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可樂漲價只是開始?食品通脹已成各國心頭大患……

由 問成風 發佈於 財經

財聯社(上海,編輯 瀟湘)訊,本週早些時候,“可口可樂漲價”成為了國內外社交媒體的熱搜話題。作為全球最大的飲料生產商,可口可樂公司CEO詹姆斯·昆西(James Quincey)在19日表示,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該公司打算提高產品售價。

“快樂肥宅水”可口可樂的漲價,令不少網友高喊着要去超市囤貨。然而,他們眼下要囤的,可能已不光只有可樂!

據外媒報道,隨着玉米、小麥、大豆、植物油等多類食品原材料價格飆漲,已經給各國民眾的購物預算敲響了警鐘——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離不開“衣食住行”,而在“食”這一塊的花費,未來一段時間可能越來越大。

本週,在農作物期貨全線飆漲的推動下,追蹤主要九種農產品價格的彭博農產品現貨指數(Bloomberg Agriculture Spot Index)創下了近9年來的最大漲幅,同時也創下了2013年以來新高。由於需求旺盛,農作物價格過去數月一直在上漲。玉米價格在過去一年翻了一番,大豆和小麥價格分別上漲了約80%和30%。包括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Mintec和匯豐在內的分析師普遍預計,農產品價格還將進一步走高。

這些農作物價格的飛漲,對超市食品貨架上的價格影響也已越來越明顯——從麪包到披薩麪糰,再到肉類甚至蘇打水,都離不開這些原材料。

墨西哥玉米餅價格飆升,巴西牛肉價格飛漲,緬甸零售棕櫚油價格走高,這些價格變化已經體現出了超市貨架的售價標籤上。在美國,培根和其他肉塊的價格也已比之前貴了不少。

更可怕的是,農作物還不光光是推高零售食品價格的唯一因素:更高的貨運成本和其他供應鏈問題——包括包裝成本,都可能累積起來。食品和飲料巨頭們已經紛紛表示,他們正在關注利潤率。在可口可樂的成本漲價清單中,不光有咖啡和高果糖玉米糖漿(碳酸飲料的關鍵成分),還包括了塑料、鋁等包裝材料。

Mintec分析師Tosin Jack表示,“人們眼下普遍認為通脹將持續,農產品的價格上漲趨勢將持續一段時間,並將更多轉化在日常消費類食品上。”Mintec是一家監測大宗商品價格的機構。

食品通脹已成各國心頭大患

毫無疑問,食品價格的飆升將對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那些已經因疫情失去工作或面臨沉重財務壓力的家庭。與此同時,其還可能威脅到正試圖從疫情大流行災難中艱難復甦的世界經濟。對全球央行而言,在經濟增長仍不穩定之際,物價飆升也將限制它們採取刺激政策的空間。

目前,食品通脹的威脅已經讓各國政府感到緊張。作為全球最大的糧食出口國之一,俄羅斯已下令凍結部分食品零售價格,並採取措施限制出口。玻利維亞也暫時禁止了牛肉出口,以保障國內供應並控制價格。

聯合國糧農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高級經濟學家Abdolreza Abbassian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國際食品價格背後似乎有某種看漲力量。種種跡象表明,幾乎沒有理由相信價格會維持在目前的水平,很可能將會進一步上漲。更大的困難還在前方。”

新興市場國家無疑尤為容易受到衝擊,因為食品成本在其支出中所佔的比重較大,而不少新興經濟體此前已經承受了貨幣大幅貶值的壓力。對於那些最貧窮和政治不穩定的國家來説,食品價格的飆升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饑荒。

世界糧食計劃署西非地區主任Chris Nikoi本月早些時候表示,“物價的持續上漲就像一個痛苦的倍增器,使數百萬人更深地陷入飢餓和絕望中。對於數百萬掙扎度日的貧困家庭而言,哪怕一頓最基本的飯菜也正變得難以負擔。”

聯合國的一項調查顯示,全球食品價格已連續10個月飆升,這是10多年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上漲。糧價飆升讓人回想起2008年和2011年的情景,當時糧價飆升在非洲、亞洲和中東的30多個國家引發了糧食騷亂,並在“阿拉伯之春”中引發了政治衝突和起義。

而即使是那些食品在總體消費支出中所佔比例較小的富裕國家,民眾感受到的價格壓力也將日益凸顯。以歐洲為例,OC&C Strategy Consultants的數據顯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與貨架價格上漲之間的時間差通常為6個月。而面對成本上升壓力,零售商和製造商經常會採取一些不明顯的做法來轉嫁成本,例如在維持售價不變的同時,削減促銷力度或縮小包裝尺寸。

OC&C駐倫敦執行合夥人Will haylar表示,"一旦小麥、糖、散裝油等大宗商品的價格進一步持續上漲,製造商別無選擇,只能將這些上漲的成本轉嫁出去。"