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和訊網
10月22日,第一服務(2107.HK)登陸港交所,開盤即破發,當天收盤價報1.76港元/股,跌幅高達26.7%?。
在2020年物業股上市潮中,當代置業旗下的這支物業股並不特別。但不巧趕上了物業股風口關閉期,因大跌成為折射整個物業行業漸失資本青睞的現狀,也讓行業重新審視這一輪的物業股狂熱潮。
2014年,彩生活“敲”開港交所的大門,以市值超母公司花樣年成績為行業熟知,房地產行業開始認識到物業股的資本魅力。隨後祈福生活服務、雅生活、碧桂園服務等物業公司登陸港交所,加入到物業分拆上市的造富“神話”中來。
2020年,疫情“黑天鵝”充分發掘物業的價值,出於對“錢景”的期待,對規模擴張的渴求,物業公司組隊赴港上市,新一輪上市潮襲來。
在資本的狂熱中,物業股大漲,半年股價翻倍,高達50-60倍的市盈率,最高的招商積餘市盈率曾超過130倍,讓多少行業羨慕不已,更是地產股無法企及的高度。
資本雖狂熱,但資本市場是清醒的,大漲之下隱藏大跌的危機,這是資本市場亙古不變的定律。從7月下旬開始,部分物業股開始下跌,流動性變差,到現在物業股整體下跌。Wind數據顯示8月至今,29家物業股平均跌18.3%,加權平均跌33.8%,中奧到家股價遭腰斬。
昨日還是資本追捧的“香餑餑”,轉頭就慘遭資本拋棄。市值過高,房地產行業政策監管趨嚴、融資端封鎖了房企的“七寸”,加上疫情下房地產增長降速,均對物業公司的高增長增加不確定性。
第一服務的大跌或許只是物業赴港上市破發的縮影,對後續登陸港交所的物業公司招股、定價都將產生重要的影響。
高度依賴房地產開發業務,物業行業本身的核心競爭力尚未鍛造完成,“先天不足,後天發育不全”,資本市場對物業公司踩剎車符合行業邏輯,停下來思考未來發展之路才有利於行業走的更長遠。
風口不再,被上市“造富夢”衝昏頭腦的物業公司們也該好好思考未來的出路,資本的追逐是一時的,但是鍛造的核心競爭力才是長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