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虧損近20億,"土味"小鵬不僅造車還造"馬"!

半年虧損近20億,"土味"小鵬不僅造車還造"馬"!

圖源:攝圖網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不二研究(ID:bueryanjiu),作者子卿 七寶,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造車新勢力下半程,小鵬汽車(09868.HK,下稱小鵬)交出回港後的首份“成績單”。

小鵬2021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總收入為67.12億元,淨虧損為19.81億元,持續性失血;若拆分季度來看,二季度淨虧損達11.94億元,較一季度虧損擴大近50%。

破發!今年7月,小鵬回港雙重上市,成為“新能車回港第一股”,但上市首日即遭破發,由發行價165港元/股跌至159.3港元/股。

回港亦難回血。在「不二研究」看來,資本市場的猶豫、品牌調性的質疑,似乎始終困擾着小鵬。

截至9月8日港股收盤,小鵬報收161.9港元/股,從7月28日的低點131.2港元觸底反彈,但仍未追回165港元/股的發行價。

回港難回血

“小鵬”品牌名稱,取自其創始人何小鵬的名字,曾被網友質疑“土味”。小鵬對此回應稱“產品實力高低才是決定品牌高低的終極因素” 。

從華南理工畢業後,何小鵬供職於亞信科技;後離職創業,與梁捷、俞永福共同創辦UC優視公司。

2014年6月,阿里巴巴以近40億美元併購UC優視;何小鵬由此實現財務自由,並供職於阿里巴巴。

此後,何小鵬再次創業,瞄準新能車行業,創立小鵬汽車。

作為新能源汽車風口上的“明星企業”,小鵬於2020年8月登陸美國資本市場;上市首日開盤價23.1美元/ADS,較發行價漲幅超過55%。

今年7月,小鵬回港雙重上市,計劃募資140.25億港元;其雙重上市的背後,是業務的持續性失血。

據小鵬招股書及財報顯示,其盈利能力不容樂觀:2018-2020年,其淨利潤分別虧損13.99億元、36.92億元、27.32億元;加之上半年淨虧損19.81億元,近三年半累積淨虧損98.03億元。

從淨虧損來看,造車新勢力三巨頭中, 2021年上半年蔚來淨虧損為10.38億元,理想淨虧損5.95億元,小鵬則為19.81億元。

僅從毛利率來看,小鵬與其它兩家造車新勢力仍有差距,截止2021年第二季度,小鵬毛利率為11.9%,蔚來毛利率為18.6%,理想毛利率為18.9%。

在「不二研究」看來,小鵬距離止血尚有距離,其持續的研發投入、不斷豐富的產品線、工廠線等,未來數年或讓其資金鍊持續承壓。

儘管回港上市有助於擴充資金儲備,但若不能儘快回血,用腳投票資本市場未必會持續為其買單。

新模式待考

為何持續性失血?小鵬在財報中表示,今年上半年的虧損,主要因為經營費用與研發費用的持續增加。

在銷售渠道方面,小鵬選擇“品牌直營店+特許經營店”模式。截至今年6月底,在小鵬200家經銷網絡中,特許經營店佔比接近5成。

某種程度而言,特許經營店銷售佣金不斷增加,或對小鵬的淨利潤產生拖累。

據小鵬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小鵬銷售成本(包括汽車銷售、服務和其他)為59.34億元,同比增加471.12%。

小鵬2021年上半年銷售、一般和行政費用為17.52億元,同比增長119.2%。

在招股書中,小鵬營收分為“汽車銷售”與“服務與其他”兩部分。

作為主營業務的汽車銷售,2018-2019年的營業利潤均為負數,直到2020年才小幅轉正;但2020年整體毛利率低至3.53%,低於同期2020年10月發行的第三期國債票面年利率的3.8%。

招股書顯示:2018 年至 2020 年小鵬交付量為 29 輛,12728 輛,27041 輛。

2021年上半年,小鵬的交付量30738輛,已超過去年整年數據,略高於理想同期30514輛的交付成績,但落後於蔚來41956輛的交付量。

小鵬的汽車銷售業務模式偏重,「不二研究」認為,短期內,其資金鍊的壓力很難通過賣車主業卸壓。

另一方面, 2021年上半年,以Xpilot為代表的“服務與其他”營收為1.77億元,較2020年同期的0.5億元上升256.2%,但增速仍不及汽車銷售。

今年一季度業績會上,何小鵬稱,“我相信XPILOT軟件的變現將成為我們除整車硬件銷售外的持續性收入和利潤來源。”

