己,不過由於“月光”或者“家裏需要就給”,因而存款較少,導致抗風險能力較差。此外,“新市民”普遍缺乏理財觀念,並且部分農民工是現金貸的主要使用羣體,而抗風險能力的不足又為生活增加了更多的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

以上便是“新市民”羣體更為詳細的畫像。

03、“新市民”的現實訴求

如前文所述,儘管過去的種種不公正待遇已得到了極大改善,但“新市民”羣體依然面臨着許多困難。而首當其衝的,便是這個日益壯大的羣體並沒有能夠獲得與之相匹配的金融服務。

究其原因,一方面,“新市民”羣體大多采用靈活就業的方式,流動性較大,很多人都沒有穩定的工作崗位,並且工作內容也頻繁變換,因此很難提供穩定的收入證明,個人信用信息缺乏,授信更為困難;另一方面,部分“新市民”由於房、車等本地資產不足,缺少有效的抵押物,對於傳統金融機構來説,這一人羣風險相對不可控,並非“優質客羣”。

不可否認的是,“新市民”在推動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現代化大發展中做出了重要貢獻,而作為城市化過程中規模擴張最快與發展潛力最大的羣體,他們不僅是促消費擴內需與推動經濟增長的中堅力量,還是實現共同富裕戰略目標的關鍵一環。而“新市民”對於金融服務方面的訴求,不能也不該被忽視。

正因如此,我們看到在《關於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當中,詳細給出了對於滿足“新市民”金融服務訴求的重點領域和具體措施,希望通過市場化運作而非政策性指導的方式來提升新市民的金融服務體驗,具體涉及到創業就業、住房安居、培訓及子女教育、健康養老保險等多個領域,堪稱全方位、多層次,着實令人振奮。

你不知道的3億“新市民”

值得注意的是,“新市民”的現實訴求,並不是只有金融服務。

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通過就業、入學等方式轉入城鎮,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新市民”,農民工人數更是多達2.93億,我國的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也達到了64%左右。

你不知道的3億“新市民”

然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國的户籍人口城鎮化率只有45%左右,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之間存在近20個百分點的缺口,而這一缺口的主要構成就是“新市民”羣體;換句話説,雖然他們已經屬於常住城鎮人口,並在城鎮裏工作和生活,但很多人都還沒有户口,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困難和阻礙,包括就業創業、租房買房、孩子上學、老人養老等等。

所以,想要切實解決“新市民”羣體面臨的諸多現實問題,助力“新市民”真正融入城市,進而推動國民經濟更高質量發展,我們需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47 字。

轉載請註明: 你不知道的3億“新市民”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