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奶粉第一股”連遭高管離職困境,從三元“搶”來的人才也留不住?

本文來源:時代週報 作者:穆瑀宸

“國產奶粉第一股”連遭高管離職困境,從三元“搶”來的人才也留不住?

近一年遭遇4位高管相繼離職的貝因美,於近期又逢一次新的人事變動。

據藍鯨新聞報道,從知情人士處獲悉,貝因美天津工廠負責人吳松航現已離開貝因美。據天眼查顯示,早在2022年2月22日,貝因美(天津)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就已從吳松航變更為陳修鈺。

“國產奶粉第一股”連遭高管離職困境,從三元“搶”來的人才也留不住?

天眼查截圖

對此,時代週報記者致電貝因美,其相關負責人表示,關於人事變動通知,以公司後續公告為準。在不久前,貝因美2021年業績説明會上,有投資者提問“之前天津工廠的負責人吳松航好不容易‘搶’來,為何目前已經更換法人,是吳總主動離職去其他公司還是另有他用”,公司副總經理、董秘李志容並未正面回應此事,其表示“相關人事信息請查詢工商信息”。

高端業務進展備受關注

提到吳松航,其作為三元奶粉領域的“拓荒者”,於2010年底臨危受命出任奶粉事業部總經理,他從零做起,帶領三元奶粉實現了從1億到10億元的突破。也正是這場成名之戰,奠定了吳松航在乳業行業地位。

2020年底,吳松航從三元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離職加入貝因美。彼時,業內人士表示貝因美引入吳松航是為了彌補高端市場不足。貝因美也十分看好吳松航,讚許其具有豐富的行業經驗,並讓吳松航負責天津新工廠建設及後續產銷運作。

吳松航所負責的崗位也關係到貝因美戰略級別的高端業務。據天津港保税區天津空港經濟區公眾號和公開資料顯示,天津工廠是貝因美增強高端奶粉及奶基營養品產業能力的重要戰略項目。天津工廠建成達產後,將填補貝因美公司在嬰配羊奶粉和嬰配有機奶粉等市場領域的空白,新增年產10000噸嬰配羊奶粉、5000噸嬰配有機奶粉和5000噸奶基營養品的產能,成為貝因美髮展的重要增長引擎。同時,還可依託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將產品快速覆蓋到華北、東北地區。

投資者對於天津工廠的進展也頗為關注,在2021年業績説明會上,關於“天津工廠投產後預計Q4就能對公司利潤產生貢獻、以及擴大代工生產”的問題,貝因美回應稱,目前天津工廠項目尚在建設推進中,公司對一切有利於公司發展的戰略舉措都持開放態度。

截止目前,關於吳松航離職的真正原因並未有更進一步的消息傳出。吳松航的離職是否會對此項目進展有一定影響?乳業專家宋亮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吳松航的離職對貝因美本身的業務並沒有太大影響。他也坦言,貝因美此前經歷過至暗時刻,不過隨着貝因美創始人謝宏迴歸,貝因美的業績正逐漸回升。

昔日龍頭迷路,創始人迴歸救場

縱觀貝因美的發展歷程,其初創於1992年,最初是以營養米粉起家,後來才切入奶粉領域。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沖垮了眾多國產奶粉品牌的信譽,貝因美則是其中少數幾家未被波及的企業,並藉此機會得以迅速發展。AC尼爾森數據顯示,2010年1-10月,貝因美嬰幼兒配方奶粉的市場佔有率達到10.8%,位居前十大奶粉品牌的第三位。

2011年4月,貝因美於深交所上市,成為“國產奶粉第一股”。上市僅三個月後,貝因美創始人謝宏也因個人健康原因辭去公司董事、董事長及公司總經理等職務。

但好景不長,貝因美的上市後的高光時刻也只維持了兩年。財報數據顯示,2014年,貝因美歸屬淨利潤僅為6889萬元,同比2013年跌近90.45%。隨後貝因美更是出現持續下滑,2015年至2018年,貝因美營收從45.3億元下降至24.9億元。2016年和2017年,貝因美連續兩年出現淨虧損,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特別處理,股票變更為“*ST因美”。

2018年,創始人謝宏重新出山,貝因美也暫時迎來了轉機。這一年,貝因美扭虧為盈,歸母淨利潤達到了0.41億元,並在2019年4月成功脱掉了“退市風險警示”的帽子。不過,2019年和2020年貝因美仍然面臨虧損。財報顯示,2019年和2020年貝因美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03億元和-3.24億元。

但人事上的不穩定因素也困擾着貝因美。2021年公司董事許良軍、總經理包秀飛、副總經理王雲芳以及副總經理、財務總監陳濱先後離職。另外,貝因美原來的第二大股東恆天然,從2019年起就持續虧本減持。恆天然首席執行官Miles Hurrell表示,“恆天然將繼續出售其剩餘股權,並希望在本財年(2020年7月31日—2021年7月31日)結束前完全退出這項投資。”

經歷業績承壓,股東減持、高管出走等困擾,貝因美可謂盡顯疲態。為了扭轉局面,貝因美也在不斷試圖自救。

2020年2月,貝因美髮布《2020年—2024年發展戰略規劃綱要》,明確要建設以用户數據為核心,產品為基礎,數智化驅動的母嬰新零售業務模式,產品銷售規模重回行業“三甲”,成為母嬰行業領軍企業。同時,貝因美要以數據為驅動,擴展相關產品和服務,合縱聯和,構築母嬰生態圈,生態圈營收突破千億,成為母嬰行業平台企業。

同樣在2020年,貝因美髮布公告表示,旗下全資子公司貝因美(上海)管理諮詢有限公司出資46萬元,與合抱文化傳播(上海)有限公司等共同成立母嬰MCN公司。2021年12月,貝因美與中衡一元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共同開發面向母嬰及成人的功能性產品和營養產品。同在去年12月,貝因美審議通過了《關於支持控股股東下屬全資子公司發起設立產業孵化基金的議案》,基金投資領域以母嬰產業孵化方向為主。

經過一些列布局,貝因美的業績再次迎來好轉。財報顯示,2021年貝因美實現營收25.4億元,同比微降低4.71%,但歸屬淨利潤同比增長122.61%,實現盈利。2022年第一季度,貝因美實現營收8.14億元,同比增長43.68%,歸母淨利潤2012.64萬元,同比增長38.45%。

在宋亮看來,貝因美的業績雖然扭虧為盈,但並不能代表其已經徹底扭轉頹勢。“目前只能説貝因美走出了低谷,仍然處於逐漸恢復發展的階段,開始走向平穩。不過,單從整個業務板塊來看,貝因美的特醫食品、代工以及成人奶粉等的前景都是不錯的。”

值得注意的是,創始人謝宏迴歸後,曾向外界表達了自己“二次退休”前的宏願——將貝因美的市值做到1000億的計劃。對此,貝因美董秘在投資者關係互通平台回應稱,“謝總在內部會議上表達過,營收不到300億,市值不到1000億不退休。我們將全力以赴,改善經營績效,爭取早日讓創始人退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34 字。

轉載請註明: “國產奶粉第一股”連遭高管離職困境,從三元“搶”來的人才也留不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