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嘉藥業衝A背後:IPO前夕分掉逾兩年淨利 卻要募資過億補流還貸
成立十週年之際,迪嘉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迪嘉藥業”)在王德軍、王琳嘉父女的帶領下開始向創業板發起衝擊,公司創業板IPO於近日獲得受理。縱觀公司招股書,迪嘉藥業在IPO前夕的一筆大額分紅頗為顯眼,公司於2022年現金分紅2億元,這一分紅額甚至超過公司近兩年的淨利總額,佔公司近三年歸屬淨利潤的八成。在突擊大額分紅的同時,迪嘉藥業還要募資1.5億元用於補流及還貸,這使投資者不由得對公司大額分紅的合理性產生質疑。
突擊分紅2億元
2022年,迪嘉藥業進行了大手筆分紅,一次性分紅2億元。
招股書顯示,迪嘉藥業致力於原料藥和醫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及銷售,主要原料藥產品包括洛索洛芬鈉、替米沙坦、非布司他等,根據下游製劑作用部位及機理,主要涵蓋肌肉骨骼系統類、心血管系統類、消化道和代謝類、呼吸系統類和神經系統類等領域。同時,公司兼營雙咪唑、對溴甲基異苯丙酸等醫藥中間體業務和少量生物製品業務。
報告期內,迪嘉藥業分別於2021年、2022年進行了兩次現金分紅,2021年現金分紅金額為2000萬元,2022年分紅額出現大幅增加,為2億元,同比大增9倍。
與公司同期淨利水平相比,這一分紅額遠超公司2022年淨利,甚至超過公司2021-2022年兩年的淨利之和。
財務數據顯示,2020-2022年,迪嘉藥業實現的營業收入分別約為3.07億元、3.74億元、5.15億元;對應實現的歸屬淨利潤分別約為5801.79萬元、6998.74萬元、1.15億元。經計算,公司2021-2022年兩年的淨利之和為1.85億元,報告期三年的淨利之和為2.43億元,公司2022年的分紅額為公司近兩年淨利的1.08倍,為公司近三年淨利的82.43%。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擬IPO公司的分紅情況一直是監管層審核的重點。獨立經濟學家王赤坤錶示,分紅是公司股東享有的權利,監管層並不會對其進行太多限制。不過對於IPO公司來説,分紅時機、分紅比例都需要根據企業經營情況而統籌考慮,不合理的利潤分配方案等問題則有可能構成企業的上市審核障礙。
針對公司相關問題,北京商報記者向迪嘉藥業方面發去採訪函,不過截至記者發稿,未收到對方關於採訪問題的回覆。
募資1.5億元補流還貸
不僅大手筆分紅,迪嘉藥業還要募資上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
招股書顯示,此次創業板IPO,迪嘉藥業擬募集資金6.31億元,用於高端原料藥綠色工藝產業化二期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其中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項目擬投入的募資額為1.5億元。
聚焦到補充流動資金及償還銀行貸款這一項目,迪嘉藥業擬使用1億元募集資金補充流動資金,使用5000萬募集資金償還銀行貸款。迪嘉藥業表示,該項目將有效滿足公司運營規模擴張帶來的資金需求,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增強公司的資金實力並提高公司的市場競爭力。
投融資專家許小恆表示,一般來説,擬IPO公司多處於成長期或快速擴張期,此時往往需要大量的流動資金,因此,募集資金進行補充流動資金是許多IPO公司會選擇的方式。但當營運資金存在缺口,需要大額募資補流時,還進行大額現金分紅,分紅的合理性可能會遭到監管層追問。
財務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迪嘉藥業短期借款餘額約為6273.19萬元,賬上貨幣資金約為4481.56萬元。
此外,迪嘉藥業募投項目中的高端原料藥綠色工藝產業化二期項目、研發中心建設項目擬分別投入募資額3.55億元、1.25億元。迪嘉藥業表示,高端原料藥綠色工藝產業化二期項目擬利用公司現有廠區的部分空餘場地進行建設,並對部分現有生產車間進行裝修,同時將引進購置一批生產配套設施;研發中心建設項目將引進先進研發設備以及優秀研發人才,擴充和提升公司研發團隊。
實控人持股比例近九成
據瞭解,迪嘉藥業成立於2013年3月,如今已滿十年。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公司控股股東為迪沙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迪沙集團”),實控人為王德軍、王琳嘉父女。
招股書顯示,王德軍、王琳嘉分別直接持有迪嘉藥業24.57%、8.88%的股份,兩人合計通過迪沙集團及其全資子公司持有公司55.48%的股份;此外,王德軍持有新迪雅16.67%的出資額,系新迪雅執行事務合夥人,新迪雅持有0.14%迪嘉藥業的股份。因此,王德軍、王琳嘉合計控制迪嘉藥業89.06%的股份。王德軍擔任迪嘉藥業董事長,王琳嘉任迪嘉藥業董事。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分配股利之際,迪嘉藥業還未形成現在的股權格局。招股書顯示,直至2022年12月之前,迪嘉藥業由迪沙集團以及迪沙集團100%持股的迪沙集團山東營銷公司共同持股,持股比例分別為70%、30%。
股權關係顯示,威海迪沙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迪沙投資”)、王德軍各持有迪沙集團99.54%、0.26%股權。王德軍、王琳嘉合計持有迪沙投資75.36%的股權。
迪嘉藥業表示,2022年分掉的2億元現金分紅中,1.7億元由迪沙集團分走。
北京商報記者 丁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