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來一直上漲的小米集團,終於在9月3日迎來一次較大幅度的回撤。
9月3日,小米集團低開低走,股價一度跌至23.55港元,最終股價收於23.9港元/股,全天大跌7%,領跌港股科技股。這也是小米自7月16日以來第二大跌幅。
股價大跌7%,相當於每股跌掉1.8港元,以小米總股本241億股計算,則小米市值一天之中蒸發掉432億港元,最新市值為5762億港元。
但即便如此,由於前段時間漲幅客觀,從年初至今,小米集團累計漲幅還有122%,翻了一倍不止。小米集團發行價為17港元,2018年7月,小米上市後不久股價就破發,在遭受近兩年的破發之辱後,現在股價已經遠離破發危險價位區。
按照收入分類,小米集團主要來源於三大塊:智能手機、智能硬件和互聯網服務收入。在上市路演時,小米董事長雷軍曾對投資者表達過這樣的觀點:小米模式是騰訊與蘋果的結合體。但資本市場顯然並沒有被雷軍説服,所以在上市後曾長時間破發。
雷軍為何要向投資者案例上述觀點?理由很簡單,如果僅僅將小米看作是一個手機公司或者是一家硬件公司,則獲得的市盈率是比較低的。全球主要硬件公司,即便是蘋果那樣的巨頭,在市值維持在萬億美元左右時,市盈率不過是20倍左右。
而如果以互聯網公司定價,則40倍-50倍市盈率就不足為奇。不過股價從年初上漲一倍,小米集團市盈率已經達到45倍,超過蘋果,從市盈率角度而言,是比蘋果還是“貴”的,和騰訊的45倍市盈率打平。
當然,如果是市值相比,蘋果和騰訊就相當於印鈔機,現在騰訊市值為51158億港元,蘋果市值為22473億美元,騰訊大約等於9個小米;蘋果等於30個小米。
至於為何小米今天暴跌?有多種説法,比如小米集團前期漲幅過大,出現回調也正常。而9月3日,科技股普遍有明顯跌幅,並非小米一家公司中招。
即便如此,還是有機構依舊看好小米,比如港股公司香港建投控股就計劃斥資1.25億港元收購小米股票,且做長線投資。而中信建投維持小米“買入”評級,目標價為25港元,但漲幅也有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