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藍洞商業,作者郭朝飛,創業邦經授權轉載。
鐵打的老闆,流水的高管,沒有誰離不開誰。
哪怕是與雷軍一起喝小米粥繼而創業的兄弟,也在接二連三的離開。最近的一位,是小米12號員工李偉星。
離職前,他擔任小米技術委員會副主席兼秘書長,是小米最早的創始團隊成員之一。甚至,他曾經接受媒體採訪時還秀過恩愛,“我就是嫁給了小米。”
在李偉星之前,2022年1月底,雷軍剛送走了公司副總裁、小米手機產品部總經理常程。常程來自聯想,是雷軍“復仇者聯盟”成員之一。
常程之前,雷軍惜別了小米國際部總裁周受資,周曾為小米的投資和上市立下過汗馬功勞。離開小米,周受資轉投張一鳴麾下,先任字節跳動CFO,後成為TikTok CEO。
接連目送兄弟們離開的,還有劉強東。
幾個月前,京東技術委員會主席、京東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周伯文,有着京東“白條之父”之稱的集團戰略部負責人許凌,京東集團副總裁、X 事業部總裁肖軍等先後離職。
對於劉強東來説,這或許已經司空見慣,這些年從京東進進出出的高管已經太多,京東為零售和生鮮行業輸送過不少管理人才。早在幾年前,雷軍也説過,“沒有老兵,沒有傳承。沒有新軍,沒有未來。”
公司高管離職,當然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但平常背後卻未必簡單。一般來説,要麼是因個人或家庭原因離開,要麼有了更好的去處,亦或是無法令老闆滿意,被迫離開。但這也是觀察一家公司的窗口,藉此可以窺得其發展狀態、戰略變化、未來方向等。
人,即公司的反面。
1、小米轉軌小米向媒體證實,李偉星確已離職,要回廣州老家。
李偉星生長都在廣州,曾就讀於中山大學計算機專業,2005年研究生後,先進入微軟負責Windows Phone攝像軟件的相關研發工作。2009年,身在谷歌的林斌,準備與雷軍一同創業,遂將小校友李偉星介紹給雷軍。
據李偉星迴憶,雷軍和他聊了幾個小時,講了自己做過和在做的一些事情,聊手機行業的現狀、對智能手機的看法、做小米手機的目標等。“算是相互瞭解吧。”
雷軍也透露過,那時候他三個月見了一百多個人。開場白總是,我是誰、做了什麼事、想找什麼人,能不能給我一個機會見面談談。
一定程度上,李偉星看雷軍還是有光環的,幾天後就決定加入。
左一:小米12號員工李偉星
早期,李偉星在小米負責MIUI的開發。甚至,他對小米和雷軍也沒有太大的期許。據火星試驗室報道,雷軍最初給小米畫的大餅,李偉星只相信十分之一。“當時期望沒那麼高,但能達到大餅的效果也很滿足了”。
2018年小米上市之後,雷軍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組織架構調整,李偉星作為少壯派嶄露頭角。
雷軍新設立4個互聯網業務部,李偉星成為互聯網一部的總經理,直接向雷軍彙報。互聯網一部由 MIUI 部分部門與小米互娛部的部分部門組成,負責 MIUI 核心體驗、技術中台、商業產品研發及廣告銷售、遊戲發行、商務合作和 MIUI 國際業務等。
雷軍解釋,“必須把一線業務陣地交給年輕人,讓年輕人才像創業初期一樣湧現出來建功立業,必須不斷有新鮮血液融入,這樣才能有人才梯隊交接的長效機制。”
僅僅半年之後,李偉星被調至互聯網四部任總經理。2020年小米互聯網業務部再次整合,李偉星被調入小米技術委員會,直至離開。
其實,小米上市之後,雷軍就意識到,過去的打法有點像游擊隊,或者特戰隊,創造了很多奇蹟,鍛鍊了一批優秀的幹部。但接下來再靠打游擊肯定不行,要能打運動戰、能打相持戰,更要能打大兵團作戰。
因此,除了李偉星這些小米內部成長起來的少壯派,更需要從外部引進大量人才。
帶着做高端、戰蘋果的想法,2020年前後,雷軍引入多名曾在其他手機品牌任職的高管,比如來自聯想的常程、金立的盧偉冰、努比亞的苗雷、小辣椒的王曉雁、華為的楊柘、中興的曾學忠等。
外界調侃,這些“失敗者”在雷軍的感召下,在小米組成了“復仇者聯盟”。
頗為有趣的是,常程在江湖上有“萬磁王”的名號。加入小米之前,他曾擔任聯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手機業務負責人,他甚至經常拿聯想手機與小米手機等做對比,在微博放話“不服來戰”。
但誰也沒料到,2019年最後一天,常程官宣從聯想離職,第二天就去了小米,與雷軍“仇人”握手變“兄弟”,擔任小米集團副總裁,負責手機產品規劃。
