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爭加劇、產品單一,華蘭疫苗衝擊創業板
導語:透過招股書發現,作為一家醫藥生物公司,華蘭疫苗同樣存在重銷售而輕研發的情況。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郭威 張璐
華蘭生物疫苗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華蘭疫苗”)已向深交所遞交了申報稿,擬申請在創業板上市,華泰聯合證券為主承銷商。
招股書顯示,華蘭疫苗本次公開發行股票不超過4001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的比例不低於10%。預計募集資金24.95億元,其中10.84億元用於流感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和現有產品供應保障能力建設項目、7.61億元用於新型肺炎疫苗的開發及產業化項目、2.90億元用於新型疫苗研發平台建設項目以及2.74億元用於多聯細菌性疫苗開發及產業化建設項目。
成立於2005年的華蘭疫苗主營業務為人用疫苗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公司擁有國內最大的流感疫苗生產基地。
競爭加劇,產品結構單一
華蘭疫苗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的主營產品包含了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ACYW135羣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重組乙型肝炎疫苗(漢遜酵母)、A羣C羣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等。
但實際上,公司的產品結構非常單一,核心產品就是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
2018—2020年,華蘭疫苗的營收分別為8.03億元、10.49億元、24.26億元,複合增長率為73.86%;歸母淨利潤分別為2.70億元、3.75億元、9.25億元。報告期內,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銷售收入達到6億元、9.71億元、23.46億元,佔當期營收的比重達到74.84%、92.71%和96.73%。
2018年6月,華蘭疫苗成為全國第一家獲批生產四價流感疫苗的企業,過去三年,該疫苗批簽發總量分別達到了512萬支、836萬支、2062萬支,2020年的四價流感疫苗貢獻了最多的收入。
但目前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能夠提供四價流感疫苗,截至2020年12月末,除華蘭疫苗外,國內已有金迪克等4家企業的四價流感疫苗產品獲得批簽發,另外還有多家企業的四價流感疫苗處於臨牀試驗階段。隨着其他競爭對手對標產品的陸續上市,四價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競爭變得日趨激烈。隨着四價流感疫苗的競爭者不斷進入,華蘭生物的市場份額不增反減,從2019年的86%,下滑到如今的60%左右。
如果華蘭疫苗無法在技術創新、市場開拓、產品質量等方面保持相對競爭優勢,或原料成本、人力成本提高無法及時向下遊客户傳導,則公司未來毛利率還將面臨下滑的風險。
事實上,這一情況已經發生,2017年—2019年,公司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產品毛利率分別為66.14%、64.12%和52.70%。
擺在華蘭疫苗面前的問題已經很清晰了,率先研發出四價流感疫苗之後壟斷市場幾年,公司對這一產品形成了非常大的依賴,但隨着後來者的進入,紅利期正在慢慢過去,與此同時,公司未能有新的產品問世。
重銷售,突擊入股
透過招股書發現,作為一家醫藥生物公司,華蘭疫苗同樣存在重銷售而輕研發的情況。
根據招股書,2018年—2020年的三年間,華蘭疫苗銷售費用分別為3.37億元、3.06億元和8.65億元,合計超15億元,佔各期營收比例分別為42.02%、29.18%和35.66%。其中佔主要部分的是“預提推廣服務費”,九成以上的銷售費用來自這一科目,預提的推廣服務費包括推廣商推廣活動的推廣服務費、諮詢費、會務費等。
這一問題顯然沒有逃脱問詢,深交所在第一輪問詢中連續發問,要求公司説明“列示所支付推廣服務費明細,與各期銷售收入是否匹配”、“報告期內發行人是否存在與業務事實不符或與憑證不符的異常資金流出,是否涉及商業賄賂、利益輸送等情況”、“主要產品在參與省級公共資源交易平台招投標過程中,是否存在商業賄賂或其他利益輸送的情形”等問題。
相比之下,公司的研發支出就少得多,過去三年,華蘭疫苗的研發費用分別為0.53億元、0.73億元、1.11億元,佔同期營收比例分別為6.60%、6.96%、4.57%,報告期內研發費用的總和只有2.37億元。
重銷售,輕研發,這或許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公司過去幾年為何沒有新品上市。
最後,華蘭疫苗在上市前還發生了突擊入股的情況。2020年4月,高瓴驊盈以12.42億元受讓了華蘭有限部分出資900萬元,對應9%的股權,晨壹啓明以8.28億元受讓了華蘭有限600萬元的出資額,對應6%的股權。
股權穿透後可知,高瓴驊盈是高瓴資本旗下的企業,而晨壹啓明則隸屬於晨壹基金,二者都是頂級的投資機構。根據之前證監會的最新規定,“突擊入股”的時間段由申報前6個月變為到申報前12個月,也就是説,高瓴資本和晨壹基金屬於典型的突擊入股行為。
通過對應的出資和股權比例,上述股權轉讓是以華蘭有限138億元的整體估值作為定價依據,如果按照2019年3.75億元的歸母淨利潤來計算,那麼PE為36.8,而彼時華蘭生物的PE在50倍以上,作為華蘭生物最優質的一部分資產,華蘭疫苗的估值理應更高一些,那麼上述入股行為是否屬於低價突擊入股呢?隨着去年淨利潤的飆升,入股價的PE目前已經降到14.92,不得不説,大資本真有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