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導讀】
今日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基金大事件:
港股還要“熊”多久?南向資金連續9天淨買入 公募逆勢佈局
牛哄哄!江湖上那些ABB基金經理業績紅彤彤 給投資者賺了白花花的錢
醫藥股性價比凸顯 基金經理“越跌越買”
公募參與定增熱情高漲 今年以來獲配金額突破千億元
全面降準!A股後市怎麼走?十多家公募基金火速解讀
【基金要聞】
港股還要“熊”多久?南向資金連續9天淨買入 公募逆勢佈局
12月6日,恆指弱勢震盪收跌1.76%,恆生科技指數跌3.34%盤中創新低。如果將時間拉長,今年年初至今,恆生指數跌幅已達到了14.25%;更為嚴重的是恆生科技指數,其年內跌幅達32.03%;恆生醫療保健指數跌幅也達到了26.14%。
港股的大跌,也使得不少重倉港股的公募基金受到拖累,相關產品發行甚至出現了因“投資者不買賬”而延募的事情。不過,或許是因為港股市場逐漸走向底部,翻轉的力量也在集聚。數據顯示,聰明的資金已然開始行動,截至12月6日,南向資金已連續第九日淨買入。
諸多不利因素疊加下,港股目前投資機會幾何?是否已經進入佈局區域?財聯社就此採訪了多位基金經理,他們多認為港股市場政策底、基本面的預期底、估值底都進一步明朗,並不存在較大的系統性風險,某些公司對應明年的估值已經處於極低的水平,價值被嚴重低估,可以考慮分階段佈局。( 財聯社)查看原文>>>
牛哄哄!江湖上那些ABB基金經理業績紅彤彤 給投資者賺了白花花的錢
近期,“ABB”基金經理火了,原因疊字的名字可能在2021年帶來了特殊的魔法,這些基金經理業績都“飈”了。所謂“ABB”基金經理,意思是名字中含有兩個疊字。例如華安劉暢暢、交銀楊金金、中歐劉偉偉等,均為目前炙手可熱的新鋭基金經理。而且這些基金經理中不少特色鮮明,業績突出,展現出較為優異的投資管理能力。
但通過姓名篩選基金經理並非上策。我們在投資的時候,仍然要結合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全面考察基金經理中長期業績及基金公司投研能力後,做出恰當選擇。(中國基金報)查看原文>>>
醫藥股性價比凸顯 基金經理“越跌越買”
下半年以來,醫藥板塊開始回調,申萬醫藥生物指數在7月1日至12月6日期間,累計跌幅達17.20%。近期在疫情反覆等因素的影響下,醫藥板塊再度受到市場關注,不少資金借道ETF投資醫藥板塊。
四季度以來,截至12月3日,華寶中證醫療ETF份額增加達47.25億份,除去3只四季度新成立的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ETF外,該基金是四季度份額增加最多的股票型ETF。
醫藥板塊目前是否到了佈局的時機?匯豐晉信醫療先鋒基金基金經理駱瑩表示,經過16個月的震盪盤整,目前醫藥板塊相對於其他行業的估值溢價率水平和公募基金配置比例都已經降到了歷史低位,當前位置從估值水平來看,已經具備性價比,已處在一個非常具備配置價值的階段。(中國證券報)查看原文>>>
公募參與定增熱情高漲 今年以來獲配金額突破千億元
以增發公告日為統計口徑,今年以來公募基金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獲配金額合計已超過千億元,大幅超越去年同期水平。不少明星基金經理也熱衷於參與定增,傅鵬博、朱少醒等百億級基金經理今年以來多次出現在上市公司定增名單中。業內人士表示,參與定增往往能夠獲取一定的折價,可以降低持倉成本,而且再融資新政實施後定增鎖定期一般只有6個月,具有一定吸引力。
公募參與定增收成如何?假設基金依然持有已過鎖定期的個股,數據顯示,截至12月6日收盤,和定增發行價相比,公募基金今年以來參與的定增超八成實現盈利。(上海證券報)查看原文>>>
【基金觀點】
全面降準!A股後市怎麼走?十多家公募基金火速解讀
12月6日收盤後,降準的消息落地:央行宣佈,自2021年12月15日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資金約1.2萬億人民幣。這是繼7月份宣佈全面降準後,央行再度開啓大降準大動作。
對此多家基金公司也在第一時間進行了解讀。公募人士普遍認為,全面降準符合市場主體所需,2022年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都有發力空間,無論是消費需求還是基建投資都有望反彈。A股跨年行情正在展開,高景氣成長賽道仍是中期重要配置方向。(中國基金報)查看原文>>>
博時基金:靜候春季躁動行情 預期成長風格不會缺席
短期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環比略有反彈,但經濟整體動能仍處在週期性下行階段,目前政策尚處於強調平衡好改革與穩增長階段,政策仍以結構性發力為主。
中性預期下,貨幣維持穩中偏松態勢,李總理釋放降準信號符合預期,降息需要進一步的壓力確認。業績真空期靜候春季躁動行情,過往經濟預期向下年份的春季躁動行情中,成長風格表現不會缺席。
西部利得基金:穩增長預期升温 消費關注度提升
展望後市,預計市場仍將處於震盪區間,繼續延續分化行情,警惕機構持倉集中且漲幅過大、估值處於高位的板塊。
後續市場風格會趨於均衡,板塊間的估值差有望縮窄,可關注高景氣的製造方向,包括新能源及科技硬件半導體,依據產業鏈環節景氣程度變遷進行配置。同時關注政策邊際變化或發力潛在有支持的領域,如地產、券商等板塊。建議關注今年已經有所調整、估值已經不高、中長期前景向好的中下游消費,包括食品飲料、醫藥、汽車、家電、家居等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