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安石:大融城“學步”大悦城?
樂居財經 嚴明會 發自北京
近日,遠洋資本10.3億元戰略投資紅星地產,再次掀起了業內對資管的熱論。
該領域內角色眾多,光大安石也常會被人提起。當年被光大控股收購之後,它便坐上了高速發展的“快車”,後來還一頭裝進了A股的光大嘉寶(600622.SH),登上了資本市場,一時風頭無兩。
除了住宅之外,光大安石還投資商業、辦公、工業等領域。它有別於黑石“買入、修復、賣出”的邏輯,既有“投融管退”的運轉,又同時運營着自身的商業地產品牌“大融城”,是一種複合型的存在。
在掌舵者陳宏飛眼中,它是獨立的私募基金,與其他以開發商為背景、大多數為自己項目融資的地產基金,有所不同。
常言道,母憑子貴,但目前的光大嘉寶的境遇卻截然相反,它仍是地產開發、資管業務並行的局面,上市公司承載着地產之“重”,不僅毛利率不如其他基金平台,經營性現金流也不太穩定。
“傍上”光大
13年前,次貸危機加劇,美國的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宣佈了申請破產保護。隨後,它在中國的分支機構亞雷投資,也不斷被人終止合作,處在崩潰的邊緣。
那時候,亞雷投資也才籌備成立了大概一年左右的時間。潘穎、陳宏飛,以及剛從東京雷曼回到北京的餘小玲等,組成了七八個人的初創團隊。他們面對變局,在十字路口徘徊。
所幸光大控股伸出援手,於2008年10月份,以85萬美元收購亞雷投資51%股權,但約定對公司運營沒有一票否決權。收購完成後,光大亞雷(即後來的光大安石)隨之誕生。
2016年末,光大安石的51%股權,被裝進了光大控股旗下的A股上市平台嘉寶集團(即光大嘉寶),作價約15億元。8年間,這項被收購的資產,身價漲了250多倍。
而潘穎、陳宏飛等人,也因為這筆收購,避開了動盪,核心團隊基本保留了下來。
光大安石被注入上市公司前後,潘穎升任光大控股首席投資官,次年1月,陳宏飛接任光大安石首席執行官。而團隊中的唯一一名女性創始成員餘小玲,則擔任光大安石首席行政官。
他們大多在對外投資平台中,獲得了股權的獎賞。
比如,成立於2019年的珠海安光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簡稱“珠海安光”),目前註冊資本為110萬元,由陳宏飛與胡兵持有9.1%、90.9%股權。胡兵是光大安石的首席運營官。
此外,去年8月,光大嘉寶的一宗關聯交易,再次將光大安石的員工持股平台“珠海安晶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夥)”(簡稱“珠海安晶”)公之於眾。
彼時,珠海安晶與光大嘉寶、光大安石(北京)房地產投資顧問有限公司(簡稱“安石投顧”)、光大安石(北京)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安石資管”)等,共出資約40億元,認購安石宜達100%份額。
其中,珠海安晶認購了2000萬元的份額,佔比0.5%。安石宜達將用於投資以城市更新為主的房地產項目。
樂居財經查閲獲悉,在這筆收購完成前後,珠海安晶瞬間湧入了28位自然人股東,其中既有光大安石商管總裁周頌明、首席財務官於瀟然,也包括餘小玲。三者分別持有珠海安晶10%、5%、7%股權。
眼下,珠海安晶的對外投資公司,僅有安石宜達一家。而由於光大嘉寶對安石宜達,並不具有控制權,所以後者並不納入上市公司的合併報表範圍,發展情況並不為外界所知。
但無論如何,它的發展成果,都由眾人共享,多位員工都能從中分得一杯羹;這或許也是光大安石激勵措施的一部分。
投資的商業“偏向”
一般而言,外界所説的光大安石平台,其公司主體中包含了安石投顧、安石資管。在業務推進過程中,兩者分別負責房地產投資項目的投前、投後管理,共同構成投資管理的完整業務鏈。
地產圈內,多家房企都與光大安石存在交集。樂居財經查閲獲悉,華髮股份、融科智地、遠洋地產、合生創展、金科股份、榮盛發展等,均有光大安石的投資身影,規模少則一兩億,多則超過10億元。
