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黃金時代 多維度提升投研核心能力

  近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在北京舉行,中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出席會議,作了題為《守初心 練內功 優服務 加快推進基金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講話。易主席指出,當前及今後一段時期,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是我們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的總方向、總要求。對基金行業,易主席提出“強專業、守底線、樹品牌、講情懷”的要求。  

  易主席的期待,令基金公司和行業人員倍感振奮。中國基金報記者採訪了多位行業人士,他們認為,講話精神為基金業的高質量發展指明瞭方向和路徑。新時代,公募基金要有新作為,以自身的高質量發展,助力資本市場和實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中國基金報記者 方麗 

  公募基金正迎來“黃金時代”。截至7月底,公募基金總規模達到23.54萬億,權益類基金成為中堅力量,市場話語權顯著提升;另一方面,公募基金以紮實的業績彰顯投研優勢,“炒股不如買基金”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持有公募基金。 

  2021年8月30日,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第三屆會員代表大會召開,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會上對公募基金行業做出重要指示。 

  飛速發展的公募基金行業如何高質量發展引發熱議。業內人士認為,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在A股話語權提升,不僅使得價值投資理念開始普及,更有助於優化資源配置。未來,行業要從考核、人才、投研機制等多維度提升投研能力,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保證。 

  公募基金“話語權”提升 

  助力優化資源配置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6月底,公募基金持股市值達到6.1萬億元,比2019年初增長315%,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話語權顯著提升。對此,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機構話語權提升對完善市場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降低市場波動、應對金融風險等方面都有積極的影響。 

  從業年限超過20年的紅土創新基金總經理冀洪濤表示,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壯大是一個厚積薄發的過程。隨着治理結構和管理體系的完善、投研體系的提升和深入、公募產品不斷豐富,機構投資者在過去三年進一步壯大了自己的實力。此輪機構投資者發展,一方面是來自海外投資者力量不斷增強,價值投資、長期投資、大類資產配置理念再次深入人心,北上資金開始大規模進入A股市場;此外,隨着科創板、新創業板推出,產業資本和一級市場的資金也逐步進場,如國家半導體產業基金、高瓴資本等,就是市場中新的參與者。 

  “專業投資機構發展壯大,一方面改善了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強化了專業投資者的定價權;同時,更為活躍的市場強化了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功能,大量科技和創新企業通過IPO、定向增發、可轉債等方式進行融資;過去三年融資主要集中在科技、消費、醫藥、高端製造等領域,對於A股市場的經濟轉型發揮了重要作用。”冀洪濤表示,科創板讓大量科技創新企業登陸資本市場。傳統PE或DCF估值難以有效定價,專業機構依靠其研究優勢,豐富和完善了A股市場定價系統,同時確立了科技類企業價值的錨定,為後續融資、激勵和快速發展打下基礎。 

  創金合信基金權益投研總部執行總監黃弢認為,機構化比例的提升,使得資本市場更加關注基本面驅動,更加關注企業經營指標,對於長期有成長前景的行業和公司能夠更加及時定價,給予更多的關注,使得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形成良性互動。 

  國泰基金投資人士認為,公募基金成為A股機構化格局的中堅力量。機構投資者,尤其是公募基金持股比例穩步上升,對於完善市場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降低市場波動、應對金融風險等都有比較積極的影響。隨着A股機構持股比例的提高,未來或將有更多的資金湧向優質股票,降低優秀公司股權融資成本,提高市場定價效率,推動資本市場的資源優化配置。此外,市場參與者專業化、機構化的趨勢也有助於提高資本市場的穩定性,降低市場波動。 

  博道基金相關人士表示,A股專業機構持股比例的提升有助於促進中國資本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經過多年的推動,以公募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羣體茁壯發展。專業機構投資者倡導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他們創造出長期投資業績回報投資者,同時將長期資金投入到優質實體企業中,助力企業做大做強,進而推動全社會融資結構的優化,促進整個市場規範、有序、穩健、高效地運作。 

  博時基金強調,A股機構化進程仍在進行中。機構化是一個必然趨勢,機構化不僅可以有效地弱化個人投資者的風險,對於整體金融風險的防範和化解也有重要價值。中國擴大開放,散户化的市場是無法迎接外部衝擊的。而金融市場同質化的交易具有極強的傳染性,機構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市場波動。一個高波動、高換手的資本市場,不利於發揮其市場價值發現功能,也不利於維持各類投資主體平等的參與。 

