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天齊鋰業提名SQM董事人選,有一位是曾持續報道其收購智利鋰礦的記者

由 南宮丹紅 發佈於 財經

4月12日,天齊鋰業(002466.SZ)微信公眾號發佈消息,SQM在智利宣佈了其主要股東Pampa集團、天齊鋰業以及Kowa集團擬在本月底舉行的SQM年度股東大會上提名的董事會成員候選人名單。截至目前,天齊鋰業持有SQM約23%的股份,能在SQM提名委派三名董事會成員。

天齊鋰業提名的三名董事分別為澳大利亞商業顧問Ashley Ozols、前新華社智利聖地亞哥分社首席記者黨琦以及智利知名商業人士Antonio Schneider。他們的提名將在SQM年度股東大會審議通過後生效。

黨琦在被推選為SQM董事會成員之前是一位在拉丁美洲擁有豐富工作經驗和人脈的中國記者。她畢業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西班牙語言文化專業,常駐拉美9年,曾任新華社智利聖地亞哥分社首席記者,多次前往阿塔卡馬鹽湖地區並曾跟蹤報道天齊鋰業收購SQM股份事宜。

SQM是全球鹽湖巨頭智利礦業化工,它是全球兩家得以在阿塔卡馬鹽湖開採鋰礦的公司之一,而阿塔卡馬鹽湖是全世界鋰濃度最高、儲量最大、開採條件最成熟的鹽湖。機構Roskill的資料顯示,SQM生產碳酸鋰的提鋰成本還不到贛鋒鋰業(002460.SZ)的一半。

天齊鋰業曾因收購SQM背上鉅額債務,但也因“有鋰”,在近兩年的鋰原料漲價潮中受益。

2018年6月,天齊鋰業公告稱,擬以40.66億美元收購智利礦業化工(NYSE:SQM)23.77%的股份,成為SQM第二大股東。

這其中只有2.41億美元來自天齊鋰業自有資金,35億美元則來自中信銀行牽頭的境內外銀團,其資金槓桿達到6.18倍。彼時天齊鋰業的總資產只有180億元,賬面資金只有40億元。

這場“蛇吞象”式收購恰逢鋰價下行,天齊鋰業因此背上了沉重的財務負擔。為了募集資金還債,天齊鋰業向港股發起衝擊。

2018年11月9日,天齊鋰業收到中國證監會出具的核準發行文件,核准新發行不超過3.28億股境外上市外資股,有效期12個月。但天齊鋰業H股發行最終並未順利實施,一直等到批覆失效。

2019年,天齊鋰業對SQM進行了高達52.79億的鉅額商譽減值,導致2019年的虧損金額達到59.83億元。

過高的槓桿還帶來了高額利息費用,吞沒了公司的利潤。35億美元的併購貸款在2019、2020年前三季度造成的利息支出分別高達20.45億元、13.98億元。這種情況下,天齊鋰業不出意料地出現了貸款逾期和業績虧損,2020年虧損18.34億元。

鉅額債務重壓下,天齊鋰業陷入了流動相不足——影響生產和擴充——利潤下降——債務增加的死循環。

直到2020年底,天齊鋰業以泰利森24.99%的股權和澳洲奎納納項目49%的股權為代價,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了戰略投資者IGO,後者以現金出資14億美元。其中不低於12億美元被用於償還銀團併購貸款本金及相關利息,以減少其財務費用,緩解流動性壓力。

2022年1月28日,天齊鋰業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聆訊申請,不過截至目前沒有進一步的動態。

不過手握SQM,也讓天齊鋰業在2021年至今的鋰價上漲潮中底氣十足。電池級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的均價此前突破50萬元/噸,目前仍接近這個數字。

公司預計2021年實現歸母淨利潤18億元-24億元;預計實現扣非淨利潤10.8億元-16億元;預計基本每股收益1.22元-1.62元。

2022年1-2月,天齊鋰業預計鋰化合物及其衍生品營收同比增加約492%。

紅星新聞記者 吳丹若

編輯 陶玥陽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