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大部分有個想法,那就是高拋低吸。低點買入,高點賣出,這是多麼完美的操作。無論是股票投資者,還是基金投資者,往往都有類似的想法。
那麼,我們説抄底,市場的底部何時到來呢?
一般有這樣一種説法,先是政策底到來,也就是出現一些利好的政策,比如貨幣寬鬆政策。目前看已經有了政策底。隨後到來的是情緒底,也就是投資者對未來市場看好,現在看來大家對情緒還是比較悲觀的。最後到來的才是市場底,也就是真正的底部。
精準抄底幾乎不太可能,如何判斷市場底,或者説什麼時候開始佈局,往往有一些指標。
基金方面:
新基金髮行遇冷。
目前已經有苗頭了,中銀證券國證新能源電池ETF、同泰同享混合兩隻基金宣佈募集失敗。新基金募集時間最長三個月,市場情緒不高的時候,新發基金髮行也比較困難。一般來説,新基金髮行失敗數量到一定程度,才能成為底部的信號。比如從權益基金髮行失敗數量看,2021年有22只、2020年有11只、2019年有8只、2018年有18只。
基金清盤數量增多。
基金清盤的原因:一是經基金份額持有人大會表決通過;二是在基金合同約定的時間內,基金資產淨值連續低於5000萬元或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不滿200人;三是達到基金合同約定的其他清盤條件。其中第二個原因,往往是市場底部大部分投資者贖回導致。從清盤基金數量看,2019年至2021年這三年間,分別為132只、173只、249只。今年一月份已經15只基金清盤,持續關注一下這個指標。
股市方面:
我自己參照的兩個指標:成交額破萬億,萬億之下説明市場不太熱,可以作為買入的信號。此時並不一定是底部。另一指標是北上資金買入量,這股聰明資金的流向,也是作為參照。
情緒方面:
通常大量報道中出現“抄底”字眼中,市場往往還有一跌。比如前段時間喊着抄底中概股,但中概股又繼續跌了一波。
另外,看周圍人的情況。一般市場剛開始調整時,不少人嚷嚷着抄底。而市場跌得時間長了,大家都不談了如何抄底的時候,往往就是市場情緒最低的時候。
這兩年出現的情況就是市場分化,部分板塊牛市,部分板塊熊市。這就讓人更難判斷。我們總説預測市場的事情不幹,但我們內心還是希望自己預測到市場底部。
綜合上面幾個指標,政策底出現,情緒底正在醖釀之中。那麼,我們拿什麼抄底?
基金層面,主動權益和指數基金都是不錯的工具。由於未來的行情,可能還是分化的結構行情,主動權益基金選何種風格的基金,被動指數里選哪個行業板塊基金,就成了關鍵。如果求穩,可選取價值風格和寬基指數的基金。
無論哪類基金,只有在底部或相對底部的時候播種,行情起來後總有收穫。上漲的時候,只要倉位在就會漲。現在買入權益基金,至少比去年、前年買入性價比要高,但並不是現在買了就不會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