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二季度後信心有望逐漸回温 全年經濟或超預期

由 戚國慶 發佈於 財經

  作別極不平凡的2021,我們對嶄新的2022年充滿着期待。在這辭舊迎新的重要時點,券商中國、券中社APP攜手各家頭部金融機構推出《預見·金虎》視頻節目,與各位讀者分享2021年的心得感悟以及對2022年的展望。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在《預見金虎》年終策劃中對2022年中國經濟與市場面臨的風險和機遇進行了分析。邢自強認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穩增長定為2022年的重心,這顯示了對中國經濟實現增長的信心。隨着糾偏的力度加大,寬鬆的信號加強,二季度後信心有望逐漸回温,最終全年經濟情況可能會超預期。

  以下為視頻全文:

  各位券商中國和券中社APP的觀眾們,大家新年好,我是邢自強,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趁着虎年伊始,我給大家帶來新春祝福,以及對2022年的中國經濟與市場面臨的風險和機遇的一些分析。

  回想過去一年,中國經濟經受了較大的下行壓力,我們做投資用一個字總結就是“難”,困難的“難”。新年伊始,我們看到還是有很多風險因素,比如説房地產的債務風險還在延續,而奧密克戎疫情又帶來新的挑戰。

  不少國際機構國際組織把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下調了,調到了4%出頭,甚至個別機構認為可能今年中國經濟增長還不如美國,但我認為從一個半月前開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穩增長定為2022年的重心,號召整個政府各個部門的工作回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這顯示中國今年還是有很強的意願來去實現一個5%左右的經濟增長。

  儘管開局很艱難,但我相信隨着糾偏的力度加大,寬鬆的信號加強,到了二季度之後,信心有望逐漸回温,最終結果可能全年經濟是超預期的。

  從經濟的各個板塊來講,這裏面基建的投資,綠色能源的投資會繼續扮演壓艙石的作用。房地產可能需要一定時間的政策逐漸的傳導,才能穩定信心。而消費可能要等到下半年,隨着整體的就業和收入預期逐漸地好轉才有回穩的希望。

  那麼要實現5%以上的穩增長,到底政策該怎麼發力?我想主要分成三塊,第一塊有希望看到的就是財政與貨幣這些傳統的逆週期的政策,會去加力。今年會繼續實施減税、降息、拉動消費,擴大城市羣基建和保障房這些舉措並舉。

  第二就是針對目前市場主體信心較為疲弱,預期不穩的問題,最高層可能會釋放更為明確的穩定監管環境,修復企業信心這樣的信號,像三年多前2018年底的企業家座談會就值得參考。而在這個過程中,為了穩定房地產市場,可能會對地產的預售資金的監管進行調整,放鬆融資環境,加強因城施策來改善預期。

  最後一條,那就是可能也會積極的關注疫情在全世界各地的新的變化,適時主動動態調整我們的防疫策略,與時俱進,去探索和闡釋。最終依靠疫苗藥物治療科技進展,逐漸迴歸常態的可能路徑。這是我們覺得今年政策值得觀看的主要的發力點。

  當然我們看到大家的疑問還是比較多,經濟工作會議到現在一個半月,似乎在整個逆週期政策的發力層面,有點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雷聲大雨點小的意味。那我想看到目前疫情和房地產下行這雙重影響,當前居民的就業和收入的預期是回落的,消費增長是下滑的,企業投資的意願相對是比較低的,在私人部門需求下行的情況下,自然需要公共部門去政策發力,這就是逆週期調節的其中應有之義。

  所以我相信隨着經濟工作會議把逆週期調節重新擺上了日程,提出迴歸,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接下來寬鬆政策的力度會加強,糾偏的力度會加大。

  那麼我們知道過去七八年曾經出現過兩次,一個是2015年7月的政治局會議,第二個是2018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都明確提出了迴歸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前兩次會議釋放了這個信號之後,後面都伴隨着逆週期政策的開啓。

