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回撤30%,葛蘭靠什麼翻身?

由 喜東付 發佈於 財經

作者:徐風,編輯:小市妹

從葛蘭封神的那一刻起,圍繞她的爭議就從未間斷,結局似乎也早已註定。

未來能否用“翻盤”回擊質疑,是擺在她面前的最大考驗。

【從“醫藥女神”到“葛韭菜”】

明星基金經理葛蘭正處在水逆時刻。

葛蘭重倉的CXO不斷走低,長春高新的陰霾還未走出,又掉入了通策醫療和恩捷股份的坑,業績排名更是近乎墊底。

據天天基金網數據,截至12月12日,葛蘭操盤的核心中歐醫療健康混合A近一年下跌了近30%,在同類基金中排名2184位,位列後14%。兩隻新發基金中歐研究精選和中歐阿爾法淨值分別跌至0.7和0.8附近,“醫藥女神”跌落神壇。

縱觀葛蘭的成長曆程,在7年的職業基金經理生涯中,從崛起到巔峯再到滑落,只用了短短3年。

葛蘭真正“起飛”是2019年。彼時正值“漂亮50”崛起之際,醫藥又是公認的長期價投賽道,葛蘭憑藉通策醫療、泰格醫藥等牙科、CXO龍頭,淨值實現了第一次大飛躍。數據顯示,2019年中歐醫療健康漲幅高達75.23%。

▲來源:Wind

而2020年更是葛蘭的封神之年。疫情成為醫藥板塊催化劑,當家的中歐醫療健康也成為了風口上的豬。葛蘭更因重倉了年度大牛股“手套茅”英科醫療一炮而紅。最終基金上漲勢頭一直延續到2021年6月底,最高漲幅達348.29%。

在投資風格上,葛蘭以高成長股為主,操作則表現為“穩準狠”。股票研究不僅精準到位,也勇於重倉持有,敢於清倉。

如對CXO的看好並重倉介入,挖掘出長春高新、通策醫療等階段大牛、2017年對東阿阿膠的高位清倉、信立泰2018年初遇集採利空的果斷清倉等。

隨着基金漲幅見頂,葛蘭也登上了職業生涯頂峯。而牛市有多光鮮,熊市就有多慘烈,CXO成就了葛蘭,但也將其拖入了深淵。

眾所周知,集採是近年來醫藥行業面臨的最大不確定因素,也是葛蘭重倉CXO和長春高新等消費醫療的主要原因。但由於CXO受監管趨嚴及海外“實體清單”影響,CXO的避風港效應逐步消散,自然葛蘭也未能倖免。

另外,在投資風格上葛蘭也在面臨新挑戰。隨着基金規模不斷擴大,葛蘭投資風格悄然改變,由挖掘成長股轉為集中頭部龍頭的策略。

船大難掉頭,受單個股票持倉市值不超其總市值10%限制,中小市值公司對淨值的帶動作用越來越弱,葛蘭想再次依靠成長股複製當年增長神話的難度也在不斷加大。當前幾大重倉股仍然集中在CXO頭部個股上。

屋漏偏逢連夜雨,隨着重倉股長春高新和通策醫療等的接連暴雷,更是加重了淨值壓力。中歐醫療健康累計漲幅從高點的348.29%回落至今年9月的132.8%,回撤幅度達61.87%,超過了近年來偏股混合型基金54.69%的回落幅度。

此時基民對葛蘭的稱謂也由“醫藥女神”改為“葛大媽”,甚至“葛韭菜”。事實上,圍繞葛蘭的爭議從未停止。

【“激進派”選手】

作為價值派代表,葛蘭在操作上的激進聲音不絕於耳。持續的高倉位運作和不注重擇時,為大幅回撤埋下隱患。

被吐槽最多的當屬重倉了。對於看好的股票,葛蘭往往會重倉買入。儘管自2021年6月以來中歐健康醫療混合前十大持股佔比不斷下降,但當下仍在50%以上。

▲來源:Wind

但重倉問題在於波動大,能夠喜提大牛股固然是皆大歡喜,而一旦遇到熊市或踩雷,不僅賬面蒙受巨大損失,名譽更是直線掃地。而葛蘭就屬於後者。

如對長春高新的操作上,葛蘭曾經的“穩準狠”風格不再,在基本面扭轉的第一時刻,葛蘭變得猶豫踟躕,沒有像處理東阿阿膠那般果斷,更沒有第一時間減倉,曾經的“代表作”光環消失殆盡。

據wind數據統計,自2017年3季度長春高新便成為了中歐醫療健康的第7大重倉股,持股數量為21.3萬股,此後一路加倉,至2018年3季度已成為第一大持倉,持股數量翻倍,達50.3萬股。

到2021年2季度,長春高新持倉量達到了621.1萬股的最高峯,股價也達到了521.4元的歷史最高價。回頭來看,葛蘭一路加倉自然收穫不菲,僅按2017年3季度至2021年2季度的收盤價計算,區間股價漲幅高達441.05%。