常程的“反水”,甚至引發了聯想的競業協議。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曾表態,對於企業來説,人才的進進出出都是很正常的事情,希望這些進進出出都是符合規則的。“不管是引進還是輸出,都要尊重市場競業規則,不要因此涉及法律上的問題。”
2020年10月,北京海淀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曾裁決,常程將繼續履行競業限制義務,並將因違反競業限制支付違約金525.2821萬元,並返還聯想此前支付的競業限制補償金。
此後,各方再未就此發聲。常程的小米之旅似乎也並不順暢。
小米10青春版是常程加入小米後負責的首款產品。產品發佈前,常程在微博發佈的宣傳文案引發巨大爭議,被網友斥責低俗。小米集團和常程本人先後致歉,常程還向青少年教育機構捐款10萬元。
常程加入小米半年,騰訊《深網》報道稱,由於常程在微博發佈的宣傳文案引發了爭議,小米10青春版發佈首秀也表現欠佳,雷軍對常程並不算滿意。
或許,這早已為常程的離開埋下伏筆。從李偉星到常程,小米在跌跌撞撞中,進入下一個十年。
2、字節擴張2021年,周受資離開雷軍,投入張一鳴的懷抱。
對於周受資的離開,雷軍稱“有各種不捨”。2015年,他把當時只有32歲的周受資挖來做小米CFO時,很多人頗有微詞。當時,小米遭遇困境,正在補課,雷軍需要一個真正懂財務、懂投資的人。
此前,周受資在DST做投資。作為一個新加坡人,他隻身來到北京,先後完成了對京東、小米、阿里、滴滴、今日頭條等項目的投資。
在雷軍看來,周受資年輕、聰明,而且有一種對世界復仇一般的勤奮。他知道,周受資在DST期間,為研究創業項目並觀察中國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每年會約見350個創業者。從2010年開始,他每天都在思考一家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什麼地方。
雷軍並沒有看錯,《一往無前》這本書中記錄了小米IPO期間,周受資的工作狀態。周受資説:“招股書裏的每一個字,我都想過好幾遍。”那份港交所H股版本的招股説明書,足足有600頁。
2019年11月,周受資出任小米國際部總裁,第二年8月成為小米新合夥人之一。雷軍希望周受資能帶領小米加速國際化,但周受資卻選擇了字節跳動,藉此得以重回家鄉新加坡工作,並從手機轉向短視頻領域。
周受資與張一鳴算是老相識,當年正是周受資代表DST投資了今日頭條。《字節跳動:從0到1的秘密》一書中記錄了兩人相見的場景。
周受資見完張一鳴後,十分樂觀,他注意到了該應用的增長軌跡,認為創始人張一鳴很有能力,對字節跳動的發展方向有信心。尤里·米爾納同意領投B輪融資,投資後獲得了字節跳動7.2%的股份,據稱價值6000萬美元。如今,即使經過稀釋,這些股份仍價值數十億美元。
周受資
周受資進入字節,先擔任CFO,後成為TikTok CEO。
“周受資對我們的業務、團隊和文化非常熟悉,他在DST工作期間就認識了我們,並推動DST在很早期投資了字節跳動”。張一鳴説。作為TikTok CEO,周受資將主要負責公司治理和長期業務規劃等工作。
周受資接手前,TikTok經歷了一段艱難時刻,一度在美國遭禁,請來迪士尼前高級副總裁凱文·梅耶爾任字節COO兼TikTok全球CEO,不料梅耶爾兩個月即離職。後來,隨着美國新任領導人的上台,形勢得以緩解。
目前,TikTok月活用户超過10億。Meta(原 Facebook)創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説,“TikTok 是一個規模非常大的競爭對手,而且還在以很快的速度在增長,雖然我們有非常快的發展,競爭對手同樣增長迅速。”
未來,如果TikTok上市,周受資可謂“專業對口”。
現在的TikTok是2018年由Musical.ly與原TikTok合併而來,此前一年字節斥資10億美元收購了Musical.ly,據説當時Facebook也有意競購。
説到此,有必要提及彼時負責字節國際化的高級副總裁柳甄。柳甄曾在硅谷從事律師職業近十年,她為外界所知,源於其與堂姐滴滴總裁柳青展開“打車大戰”。
2015年8月,柳甄成為Uber中國戰略負責人。當時的數據顯示,她上任一年,Uber中國在60個城市開展業務,全國員工增加到500餘人,市場份額從2015年年初的約2%提升至30%左右。
