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豐環保:東風借力,托起“雙增長”智慧城市運營商

粵豐環保:東風借力,托起“雙增長”智慧城市運營商

區位優勢與高效運營,夯實龍頭地位。

環保行業的風生水起不言而喻。千億、萬億級別市場崛起,各個細分賽道熱度一浪接着一浪,繁花似錦,攪動着萬千人的心和力。


自2019年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駛入“快車道”以來,產能增速令業內人士歎為觀止。“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國補退坡塵埃落定,剛進入冷靜期的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又因為“碳達峯”、“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再度熱鬧了起來。


作為國內最大的非國有垃圾焚燒發電公司,同時也是廣東省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公司,粵豐環保(1318.HK)在強敵環伺、大戰激烈的情況下,如何紮根廣東實現營收雙增長,不斷給市場帶來新驚喜?


答案從剛剛公佈的財報數據中,或可一探究竟。未來,粵豐環保向智慧城市綜合管理服務商轉型的步伐也能由此窺見一斑。


01 每年增長兩位數,區位優勢凸顯


最新財報顯示,2021年全年,粵豐環保實現營收67.95億港元,同比增長36.2%;淨利潤13.19億港元,同比增長24.8%。毛利率從2020年的31.0%輕微上升至2021年的31.1%,財報指出,運營中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效率提高,以及售電及垃圾處理貢獻增加,使得毛利率整體得到提高。


淨資產收益率(ROE)也在營收的強勢增長下,由2020年的16.3%提升至2021年的16.9%。橫向對比整個行業,2014年垃圾發電行業的ROE為8.4%,2019年擴至11.3%,即便是保持增速,仍可預計當下粵豐依舊處於行業高位。


毛利率及ROE的提升,一方面得益於日趨良好的營商環境,另一方面則要歸功於粵豐自身的實力。


作為行業的“領頭羊”,粵豐環保多年以來都專注於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建設和營運,這也為業績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粵豐的收入增長主要來源於新投產發電廠的售電收入、新增項目的建設收入以及垃圾處理費收入。


根據粵豐2021年報,公司當期售電收入、垃圾處理業務收入以及項目建設服務收入貢獻佔比96%,是公司主要的利潤“發動機”。


截至2021年12月,粵豐環保共有35個項目遍及全國13個省及直轄市,其中27個項目已投入運營。項目總處理能力達51,990噸/日,運營中的27個項目,每日城市生活垃圾處理能力達35,240噸/日,期內新獲處理能力5,050噸/日。這份業績毫無疑問十分亮眼,事實上,從2014年底上市以來,粵豐的盈利就始終保持着兩位數的增長勢頭。


這和粵豐長期以來的戰略佈局息息相關。


自成立至今,粵豐始終將廣東省作為自己的“大本營”,深耕廣東市場闖出了一片天地。


2013年至2019年,粵豐環保相繼取得了廣東清遠、陸豐、信宜、電白、徐聞和韶關等項目;2020年11月,科偉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及二期、科維垃圾焚燒發電廠、湛江垃圾焚燒發電廠和中山垃圾焚燒發電廠獲中國城市環境衞生協會授予評級制度內最高級別的 “AAA級生活垃圾焚燒廠”,2021年,電白項目也獲得該稱號,連同東莞粵豐垃圾焚燒發電廠一期,粵豐環保目前共有七個項目獲AAA級評定。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項目均位於廣東境內。


不僅如此,粵豐環保近半數項目都位於廣東。數據顯示,2021年,粵豐環保無害化處理垃圾1,107萬噸,利用綠色能源發電43.75億千瓦時,其中廣東省的貢獻均佔比超過60%。


營收方面,粵豐全國平均垃圾處理費85元/噸,高於全國水平77元/噸。而廣東地區單噸費用高達100元,處於絕對優勢地位。如今在大灣區發展的帶動下,增長態勢更是毫無懸念。


立足廣東,粵豐環保在垃圾焚燒發電領域的步伐,越走越堅實。2014-2021年,公司垃圾焚燒發電投運規模從4,800噸/日增至35,240噸/日,複合年化增長率達到33.0%;垃圾焚燒發電處理量從132.0萬噸增長至1,107.4萬噸,複合年化增長率達到35.5%。


截至目前,粵豐環保運營中項目27個,處理能力達3.5萬噸/日。按照預計,粵豐2021年底到2022年有近萬噸焚燒項目投運。新項目的投產將會為集團帶來穩定的現金流,為未來公司的盈利持續助力。


02 龍頭的“環境密碼”:運營效率居先


眾所周知,環保行業市場準入門檻高,不少企業都屬於國企。粵豐環保作為民營企業,何以從一眾國企競爭對手中脱穎而出,還能多年保持雙位數的增長?


