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買家在網上的點評(圖片來源:觀察者網)
歐洲人為何搶購自行車?
自行車海外訂單火爆的背後是,隨着歐洲疫情緩和,5月上旬開始,各國開始逐步“解封”。歐洲人終於能出門了,但仍不敢乘坐公共交通,為了安全,他們紛紛開始搶購代步工具。
據媒體報道,到4月底,全美許多商店和分銷商已經售罄了1000美元以下的低端自行車(包含電動自行車)。
現在,美國正面臨嚴重的自行車短缺,因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供應鏈中斷,無法滿足激增的需求。
紐約布魯克林的一些自行車商店的自行車銷量是往常的兩倍,亞利桑那州鳳凰城的一家自行車銷售連鎖店的銷量翻了三倍。
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的一家零售商在4月底之前售出了所有入門級自行車,而且在其50年的歷史中,自行車銷售從來沒有這麼火爆。
西班牙銷量上漲22倍
5月上旬開始,隨着歐洲疫情緩和,各國開始逐步“解封”。歐洲人終於能出門了,但仍不敢乘坐公共交通,為了安全,他們紛紛開始搶購代步工具。受此影響,中國自行車和電動車出口量暴漲,上萬元的“土豪”車型也被搶購一空,生產廠家加班加點,訂單仍然排到1個月後。
3月11日,工人在安徽某自行車生產線上作業(圖片來源:新華社 黃博涵 攝)
阿里巴巴旗下跨境電商平台速賣通數據顯示,5月西班牙市場自行車銷售額上漲超過22倍,意大利、英國也都上漲了4倍左右。電動滑板車的銷售額也大幅增長,意大利上漲近9倍,英國上漲近8倍,法國上漲380%,在體量本身就很大的西班牙也增長了280%。
一千美金自行車是怎麼賣爆歐洲的
阿里巴巴旗下速賣通商家自行車商家SAVA在國內名聲不大,但為了打入歐洲市場, SAVA直接在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的波蘭建廠組裝,在當地設立海外倉,成功挺進歐羅巴。SAVA主打碳纖維自行車,定位高端,零部件供應商遍佈全球,車架是國內生產,變速器等零部件來自日本、馬來西亞、泰國等地。SAVA的主流車型的定價在1000美元以上,這樣的價格會讓國內買家咋舌,但卻是歐洲用户搶購的對象。因為當地同等質量的自行車售價要比SAVA還要高出50%,SAVA仍然具備性價比優勢。
疫情期間,SAVA海外倉的貨很快賣空,但4月的訂單環比又增長了30%左右,因為訂單暴漲,應接不暇,生產端壓力很大,訂單生產的週期已經延長了一倍。
歐洲政府鼓勵市民騎自行車還給補貼
無論電動滑板車還是自行車,在歐洲市場上的普遍售價都在1000美元上下,高端款超過1600美元,摺合人民幣萬元以上,但為何仍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李小龍介紹説。“歐洲當地政府為鼓勵騎行提供了補貼,有了補貼,低端款相當於對摺,高端款相當於只賣低端款價格,所以現在高端款也賣空了。”
據環球時報,在德國,自行車熱與政府在疫情中推出各種措施有很大關係。為應對因疫情減少的汽車交通,柏林市政部門重畫道路標識,擴充臨時自行車道。這一措施旨在滿足疫情期間安全騎車的需求,幫助騎行者們保持規定的1.5米“社交距離”,騎車人也不用戴口罩。從4月28日起,全國機動車司機都不可以在自行車專用道停車,否則罰款55歐元。
不僅是德國,其他歐洲國家也正湧現新的自行車熱潮。
意大利第二階段復工法令中就特別提到,為了鼓勵替代性出行並限制公共交通擁擠,政府特別為市民購買自行車和踏板車提供補貼,補貼最高為500歐元(約合4000元人民幣),這相當於自行車或踏板車成本的70%左右。
法國政府日前宣佈一項總額2000萬歐元的資金計劃,以鼓勵法國民眾在5月11日全國“解封”後騎自行車出行。按規定,每人可報銷50歐元自行車修理費。企業主也將得到政府資金支持,為騎自行車通勤的員工提供每人400歐元的交通補貼。此外,這一計劃還將提供專門的款項,用於建設自行車臨時車道、設立自行車停車位、資助自行車訓練課程等。
5月8日,在法國巴黎,一條街道標註了黃色的臨時自行車道標識(圖片來源:新華社 奧雷利安·莫里薩爾攝)
相關股票聞聲大漲
反映到A股市場上,上海鳳凰午後直線拉昇率先封板,公司股票已連續兩日漲停。
信隆健康、中路股份、永安行、新日股份等自行車、電動車概念股漲勢喜人。
自行車熱能否持續
據21世紀經濟報道,在自行車和電動車行業中,中國擁有從零部件到組裝整車的完整產業鏈。“中國出口的自行車佔世界市場份額70%以上,電動車佔比還要更高。”速賣通運動品類負責人李凱表示。
中信證券此前的研報顯示,兩輪車作為重要交通工具,全球年銷量2.3億輛,市場空間800億美元。歐洲、中國、美國是自行車主要消費市場,中國產量佔世界50%。歐洲自行車總保有量約2.5億輛,年需求量多年來保持穩定,年銷量約為2000萬輛,平均售價在500美元左右,市場規模達100億美元。美國每年自行車銷量在1500萬~2000萬輛之間,市場規模約60億美元。
目前,傳統自行車已步入存量,但伴隨消費升級,騎行體驗佳的電踏車近年在歐洲市場的增長中樞預計仍將達20%。
華盛頓特區自行車空間公司(BicycleSpace)的老闆菲爾·庫普曼(Phil Koopman)則將當前的自行車熱潮與1999年人們爭相購買電腦相比,“那之後,有些公司有幾年時間電腦銷量都不高,”庫普曼説:“這是個大問題,這股熱潮究竟是一次性的還是可持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