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遇襲後日元走高 回首“安倍經濟學”曾幫日本走出“二十年通縮”

封面新聞記者 朱寧

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遭遇槍擊的消息震驚全世界。新華社東京7月8日電據日本廣播協會報道,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8日在奈良縣奈良市街頭演講時遭槍擊,經數小時搶救後宣佈不治身亡,終年67歲。

從金融數據方面來看,截至7月8日收盤,日經225指數漲0.1%,但此消息爆出前該指數一度漲近1.5%。從日元外匯匯率來説,作為避險貨幣,日元一度對美元大漲,美元/日元報135.75。但值得注意的是,過去一年,日元已累計對美元貶值近23%。在全球加息潮下,日本央行始終將利率維持在0.10%,並繼續維持10年期債券收益率不高於0.25%的政策。

安倍遇襲後日元走高 回首“安倍經濟學”曾幫日本走出“二十年通縮”

日經225指數7月8日分時圖

安倍遇襲後日元走高 回首“安倍經濟學”曾幫日本走出“二十年通縮”

美元兑日元7月8日分時圖

“安倍經濟學”,致日元貶值股市走強

為何日本前首相遇刺日元反而有所升值呢?有分析指出,安倍是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政策的主要支持者,他遇刺或將引發日本央行對政策的反思。

安倍晉三2012年底上台後加速實施的一系列刺激經濟政策,最值得矚目的就是寬鬆貨幣政策,日元匯率開始加速貶值。

尤其今年以來,日元匯率持續下跌態勢更加明顯。6月13日,日元兑美元匯率一度跌破135日元兑換1美元關口,創下約24年的新低。而從2021年初至今的一年多時間內,日元相對美元已經大幅貶值超過25%。

安倍遇襲後日元走高 回首“安倍經濟學”曾幫日本走出“二十年通縮”

美元兑日元日K圖

日元持續貶值的原因或在於日本獨立於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在3月美聯儲加息落地,並釋放後續將加大加息幅度和加快縮表的信號後,英、歐均開始加速收緊貨幣政策,但日本央行卻反其道而行之,堅持維持量化寬鬆政策。

3月28日,日本央行發佈新聞稿宣佈,在3月29日到31日,發動抑制利率上升的“連續性指定價格市場操作”措施,即以指定的利率,無限量從民間金融機構手中收購公債。

當天,日元匯率重挫 1.38%。4月20日,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日本央行又宣佈無限量購買10年期國債,以捍衞10年期日本國債0.25%的收益率上限,再度推動了日元的貶值。

安倍遇襲後日元走高 回首“安倍經濟學”曾幫日本走出“二十年通縮”

日經225指數月線

雖然 在“安倍經濟學”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影響下日元持續貶值,但其對於提振日本股市卻是功不可沒。自安倍晉三就任時,日經股指從10000點左右一路上漲,2018年10月時突破24270點,創下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新高。即便是新冠疫情暴發後,日本股市大跌,但隨後依然快速收復失地。

有報道指出,佔日本股市交易額約60%的外國投資者普遍看好“安倍經濟學”,因此在安倍辭職當日,日本股指才應聲下跌。安倍晉三幾乎稱得上是日本股市的“靈魂人物”。

“安倍經濟學”實施前,日本經濟持續“三低”

“安倍經濟學”的初衷為挽救日本持續低迷的經濟。自1998年國內金融危機和亞洲金融危機以來,日本經濟增長陷入長期停滯,從結果來看就是2012年名義GDP低於1997年。

從日本經濟的長期結構性來看,其特徵是“三低”,即低利率、低增長、低通脹,而這些特徵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前就已經顯現出來了。從總需求來看,政府支出補償了民間設備投資的低迷,但財政資金主要用於社會保障而不是投資。

因此,整個經濟的投資受到限制,在儲蓄過剩的情況下利率持續面臨着下行壓力。加上,這種特徵雖然並非日本獨有,但央行繼續實施貨幣寬鬆政策也進一步加速了利率的下跌。

眾多問題所導致的總需求不足也影響了“三低”的形成,但總供給問題更為嚴重。根據日本銀行估算的潛在增長率的變化,不僅可以確定該水平將長期處於下跌趨勢,還可以推斷出幾個不同的原因背景。

也就是説,人口老齡化抑制了勞動力投入的貢獻,而上述設備投資的低迷不僅降低了資本投入的貢獻,還使全要素生產率的增長降低到了零水平附近。這導致了經濟增長率的下跌。

“安倍經濟學”量化寬鬆貨幣政策,讓日本走出通縮境況

安倍一直高喊“經濟最優先”的口號,個人色彩濃厚的“安倍經濟學”也應運而生——其2012年再度當選日本首相,隨即拋出“拼經濟”路線,被媒體熱炒為“安倍經濟學”。彼時,安倍晉三的手中有“三支箭”。