然而到了2016年8月1日,滴滴出行和Uber中國宣佈合併。《人物》的報道中描述,合併後極度傷心的人也包括柳甄,她的表情僵硬,嗓子喑啞,能看出,“哭了很多次”。
兩個月後,柳甄加入今日頭條,隨即後者國際化加速,先後收購Flipagram與Musical.ly。彼時談起收購,柳甄稱是相互信任的過程,“我們能看到產品和人才的潛力,我們並不是單純的投資,而是真正瞭解行業技術幫助它們的發展。”
柳甄説,張一鳴的野心令她印象深刻,並且他能夠包容多種文化背景的人才,這是她加入的原因。隨着時間的推移,柳甄在字節的權限越來越小,據説在凱文·梅耶爾加入以後,她僅負責國內法務。
2020年5月,柳甄離開字節,後加入元氣森林,負責海外業務。
擴張的字節,在不停尋找更合適的人。
3、京東餘震2021年11月,幾乎在一個星期之內,京東先後被曝出許凌、周伯文與肖軍離職的消息。
一定程度上,這是京東“三駕馬車”解體後的餘震。最近幾年,劉強東退居幕後,原京東零售、京東數科、京東物流的三位一把手徐雷、陳生強、王振輝形成“三駕馬車”,活躍於台前。
但在2020年年底,“三駕馬車”突然被拆散。
先是陳生強被任命為京東數科副董事長及京東集團幕僚長,京東集團首席合規官李婭雲出任京東數科CEO;一週多以後,王振輝辭職,京東首席人力資源官餘睿被任命為京東物流新的CEO;2021年9月,徐雷成為京東集團總裁,京東健康前CEO辛利軍接手京東零售。
從公司架構上,徐雷負責各業務板塊的日常運營和協同發展,向劉強東彙報,後者將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長期戰略設計、年輕CEO培養和鄉村振興事業中。
2021年5月,餘睿帶領京東物流在香港上市。京東數科則上市擱淺,與京東雲和AI業務合併,更名為京東科技,有消息稱欲再次IPO。
許凌來自京東數科,肖軍是京東物流的人,周伯文此前統領着雲與AI業務,“三駕馬車”解體之後,三人在業務層面或多或少均受到影響。
許凌曾在多家銀行總部工作,2013年加入京東,後與陳生強等一同參與創辦京東金融。許凌帶領團隊推出京東“白條”、“京農貸”等金融產品。京東金融變身京東數科後,整合原個人服務、企業服務,設立數字金融羣組,許凌出任負責人。
陳生強去職後三個月,許凌被調至京東集團CSO體系,任戰略規劃部負責人,向京東集團CSO(首席戰略官)廖建文匯報,後者負責戰略與投資。7月,廖建文因身體原因退休,CSO體系戰略部更名為京東集團戰略部,由許凌負責,向劉強東彙報。CSO體系其他部門亦進行調整。
離職後,許凌發了一條微信朋友圈説,“從來都把好奇和勇氣視作自己人生信條,但從這段時間這些經歷想來,才發現有很大缺失。好奇和勇氣這兩點都是在做多、會失衡,應該給自己再加一項,我選擇了和解,和解是更多理性、思考和放下。”
2017年2月,劉強東在京東集團2017年年會上表示,第二個12年,希望把京東第一個12年建立的所有商業模式全部用技術來進行改造,變成純粹的技術公司。
劉強東
劉強東開始多方延攬技術人才。當年9月,周伯文入職京東,出任京東集團副總裁,負責京東AI研究與平台部相關業務,向劉強東彙報。
此前,周伯文就職於IBM紐約總部,擔任IBM Research人工智能基礎研究院院長、IBM Watson集團首席科學家、IBM傑出工程師,負責IBM全球在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基礎研究的戰略和執行。
2019年12月,京東設立雲與AI事業部,整合京東雲、人工智能、IoT三大事業部,由周伯文負責,向劉強東彙報。同時,成立技術委員會,周伯文任主席。
隨着京東科技的組建,周伯文的權限範圍縮小。據36氪報道,周伯文是想做一番大事的,比如將自己的業務做到上市。合併後其職位雖然掛靠在京東科技CEO之下,但已無實職。從京東離職後,周伯文將於AI方向創業。
三人中,肖軍在京東的時間最長,2007年加入,參與了京東早期前端網站、供應鏈系統的設計,後負責的X 事業部,試圖打造一套智慧倉儲物流系統,包括無人倉、無人機、無人車、無人超市等。
比如對於無人機,肖軍曾告訴我,“劉總(劉強東)的要求是成本中心要轉向利潤中心,也就是可以不限制你花錢,未來要賺錢。”
相比許凌、周伯文,京東內部一些人也感覺肖軍離開的很突然,沒什麼徵兆。
“三駕馬車”解體之後,有的人走了,有的人上來了,京東正形成新的管理結構和治理體系,而真正的操盤手依然是劉強東。
公司就是如此,鐵打的老闆,流水的高管。
本文(含圖片)為合作媒體授權創業邦轉載,不代表創業邦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