答案或許要從多個方向來發掘。


首先,在地理位置方面,粵豐將根據地駐紮在廣東,具備十分明顯的區域優勢。廣東的人口數量和密度保證了龐大的垃圾產生量,為粵豐環保提供了十分充裕的業務發展空間,同時,廣東的經濟水平在全國名列前茅,這無形之中提高了粵豐在市場上的議價空間,保證了高額的垃圾處理費。這些特點促使粵豐的項目質量和盈利能力領先於一眾同行。


作為全國最大的非國有垃圾焚燒發電企業,粵豐的背景同樣“強悍”。據悉,粵豐環保的第二大股東為上海國資旗下的上海實業,後者持有公司19.5%的股權,這在某種程度上增強了粵豐的項目拓展和市場議價實力。


另一方面,受益於行業特性,粵豐環保的服務對象多為電網及地方政府單位,即便是在疫情黑天鵝的影響之下,其業務也很難受外圍影響波動,讓粵豐環保擁有了極強的抗跌能力。


而垃圾焚燒發電行業的商業模式也同樣具備優勢。25-30年的長合同期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如果再將未來垃圾處理費的提升空間和續約可能考慮進去,垃圾焚燒發電甚至堪稱永續的“現金牛”行業。


這些都是粵豐環保的外部優勢。從內部業務層面分析,粵豐環保同樣有相當堅固的護城河。


粵豐環保的建設效率在業內名列前茅,即便是2021年前後經歷疫情和部分地區洪災,粵豐環保的在建項目也幾乎未受影響。


2021年新投產項目9個, 總計規模12,100噸/日,包括營口、瑞麗、保定、麻涌、清遠一期、中山二期、祥雲及黎平項目開始試營運,為集團提供貢獻。長期來看,粵豐單體項目立項後的的建設週期在1-1.5年,項目收購或中標後平均2-3年便可完成項目建設,這樣的高效率保證了資金的快速回轉。


運營戰略方面,粵豐環保同樣有自己的“獨門秘籍”並已取得成功。粵豐通常會選擇與供應商進行戰略合作,打造管理合同及發展輕資產模式以滿足公司的高營運及排放標準,另一方面還可以因地制宜,通過更符合當地情況的營運方式規避外來企業的“水土不服”,減輕營運壓力。


作為業內龍頭,運營效率才是決定企業發展的核心要義。粵豐環保擁有領先業界的營運效益,垃圾焚燒發電廠單廠使用率110%,平均處理能力高達1,500噸/天,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800噸,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效應,而單噸垃圾的發電量則可以達到395千瓦時,廠用電率低至13%,遠低於行業15%-20%的平均水平。


此外, 粵豐環保在垃圾焚燒發電技術方面不斷創新,不需預處理和不需摻煤焚燒的爐排爐技術的行業領先者。通過訂立優於國內排放標準的環保指標,粵豐環保對所有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都採用精細化的管理方式,始終堅持高標準的運營。


基於環保業的穩健屬性、陸續投產的項目以及內外部的各項優勢,粵豐長期成長路徑清晰,未來的發展可以更看高一線。


03 好風憑藉力,智慧城市運營服務商在望


對於當下的國補退坡,行業難掩隱憂,但對於粵豐環保這類資金與背景實力兼具的龍頭企業來説,卻是擴張的好機會。


一方面,國補退坡針對的是2021年起新啓動的政策,但對存量項目巨大的粵豐環保來説,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同時,國補退坡提高了新玩家入局的門檻,對於小型企業來説高門檻意味着難獲利,這些玩家的退場將會造就行業新格局,更高的行業集中度為粵豐環保這類頭部企業創造了更多的收購機會,某種程度上能夠成為粵豐環保加速的“催化劑”。


