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24日盤後,江淮汽車公佈2021年度業績;翌日,該股收跌2.09%,報收11.26元/股。在新勢力造車炙手可熱的當下,這家老牌車企顯得多少有些落寞,券商機構對其的分析研報也屈指可數。
截至4月8日,江淮汽車報收9.99元/股,較4個月前高點股價“腰斬”。
2021年,江淮汽車銷售各類汽車及底盤52.42萬輛,同比增長15.63%,四年來首次突破50萬輛,完成了公司制定的2021年銷量目標,這在汽車行業中並不多見。
從財務業績指標來看,江淮汽車去年營業收入為402.1億元,同比減少6.1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0.24%;但扣非淨利潤為-18.8億元,虧損同比擴大9%。
從以上幾項關鍵數據來看,江淮汽車2021年的經營情況其實並不樂觀:銷量實現增長的情況下,收入卻出現縮水;同時扣非淨利潤創下近10年來最低,且連續第5年虧損。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東吳證券雖然看好江淮汽車內研練功和對外合作,卻依然下調了其2022至2023年的業績預測。
“內憂外患”中,銷量與收入背道而馳
從宏觀環境來看,2021年汽車行業普受缺芯少電掣肘,造車新勢力的入局和日益壯大,也對現有汽車市場格局造成不小衝擊,年近六旬的江淮汽車,着實面臨多重挑戰和壓力。
雖然江淮汽車2002年就涉足新能源汽車研發,但目前來看,其新能源汽車銷量並不理想,刨除為蔚來代工的車型,江淮新能源汽車銷量約4萬輛;而傳統燃油車板塊貌似也出現了一些問題。
根據中汽協數據,2021年,國內商用車市場銷量同比下降6.6%,乘用車市場同比增長6.5%。
聚焦到江淮汽車,去年其乘用車銷售25.2萬輛,同比增長62.3%,遠高於行業增速,其中SUV車型同比增幅更是達到117.5%(其中蔚來車型佔比近五成);而商用車累計銷售27.1萬輛,同比下降8.7%,跑輸大盤。
“乘商並舉”一直是江淮汽車的戰略方針,商用車板塊扮演着舉足輕重的作用,因而盈利能力更強的商用車板塊出現銷量下滑,成為江淮汽車規模擴大但營收減少的因素之一。
根據財報數據,江淮汽車乘用車板塊2021年營收87.2億元,同比增長19.39%,遠不及該板塊的銷量增速。簡單來説,雖然江淮汽車的乘用車板塊上量很樂觀,但可惜含金量並不高,毛利率也仍未扭虧。
再來看商用車業務,2021年該板塊收入為235.5億元,同比下降12.68%,與之相對應,毛利率由2020年的10.68%降至2021年的9.59%。
另外,江淮汽車旗下客車去年表現很弱,輕型、中型、大型客車累計銷量全線下跌,其中大型客車銷量同比腰斬。客車2021年營收為16億元,同比大幅減少47.85%,毛利率也下降6.25個百分點至5.71%。
毛利率較高的底盤業務表現如出一轍,收入大幅減少67.34%,由3億元驟降至不足1億元。不過至少值得欣慰的是,乘用車和底盤的毛利率有所增長。
淨利潤困局
如上文提及,2021年,江淮汽車歸母淨利潤為2億元,而扣非淨利潤則為虧損18.8億元,兩個數據之間存天壤之別。
根據財報披露,歸母淨利潤指標裏計入當期損益的政府補助高達20億元,同時處置非流動資產獲益4.36億元,是兩項影響江淮汽車扣非淨利潤大額虧損的重要原因。
就像江淮汽車在年報中討論和分析經營情況時,將來自“國家的關心指導”,擺在了首要位置。
誠然,2021年江淮汽車幾乎每月都會披露收到政府補助,有時一個月不止一次,補助項目也是各式各樣,例如研發補助、發展運營獎、三重一創創新平台、新增車型獎勵。
如果沒有政府補助,江淮汽車恐怕早已被“披星戴帽”;連續五年扣非淨利潤之和超過65億元,恐怕也沒有幾家企業能夠兜得住;更何況相比造車新勢力,傳統車企缺少在資本市場講故事吸金的技能。
筆者認為,政府對企業補助無可厚非,甚至可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儲備發展動能,但高質量的發展卻是需要實打實地磨鍊出來。汽車市場的激烈競爭和轉型升級,不會對誰網開一面或放慢腳步。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江淮汽車新能源汽車補貼實則不到3億元。相較之下,比亞迪與長城汽車同期的新能源汽車補貼金額分別達到58.7億和16.3億元,這也從側面反映出江淮汽車的新能源汽車發展狀況。
2021年,江淮汽車新能源乘用車銷售13.4萬輛,實現銷售收入37.49億元,不到總營收的10%。
目前來看,尚有補助作為江淮汽車淨利潤的“遮羞布”,但江淮汽車真的要自謀生路,旗下思皓、瑞風、JAC等品牌必須刷新市場存在感。否則,再多的補助也破不了淨利潤的困局。
不過江淮汽車並不“自私”,2021年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0.28元(含税),共計6115.2萬元,佔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的30.58%;而2020年,江淮汽車在公司扣非淨虧損17億的情況下,也派發了共計4354.6萬現金股利,同樣達到當年歸母淨利潤的30.53%,可謂良心企業。
協同發展的後勁兒有多大?