其一,提出日本史上最大規模的量化寬鬆(QE)貨幣政策,央行每月購買國債7.5萬億日元;

其二,突破前任政府預算總額70萬億日元的擴張性財政政策;

其三,囊括《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TPP)、放松管制以喚起民間投資和促進創新等在內的一攬子增長戰略。

實際上“安倍經濟學”的邏輯相當“直白”。簡單來説,就是通過向市場注入大量資金,提高通脹率,使得日元貶值、出口增加,進而物價上漲,企業收益增長,員工的收入也相應增長,最終擺脱當下的通貨緊縮困境,實現日本經濟增長。

雖然邏輯簡單,但其效果顯而易見。具體來看,2013年4月,日本央行宣佈的史無前例地“量化與質化寬鬆”計劃(QE),在日元貶值的帶動下助推出口有力反彈、通脹提升,被認為是安倍經濟學奏效的顯著表現。

隨後,安倍的“第三支箭”結構性改革也開始發揮作用。日本政府決定自2014年4月起將有效企業税下調2.4個百分點,從38%降低至35.6%。與此同時,消費税由5%上調至8%。此外,日本廢除過去數十年來對大米生產的補貼、允許非處方藥在線銷售、放開電力市場等。

同時,當時安倍還承諾將繼續推進前瞻性地改革,其中包括在2020年前讓女性佔據30%的高層商業職位,讓外國股東在日本公司治理中擁有更多話語權,並且改革勞動力市場,使工人能夠從舊產業轉到新產業中去。

當時,日本正在安倍經濟學的推動下逐漸走出過去二十年來的通縮,日經指數也在2013年當年足足上漲了57%,創下過去40年來的最好表現。

貨幣政策遭遇“兩難境地”,財政狀況困難始終未曾解決

“安倍經濟學”儘管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日本經濟,但隨着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全球化遭遇寒流,依賴出口的日本經濟受到打擊,新冠疫情又使日本經濟雪上加霜。

在疫情影響下,日本對外貿易受到嚴重影響,貨物和服務出口下降,國際收支出現失衡現象。此外,受日元貶值和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影響,日本國內物價飆升,居民生活壓力增加,國內消費持續低迷。在美聯儲加息背景下,日本政府又無法輕易降息以刺激國內需求,陷入貨幣政策兩難困境。

截至2021年底,日本政府債務佔名義GDP高達2.25倍。日本政府債務擔憂升温。在歐美髮達國家通脹水平持續創出新高、美聯儲和歐央行加速收緊貨幣政策的背景下,市場對於日本央行能否繼續維持收益率曲線控制(YCC)政策心存疑慮,擔心如日本央行此時選擇調整金融政策,龐大的政府債務負擔可能造成日本政府信用惡化,並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衝擊。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日本實際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下降0.2%,按年率計算降幅為1%。這也是日本經濟繼去年第三季度後再現下滑。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長張季風認為,安倍在經濟治理上的成績大家有目共睹,但是也有較為嚴重的問題。

張季風提到,其中最嚴重的問題就是財政狀況困難,這個局面始終沒有得到改變。具體來看,一方面是財政上不斷擴大投資,尤其是公共投資;另一方面是貨幣政策上的大“放水”,也就是負利率政策再加上量化寬鬆,這完全是一種非傳統的貨幣政策。

簡單來説,日本是靠借錢和貨幣“放水”把經濟推上來的,力度之大史無前例。美國在金融危機後都逐步退出量化寬鬆政策了,但是日本什麼時候能夠走出來?從現在來看,沒有一點希望。這方面付出的代價非常之大,給日本經濟留下了各種各樣的隱患。

安倍晉三遇刺後,日本央行政策成迷

對於安倍晉三遇刺後,日本央行政策是否會作出改變的問題。日本經濟界一些策略師認為,如果此次襲擊事件加速了對日本央行政策的重新思考,日元可能會走強,日本股市則可能會下跌。但經濟學家大多認為,影響是暫時的。

松井證券高級市場分析師Tomoichiro Kubota表示:“這可能會在中長期產生影響,市場將看到日元大幅升值和股市下跌。”“安倍一直支持日本央行行長黑田東彥;日本央行的政策可能會改變,因為他們會失去支持。”

“畢竟,即使在岸田文雄上台後,自民黨也一直大力推行安倍經濟學的通貨再膨脹政策,Kubota表示。如果重要人物的政治活動下降了,就會影響目前的政策。”

三菱UFJ研究諮詢公司的Shinichiro Kobayashi表示,“日本央行不太可能加息或者改變其寬鬆路線,以與美聯儲和歐洲央行保持一致。岸田已經制定了自己的經濟議程,並且至少到目前為止一直支持日本央行。安倍不是日本央行堅持將利率維持在極低水平的原因。”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439 字。

轉載請註明: 安倍遇襲後日元走高 回首“安倍經濟學”曾幫日本走出“二十年通縮”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