  本次會議過了一個半月了,我們看到跡象如何?可謂是喜中有憂,喜的一面就是貨幣政策已經率先發力了,積極的下調存款準備金率,打開降息的週期,那麼儘管也有人擔心美聯儲會加息,中美貨幣政策的背離,但考慮到過去一年多,中國是在美國極度寬鬆的政策之下率先退出了這些刺激政策,那中國的宏觀槓桿率過去一年下降了接近8個百分點,而不像美國、英國、歐洲、日本都上升了20多個百分點,所以中國是全世界最有空間進行寬鬆的貨幣政策來帶動信貸回升的。這塊我並不擔心,因為對全球其他的發達經濟體來講,現在面臨的主要苦惱是通脹太高了,政策透支了,而中國既無通脹的隱憂,也沒有政策透支的這種風險。從這個角度來講,給2022年中國貨幣財政政策發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當然喜中有憂,我説喜的一面是貨幣政策,那麼值得關注的則是財政政策是否會適時的發力。過去一年半財政政策的支出相對保守,我們看到在中央的財政裏面的財政存款增加了差不多兩萬多億,那麼也就是説在一些領域可能出現了財政收入高於此前預期的財政預算,但是支出進度不快。

  今年考慮到財政政策要進一步的增加力度,假設給地方政府的專項債的額度跟去年一樣,但是去年實際上是沒用完的。去年下半年10月、11月,還有1.2萬億的專項債額度可以結轉到今年使用,實際用於基礎建設投資的資金是要比去年高的,再疊加釋放過去一年半存下來的這些中央財政存款釋放資金,有助於去抵消今年地方政府面臨賣地收入下行帶來的財政緊縮的力量,使得公共的開支特別是基礎建設投資可以受益於這塊的提振。

  第二塊則是減税已經箭在弦上。我們估計在3月份的兩會上,中央政府可能會宣佈一項高達1.5萬億人民幣左右的減税方案,這中間重點包含了對製造業企業的增值税,對中小企業的營業税以及對研發層面的研發抵扣,那麼這些都顯示了我們對企業的扶持力度,今年會從公共開支財政的角度加大。

  最後一點,從財政的領域值得關注的是消費。雖然目前還不是共識,就是中央能不能出台一些直接支持消費者的、支持老百姓花錢的政策,譬如説有些地方曾經實驗過消費券,中央政府能不能加大力度,我想這塊儘管還沒有形成共識,但是還是值得積極的去借鑑海內外的各種成功經驗,畢竟如果能夠通過發放消費券等方式,及時的提振居民消費,它能確保中小商户渡過疫情之後的難關,保住了就業,那也就保住了消費的有生力量,對內循環奠定了基礎,這是財政接下來可以看到的一些法理方向。

  講完了今年可以去預計的整個寬財政寬貨幣逆週期發力的政策,當然影響經濟的一個不確定性,是疫情的困擾,特別是2022年開年以來,來自新毒株奧密克戎的衝擊。由於奧密克戎具有比較高的傳染性,給動態清零策略可能帶來新的挑戰。

  總的來講,中國自全球疫情2020年開始以來,過去兩年我們的清零策略是非常成功的,根據我的估算,這種清零給中國出口帶來了3萬億人民幣左右的額外的出口紅利。

  因為西方經濟體疫情此起彼伏,很多老百姓待在家裏購買網上的產品大部分是中國產,其他的出口市場,亞洲其他國家往往由於疫情原因,工廠也不能及時的開工。所以中國的清零策略過去兩年多從經濟上是總體利大於弊的,但是隨着奧密克戎更高的傳染性和更輕的病症這種特徵,動態清零在經濟上的收益可能逐漸下降。

  這主要是由於發達國家現在可能已經對網上買商品的需求接近飽和了。第二,中國的出口競爭對手東南亞國家,這次似乎也沒有被奧密克戎給打趴下,他們的工廠還在正常的運營。從這些角度來測算了,奧密克戎給中國經濟帶來的下行風險高於收益了。我們就看中國什麼時候從絕對清零防禦策略,適時主動觀察疫情的變化,與時俱進,可能逐漸變成一種常態化的防控。

  那麼短期這可能是難以一蹴而就的,畢竟儘管奧密克戎的致病率有降低的跡象,但是對咱們國家比較不平衡的這種醫療體系、醫療資源,可能還是超越了咱們的風險承受係數,但是我們對現在的新型的疫苗藥物治療以及醫療資源的投入也在慢慢的增加。

  最近上海等沿海地區應對奧密克戎疫情的一些做法更為靈活,往往不是把整個片區一封了之。這就釋放了新的積極的信號,力求去平衡在防疫和消費、經濟恢復之間取得一個更好的平衡。