P7作為小鵬產品矩陣高端車型,用户軟件付費意願與能力,或不能與小鵬低價區間的主力車型劃等號。

此外,XPILOT還承受同行競爭的壓力,理想汽車曾表示其輔助駕駛與自動駕駛系標配,絕不收費。

此前,業內曾提出“軟件定義汽車”的概念,即:通過軟件來實現收費。

特斯拉已通過OTA升級(OTA升級收費服務、充電服務及保修服務),實現軟件收入的全新商業模式。

在「不二研究」看來,新能車賽道競爭日益激烈,小鵬必須平衡發展與運營的關係,在主業利潤率較低的情況下,積極拓展軟件收費以外更多的新商業模式。

汽車後市場能否打開新天地? 對於新的商業模式,小鵬仍在摸索之中。

智能化加“馬”

當蔚來、特斯拉等與自動駕駛相關事故持續發酵,小鵬迅速修改其官方網站涉及輔助駕駛系統的描述,去掉“高級”“自動”等相關字眼,並回應稱“依舊會將自動駕駛技術的開發作為重中之重。”

2018-2020年,小鵬研發費用分別為10.51億元、20.70億元、17.26億元。2019年研發費用達到頂峯,或與研發P7車型有關。

據小鵬半年報顯示,其二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170%至8.635億元,環比增長61.4%。

小鵬副董事長顧宏在今年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中稱, 今年會加快使用研發費用,全年的研發支出將達到40億元。

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小鵬研發團隊超過3,000人,較今年初增加約50%;預計研發團隊今年底將超過4,500人,其中自動駕駛研發人員佔比超三成。

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研發的賽道上,每一家車企都在全力以赴。

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在半年報電話會議上表示,2021年將在研發上的投入50億元左右;理想也稱,預計2023年全年研發投入將達到10億美元。

當智能化研發內捲成風,小鵬騎“馬”加速。9月7日,小鵬公佈生態企業新成員、鵬行智能,發佈首款智能機器馬第三代原型機。

有網友戲稱“史上最牛草泥馬”;新浪微博上,#小鵬推出可騎乘智能機器馬#的詞條,在9月7日當日達到95.8萬+的閲讀量。也有網友稱,智能汽車的內卷“歪樓”啦!

小鵬並非第一家將智能駕駛技術延伸應用的車企。據「不二研究」不完全統計,特斯拉、福特、豐田、小米、百度、華為等傳統車企或造車新勢力,均曾推出仿生機器人。

例如:8月10日,小米發佈名為“鐵蛋”的機器狗;8月20日,特斯拉展示AI機器人“Tesla Bot” 。

新能車智能化競爭正愈演愈烈。在「不二研究」看來,造車研發是一場沒有硝煙的軍備競賽,勝利與否既取決於研發成果,也檢驗車企的“鈔能力”。

從資金儲備上看,截至2021年6月末,小鵬流動資產總額383.85億元,賬上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20.95億元;與此同時,其應收賬款從2020年12月的11.55億元漲至2021年6月的11.95億元。

在應對眾多競爭對手的內卷之外,小鵬亟需夯實管理能力,以適配急速擴張的團隊、不斷膨脹的應收賬款等。

能否帶領這支急速膨脹的隊伍前進,正考驗着何小鵬。

“良等生”的進擊之路

造車風口,小鵬必須面對更多的對手。

小鵬曾定位於“年輕人的第一台智能汽車”,何小鵬本人在互聯網圈摸爬滾打多年,有着豐富的產品經理嗅覺,對需求的變化敏感。

相較其它造車新勢力的產品價格,小鵬選取的主力價格區間似乎更加“親民”;某種程度而言,其意味着性價比與好銷量。

硬幣的另一面,則是有關品牌調性的質疑似乎從未停歇,當年輕人逐步成長、消費升級後,如何建構品牌的長期忠誠度與認同感,已經成為小鵬的必修課。

資本要求回報,小鵬似處於同業中上游。新能車行業格局漸漸形成,即將迎來更慘烈的下半場廝殺,“良”等成績在殘酷競爭中也許並不夠用。

時間窗口越來越緊,小鵬亟需從“良等”提升到“優等”,它能摸索一條兼顧產品力與商業變現的道路嗎?

本文為專欄作者授權創業邦發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25 字。

轉載請註明: 半年虧損近20億,"土味"小鵬不僅造車還造"馬"!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