業內一般喜歡用“左擁大眾,右抱蔚來”來形容江淮汽車的開放合作,當然江淮汽車還有一個好夥伴康明斯合作動力系統,這裏暫時聚焦江淮汽車的乘用車。
曾經憑藉與大眾深化合作的利好,江淮汽車在股市“扶搖直上”,如今大眾安徽項目有序推進,MEB工廠完成全新車身車間的建築施工,綜合實驗中心研發測試場也於3月正式動工。何況2021年江淮汽車還向控股股東成功融資20億,貨幣資金充足。不過眾所周知,在這家合資公司裏,江淮汽車並沒有多少話語權,更多的是為他人做嫁衣。
而對於蔚來,江淮汽車則沒有止步於代工,去年3月其與蔚來成立了江來公司,並持股51%掌握主動。作為造車新勢力的代表,蔚來與江淮合作模式的深入,將對江淮汽車的產品、服務和營銷等形成反哺。
然而,這一方的合作,也不是安枕無憂。從去年7月開始,蔚來汽車的月度交付量,相繼被理想、小鵬、哪吒反超,截至3月數據仍未翻盤。這對江淮汽車而言就有些被動了,有可能直接影響到江淮汽車的產銷量表現,乃至經營業績,而廣汽與蔚來的合作品牌表現也不盡人意。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江淮汽車費用化研發投入13.7億元,同比減少18%;資本化研發投入4.2億,合計研發投入17.9億元,佔營收的4.46%,在傳統汽車行業屬於中等偏上水平。
例如在已公佈2021年業績的上市公司中,比亞迪研發投入比為3.7%,長城汽車為3.29%,北汽藍谷為3.07%,而北京汽車僅為1.51%,廣汽集團研發投入比更是隻有0.19%。
當然與造車新勢力動輒超過10%、甚至接近20%的研發投入相比,傳統車企在研發上的投入還是顯得非常單薄。
從某種程度上來講,一家車企是否具備研發能力,研發投入的多寡,才是發展後勁兒的硬基礎。
Views of Autoskline
在2020年財報中,江淮汽車計劃2021年總營收為508億元,而實際情況卻只達到403.11億,留下100億缺口;對於2022年,江淮汽車將總收入預期調低至450億元,同時各類整車及底盤產銷提高至56.8萬輛。
預期銷量上漲而營收卻收縮,這是否暗示着江淮汽車2022年也“不太好過”?誠然,受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藍牌輕卡”行業政策,以及基建趨緩等宏觀因素影響,商用車市場紅利已逐步減弱,下行壓力較大。
同時,在乘用車領域,江淮、思皓、瑞風品牌表現平平;等待大眾安徽發力仍需假以時日;而與蔚來的合作也要靜觀蔚來趨勢。對乘商並舉的江淮汽車而言,局面目前確實不太友好。
好在江淮汽車還有不錯的資金儲備,股東背景也不一般,希望其能度過艱難轉型,轉危機為契機,繼續前行。
4月8日盤後,江淮汽車披露3月產銷數據。3月,江淮汽車銷量為4.27萬輛,同比下降21.64%;一季度累計銷量12.94萬輛,同比下降11.67%。
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同時,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