  總的來講,下一步如果我們觀察到這種病毒的毒性隨着不斷的變種之後繼續的減弱,它的下一波如果致病率更加輕微,那麼是有利於轉變成與人類共存的狀況。

  與此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咱們的醫療資源的投入,疫苗藥物科技也在有所進展,這會使得我們在闡釋探討在疫情防控迴歸常態的可能路徑方面是非常有好處的。這有助於打破現在一些市場上和外資企業裏面對中國清零的策略,可能會從中長期來講阻礙中國和其他地方的國際交流,對吸引外資留住高端產業鏈可能有不利作用。我們通過這種適時的探討、闡釋可以起到一個重要的定海神針的作用,這是關於疫情帶來的新的風險。

  我想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改變市場預期,重塑市場主體的信心。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要應對三大挑戰,分別是需求收縮,供給衝擊和預期轉弱。我們剛才講到的從擴大需求端的逆週期的貨幣和財政政策,到防範供給衝擊,怎麼與時俱進地改變我們的疫情策略。但是最後一點怎麼去把轉弱的預期給拉回來,重塑信心,這可能是最困難最嚴峻的,但也是最重要的。我想在這個裏面我們可以看到決策層在接下來會不斷的釋放出清晰的信號來重塑市場預期。

  首先,經歷了過去一整年的大刀闊斧的監管改革,基本上監管改革涵蓋各行各業,我想它主要是顯示了新階段中國經濟治理邏輯,從簡單的保增長轉向了平衡增長和安全之間的關係,平衡增長和社會公平之間的關係,所謂的新時代我們更重視高質量發展。但是,由於再平衡,有一部分的企業和市場主體就擔心以後經濟發展是不是不再是主題了,那麼可能經濟和企業信心出現硬着陸可能都被忽略了,我覺得這塊我倒不認同。因為畢竟再平衡之後,我們還是發展是硬道理,只是要高質量的發展,還是要把蛋糕做大是硬道理。

  那麼2022年我想多數行業從去年開始的各行各業,比如説教育、醫療、互聯網平台到這些所謂的非常重要的其他的領域。我想他們的這些監管會進入一個非常穩定、協調、更加透明的階段。最典型的就是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最近關於平台經濟、網絡經濟已經出台了上市的新規,已經出台了網絡安全審查的辦法,它並沒有對象VIE結構以及網絡平台公司海外上市等等一刀切,還是畫出了一個底線,設好紅綠燈。所以這些其實就是一個跡象,去年開始的整個針對各行各業的監管風暴,逐漸向着更為穩健協調透明的階段去轉變。

  當然市場預期現在還沒有完全好轉,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積極的借鑑2018年當時採取的高層企業家座談會的經驗,釋放出更為明確的監管環境,鼓勵創新發展,保護私人企業產權,恢復企業家的信心。

  畢竟不管是新能源半導體專精特新制造業,還是傳統意義上的房地產平台經濟、視頻娛樂、遊戲,實際上他們都是中國經濟生產率改進的貢獻者,是中國經濟的持份者,更是穩增長的主力軍。

  所以如果針對最廣大的企業羣體釋放出非常穩定的信號,彰顯我們現在監管框架的搭建已經基本上完畢了,這有助於一掃企業家心頭的不確定性的陰霾,防範企業家精神未老先衰。這裏我覺得值得注意的就是當前穩增長穩預期不僅僅是經濟口某一個部門可以實現的,因為去年的監管風暴去槓桿、嚴監管涉及面比較廣,所以解鈴還需繫鈴人。當前自然需要各個部門形成合力,包括輿論、網絡、房地產、平台經濟、視頻娛樂這些領域的監管。

  正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所言,都要及時出台有利於穩定經濟的改革措施,慎重出台具有收縮效應的政策,這是重中之重來改善市場預期。總的來講,我們對中國政府大力的實施擴大需求,穩定供給,改善預期的三大措施還是有信心的。如果這些措施在未來陸續出台,有利於扭轉現在的市場預期,實現一個峯迴路轉,今年中國經濟最終是前低後高,峯迴路轉之後,實現5%以上的健康增長,這是我們對虎年的預期,在這裏也祝各位觀眾朋友們新年愉快,虎年大吉,投資順利。

(文章來源:券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