光大安石着眼的領域廣,業務涉國內一二線城市的住宅、商業、辦公樓、工業等物業投資,並將投資重點從剛需住宅向商業持有型物業轉移。
於去年中期,它的在管項目為42個,在管規模約452.73億元。其中,商業、寫字樓等板塊的管理規模,已合計達四成以上,多支基金參投於其中。
比如上海光翎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投資於上海靜安大融城;上海光渝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投資於重慶觀音橋大融城;上海光丹投資中心(有限合夥),投資於上海越虹廣場等,不一而足。
起初,光大安石也和大多數基金管理平台一樣,主要扮演財務投資人的角色。
但這種角色並不能滿足它的胃口。潘穎、陳宏飛等,也很早就開始採取主動管理模式,打造自有商業品牌大融城。
2009年底,光大安石聯手聯想控股旗下的融科智地,拿下觀音橋“現代廣場”,並經過1年的時間,改造出了第一個大融城。嚐到“甜頭”之後,它展開了持續的佈局。
在模式選擇上,光大安石採取輕重並舉的方式拓展商業項目。
據披露,在一線城市,它以重資產收購為主,關注的是城市副中心區和新興城區核心區域;而二線發達及中等城市以重資產為主,輕資產為輔;二線較弱城市則以輕資產合作為主,則選擇核心商圈。
官網顯示,在全國一二線10座城市(上海、重慶、西安、青島等),光大安石已打造19個大融城系列購物中心。
大融城與大悦城僅一字之差,卻在用户受眾中的口評,呈現兩極分化。
例如在上海,網友評價道,“(靜安)大悦城屬於沒事可以逛逛的地方;(大華)大融城是不會去第二次的地方,周圍老破小太多實在受不了,裏面店鋪也都是屬於湊數。”
上市平台轉型“陣痛”
在聚光燈之下,基金的市場空間,多年來持續被業內看好,光大控股也萌生了將其推入資本市場的想法。於是,2016年,它在成為嘉寶集團第一大股東之後,就馬不停蹄地將光大安石,置於嘉寶集團的旗下。
由此,嘉寶集團更名為光大嘉寶,號稱“房地產基金第一股”。但戴着“金冠”,它原本的“重資產”房地產開發業務,開始被逐漸捨棄,取而代之的,是不動產資管“輕資產”的全面鋪開。
此後,光大嘉寶的一舉一動,都是圍繞着“轉型”展開的,其中包括耐人尋味的人事變動。
2019年1月,原光大嘉寶總裁錢明及嘉寶系多人辭去相關職位,而陳宏飛昇任光大嘉寶總裁,周頌明、於瀟然等升任公司副總裁。由此,光大安石團隊開始執掌上市平台。
不過,光大嘉寶的轉型成效,並不顯著。
2017至2019年,光大嘉寶的房地產開發業務收入佔比,一直在80%上下;去年上半年,這項比例仍為79.65%。在盈利上,不動產資管的利潤佔比也僅為32.02%,遠遠低於地產開發的68.34%。
在“對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影響達到10%的子公司”列表中,安石投顧常常位列首位,成為公司利潤的最大貢獻者。但有些地產開發項目則是“拖後腿”的存在。
2020年中期財報顯示,光控安石-上海一號私募投資基金下屬企業開發的光大安石中心項目、上海光野投資中心(有限合夥)下屬企業開發的光大安石虹橋中心項目,它們的利潤皆為負數。
由此可見,基金的培育並非易事;而地產開發與不動產資管業務共存的局面,也讓光大嘉寶在業績賬面上,體現不出資管平台的優勢。
與後來者遠洋資本相比,光大嘉寶的資產體量更大,但它2019年的資產負債率為66.65%,比前者高出20個百分點;除此之外,它的淨利潤率、經營性現金流,也與遠洋資本有着較大的差距。
股價的起落,亦能體現出資本市場對於光大嘉寶前後態度的變化。
收購光大安石之後的2017年,光大嘉寶的股價曾步步高昇至12.23元的高點,但隨後在起伏中不斷回落,直至今年3月30日收盤,它的股價僅為3.15元。
眼下,或許加速剝離地產開發業務,才是光大嘉寶重獲市場認可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