然而,或許是操作風格的慣性使然,在2021年5月長春高新就已傳出集採的消息,並已體現在了股價上,而葛蘭對長春高新較為頻繁的倉位變動甚至有“殺跌追漲”的意味。

如在2021年3季度減倉長春高新至510萬股後,2021年4季度又加倉至599.2萬股,而此時的持倉市值已由巔峯時期的26.21億跌至16.26億,跌幅達37.96%。

但此刻不同以往,長春高新的股價反彈僅僅只是下跌中繼,在2022年1季度單季又迎來了38.27%的跌幅。此時的葛蘭沒有猶豫,直接將長春高新踢出了前20大持倉之列。

不僅長春高新,葛蘭在面對“心頭好”CXO的下跌時,依舊如以往般自信,採取了逆勢加倉策略,直接加劇了淨值的虧損。

在對藥明康德的操作上,2019年4季度藥明康德首次出現在中歐醫療的前十大重倉股中,持股32.83萬股,到2021年3季度藥明康德股價最高達到171.97元的頂峯時,持倉高達4090.94萬股,併成為基金的第一大重倉股。

但在藥明康德股價持續下跌時,葛蘭非但沒有減倉,而是選擇了加倉硬抗。到2022年3季度,對藥明康德的持倉又增至6188.5萬股,而股價在這期間最大跌幅已超60%。

同樣逆勢不斷加倉的例子還有普利製藥、歐普康視、我武生物和通策醫療等。

從葛蘭近年來的對幾大重倉股的操作來看,顯然沒有了中小規模時對重倉股大幅減倉甚至清倉的那股“狠”勁。逆勢加倉或重倉不僅放大了賬面損失,也讓投資者更加質疑葛蘭的風控能力。

然而,葛蘭的中歐醫療健康並沒有因為巨大回撤而規模縮水,反而在基民的一片罵聲中不斷創新高。2021年底,葛蘭在管基金規模超越張坤晉級“千億頂流”。而在“後千億”規模下,葛蘭還能再造奇蹟嗎?

【能否重登神壇?】

基金規模再創新高不難理解,新基民不斷入市抄底,被套基民越跌越買,加力補倉,為葛蘭的激進買單。

據中歐基金公告,2020年中歐醫療健康的投資者約318.34萬户,到2022年中報,這一數額已高達726.61萬户,其中個人投資者佔比高達99.68%。

而葛蘭被詬病最多的地方,不僅是淨值大幅下降,更在於基金吸血。即便在基金面臨較大下跌風險時,也沒有像張坤那般及時提出限購舉措,即便基金大把虧損,但管理費收到手軟。

據中歐基金2022年中報,葛蘭管理的9只基金上半年合計虧損達112.5億,但收取的管理費合計超7億。

今年9月,市場曾一度傳出了葛蘭因業績不理想而離職的傳聞。雖然後經中歐基金澄清,但也從側面反映出市場對於葛蘭的質疑。

面臨輿論壓力,葛蘭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業績自證。而葛蘭也在積極擴展自己的能力覆蓋範圍。

與張坤的易方達藍籌精選不同,葛蘭的醫療主題基金只能投在醫療領域。而葛蘭也意識到了單一領域不能有效分散風險及賽道投資的侷限性,跳出醫藥圈或許才是更好選擇。

如當前大熱的新能源板塊,對於清華大學工科“科班”出身且曾有券商新能源研究經歷的葛蘭,自然不能錯過這一領域的投資機會。

2020年和2021年葛蘭先後發行了中歐阿爾法和中歐研究精選兩隻基金,可謂是葛蘭的拓荒之舉。

中歐阿爾法顧名思義,側重為投資者獲取更高的市場收益;而中歐研究精選則更偏向於穩健。細看兩隻基金持倉,雖然定位不同,但卻異曲同工,甚至有“大雜燴”之感。

此時的葛蘭已經沒有了剛踏入職業經理征途的鋭氣,兩隻基金還是熟悉的配方:均以投資主流賽道頭部公司的穩健型為主。

如強調收益的中歐阿爾法前十大重倉股均為新能源和消費白馬龍頭,如隆基綠能、貴州茅台等,持倉風格反而十分類似易方達張坤的藍籌精選混合,不同的是後者重倉了消費和互聯網龍頭。

中歐研究精選更是如此,但所涉及領域更加廣泛,聚焦新老能源、消費、醫藥,前十大重倉股甚至納入了中海油這樣的超級現金奶牛。為突出穩健性,葛蘭調低了前十大重倉股佔比,僅為44.58%,也是葛蘭旗下幾大基金中佔比最低的。

▲葛蘭兩隻新基金十大重倉股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三大基金除前十大重倉股配置的行業外,還配有北方華創、兆易創新等科技股,真正契合了“混合”二字。

可以説,當前葛蘭已覆蓋了醫藥、新能源、消費和科技四大主流賽道,全面完成了出圈計劃。

而葛蘭能否再次重返巔峯,縱觀基金歷史風雲,本就不存在所謂的封神論,輝煌時刻皆因時勢。但毫無疑問的是,醫藥將長期受益於老齡化,葛蘭在醫療領域仍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其所涉及的新能源等賽道同樣如此。

儘管在管基金均處在低谷期,但葛蘭已為未來的全面衝刺做好了準備。從長週期看,葛蘭仍具有再次翻身的機會,只是時間上可能會等的有點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