  作為第三方研究機構,晨星基金研究中心表示,機構投資者是資本市場重要的參與主體,他們的投資方式也會成為市場上的“風向標”。隨着公募基金的快速發展以及金融市場擴大對外開放,A股機構化的進程在加快。境外市場的機構投資者貫徹的“價值投資”理念影響到國內機構投資者的行為模式。尤其是在2016年以後,國內機構投資者更加註重公司質地、財務報表的質量以及公司經營的護城河等;操作上,逐漸降低換手率,倉位也更為穩定,整體市場的審美偏好和行情特徵都更加聚焦在優質的賽道和公司上。在投資理念之外,相對成熟的機構投資者的壯大也有利於降低市場的波動,因為早期A股市場的有效性偏低,波動性較大。機構化的趨勢,最大的意義在於優化資源配置。價值投資提高了有競爭力的公司估值,降低了優秀公司股權融資的成本,讓他們更好地發展。 

  多維度抓投研建設 

  保持核心競爭力 

  2019年和2020年兩年公募基金大發展,讓“炒股不如買基金”深入人心。數據顯示,權益類基金近三年平均年化收益率約為21.2%,超過同期上證綜指漲幅11個百分點。在大量投資者湧入公募基金的背景下,公募基金更應該在考核、人才、投研機制等多維度提升投研能力、保持投研上的核心競爭力。 

  “投資管理能力是資產管理行業最核心的競爭力。公募基金在投研建設方面一是要完善激勵機制留住人才,二是繼續提高長週期考核權重。”恆越基金投資副總監、權益投資總監高楠説。 

  嘉實基金認為,投研是基金公司的“壓艙石”,是第一生產力。作為資產管理機構,投資、業績、思想、產品、策略是我們的立身之本,基金公司必須堅持從深度基本面投資出發,為投資者追求可持續的投資回報,要確保每一份回報的邏輯性與可靠性。 

  “在具體的佈局上,基金公司應當基於客户的家庭財富需要,以及市場的趨勢性變化,對自身投研體系進行升級優化。”嘉實基金相關人士認為,基金公司的投研建設應考慮到科技的力量,因為科技對資管行業的賦能與加速度是顛覆性的。 

  國泰基金也提出三點核心原則:專注長期業績,嚴格風控管理,強調投資者體驗。 

  永贏基金策略分析師戴清表示,提升公募基金投研能力,需要在人才培養、投研體系、考核機制上下功夫。首先要意識到人才是核心競爭力,要加強人才的自主培養、內部培訓,提升公司和員工在文化和價值觀上的一致性和粘性,激勵員工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員工和公司的雙贏。第二、建設投研一體化,避免“重投資”、“輕研究”的現象,加強投資團隊和研究團隊之間的溝通合作、交流互動,逐步構建體系化、完整化的分析框架和投資方法論,打造符合自身優勢的投研理念和範式,並根據市場的檢驗不斷傳承和創新。第三、構建符合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念的考核機制。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是資本市場發展的大趨勢,也是公募基金走得長遠、走得穩定的基礎,因此,基金公司要建立與之相配套的考核機制、績效機制和風控機制,不以短期業績論英雄。 

  晨星基金研究中心認為,最近幾年公募行業規模快速增長,基金公司在壯大投資團隊的同時也需要加強在研究端的投入,提升投研轉換效率以及團隊作戰的能力。 

  “一方面需要在組織架構上解決‘投研兩張皮’現象,尤其是對於基金經理數量較多的大型基金公司而言,平台研究團隊如何更好地服務於不同投資風格和偏好的基金經理是需要思考的問題。另一方面,在擴充團隊的同時,對研究員質量的提升也需要重視。目前,國內基金公司研究員經驗整體偏短,僅有3年左右的水平,研究員和基金經理之間的經驗斷層也是阻礙投研有效交流和合作的一個重要原因。”晨星基金研究中心表示,隨着公募行業的發展成熟,基金公司可以考慮在薪酬待遇上為研究員設置資深研究員和基金經理的雙軌職業發展路徑,使那些有能力、有經驗的研究員願意留在研究部,讓研究團隊為基金管理發揮更大作用。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75 字。

轉載請註明: 公募基金黃金時代 多維度提升投研核心能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