另一方面,作為龍頭企業,粵豐環保的技術和運營能力都極為出色,通過技術和運營的手段降低成本、借垃圾分類等市場力量提升噸發電量,供蒸汽及暖氣,以及受惠綠色金融或碳排放交易等措施,完全可以彌補國補退坡對其的影響。


近年來,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穩健推進,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推動了快遞及外賣等行業迅猛發展,社會上有越來越多的垃圾亟待處理解決。


公開資料顯示,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量逐年遞增,2014年時清運量不足2億噸,而2019年全國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就已增至2.4億噸,同比增長6.2%。


當下,生活垃圾無害化的處理方式主要包括衞生填埋、垃圾堆肥和垃圾焚燒三種。


填埋雖然最為簡單直接,但缺點也同樣致命。一方面,填埋會佔用大量的土地,重複利用率低,嚴重耗費土地資源,具體而言,一個易拉罐的自然降解需200年,塑料製品則需要1,000年,杭州唯一一個垃圾填埋場,2007年至2019年2月已經填埋超1,700萬噸垃圾,堆積超百米,需要耗費近300年才可以自然降解。


不論從時間成本還是資源成本來説,都是極不划算的。另一方面填埋還會造成大量甲烷氣體的生成,甲烷對於温室效應的影響是二氧化碳的數十倍,對於氣候的危害不容忽視。除此之外,填埋還會對地下水造成嚴重污染,從各方面來説,都與減碳的目的相違背。


而長時間運用堆肥易構成土壤板結和水質變壞,不易被農民所接受,發展空間更小。相比之下,焚燒發電才是最優解。不但能滿足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無害化的要求,是政策下的剛需行業,還是低碳化處理垃圾的先進方法,同時更能利用焚燒產生的熱能進行發電。


因此,作為碳中和的重要手段,未來或會出台更多有利於行業相關的配套政策以支持垃圾焚燒行業的發展,為粵豐環保的進一步發展營造出良好的外部條件。


迴歸到自身,在保持存量穩定發展的同時,粵豐環保也在未雨綢繆,探索新的業務增長點。


目前,粵豐環保產業鏈前後端發展態勢良好,旗下擁有專注城市清潔和環衞一體化業務的上市公司——香港莊臣控股有限公司以及四川佳潔園公司,同時還擁有專注後端處理的爐渣廠和衞生填埋場,實現了“前端清掃、中端清運、後端處置” 的閉環產業鏈條。


同時還積極推動智慧城市管理等輕資產業務,利用智能技術發展一體化業務以及路面智能停車管理服務,逐步實現輕資產化運營。


ESG是“第二張財務報表”,展示了粵豐環保實力獲得認可的另一個維度。粵豐環保ESG數據顯示,2020年城市生活垃圾處理量717.4萬噸,售電量244.8萬兆瓦時,而2021年這兩項數據分別為1,107.4萬噸和437.5萬兆瓦時,遠高於前一年的平均值。迅猛的增長無疑在印證着粵豐環保的專業實力。


在MSCI ESG評級中,粵豐環保連續四年被評為A級,而在另一家權威機構Sustainalytics的ESG風險評分中,粵豐環保以23分位列優秀。2021年,粵豐環保還獲得了“第七屆投資者關係大獎”中的“最佳ESG(社會)”、“最佳投資者關係公司”等諸多獎項。


在技術創新方面,粵豐環保除了加大數字管理平台的研發收入,還成功在生產過程中研發噴水減温、自動氣動噴槍及自動加入物料等工藝,有效控制爐温及提高脱硝效率。除此之外,粵豐還制定了疫情下的安全生產方案、安全建設方案以及風險應變方案,以確保在疫情環境下能持續穩健經營。


憑藉優秀運營能力及各方面優勢,粵豐環保的發展之路相當穩健,在佈局垃圾處理全產業鏈的基礎上,粵豐環保還制定了新的中期目標。除了繼續深耕垃圾焚燒領域,優化運營水平之外,粵豐環保還將策略性的發展輕資產業務,實現“科技賦能”,同時還將ESG實踐作為未來表現的指標。


在最新財報中管理層提到,粵豐環保的最終目標是拓展數字科技業務至整個城市的管理服務。未來,在雙碳政策的背景之下,粵豐環保有望受惠於更多的政策紅利,拿下一個又一個里程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594 字。

轉載請註明: 粵豐環保:東風借力,托起“雙增長”智慧城市運營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